心经入门网

戒定慧三学

发布时间:2023-01-26 13:47:45作者:心经入门网

戒定慧三学

  菩提之旅静修营97演讲稿之一

  人类的文明已走过了六千多年的历史,死亡一直威胁著人类。为了解决生死大事的问题,人类不停地在寻找答案。佛陀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苦修,尝遍了各种解脱方法,最後在菩提树下静坐思维,对以往各种解脱之方法进行反思、归纳、总结、升华,最後终於悟证出具有佛教特色的解脱之道──戒定慧三学,它是对以往各种解脱之道的集大成,是人类获得解脱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之不易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

  本讲座从四种不同的人生观谈起,然後,有系统论述六千年来各种不同的试图解决生死大事的方法及其利弊,从而引发出佛教的解脱之道──戒定慧三学,重点论述三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学的起源

  自古以来,死亡一直威胁著人类。根据有史记载,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便开始探讨生死大事问题。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现在把它们归纳为如下七种,其中有的纯属无稽之谈,有的不究竟,或有偏废,一直到公元前六世纪,佛陀第一次提出以戒定慧三学为解脱之道,这才把人类从死亡的深渊引向光明吉祥的彼岸──涅槃。现详述如下:

  四种不同的人生观

  对待生死痛苦的人生,看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

  (1)享乐派

  这一类型的人认为,人死如灯灭,人死之後,一了百了。所以这一种人的人生观往往是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他们从来不考虑死後的事。如果你跟他说生死轮回,他就会跟你讲,“这一辈子的事都不知道,还讲甚麽来生"。他们一般都是非常现实的,看得到的便说“有",看不到的便认为“无"(来生)。他们不承认有死後,只有现世。目前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是属於这种类型。佛教对这种人并不赞同,因为,这些人往往不相信来世,不信因果,对於有伦理道德的社会不太有帮助,这就会对社会构成一种不良的影响!因为有人不信有来生,若又缺少必要的伦理道德教育,做事往往不讲因果,不顾後果,有时甚至会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没有人知道,只要对自己有利益,甚麽坏事都敢做,如此,我们的社会道德又如何能得到保证呢?

  (2)糊涂派

  在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讲了这样一则寓言:“从前,有一位大财主为他的新生儿子做一周岁生日,大宴宾客,很多人到场祝贺。其中有一人建议,每人讲一句吉利的话,为小孩祝福。随声附和的人很多。有人说:这孩子长大後很英俊;有的讲:他会做大官;或说:他会娶一位很漂亮的太太,大财主听了以後非常高兴。但他突然注意到一位有智慧的人一言不发。由於财主平时对他很敬重,所以请他讲话。这位智者非常为难地说:“如果我讲真话,你会不高兴,如果我和别人一样讲假话,我又不高兴,所以还是沉默为好"。财主说:“只要你讲真话,我一定会高兴"。智者说:“刚才那麽多人讲的话,将来会不会兑现,我不太清楚。但有一件事件我肯定知道,就是这个小孩有一天会死的"。大财主听了这话之後,非常不高兴,但也无奈。庆典因此不欢而散。这虽然是一则寓言,但却告诉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不少人糊里糊涂的生活了一辈子,尽管死亡天天威胁著他们,但他们从来就不肯正视,糊里糊涂地生活了一辈子,到头来还不知自己是如何死的?正如同一个病入膏肓之人,却仍然讳疾忌医,实在是可悲!可怜!可叹!

  (3)无可奈何派

  这一派人,一般的智商很高,如古代的李白、曹操等人,他们已经意识到生死是人生的一大问题?也曾想过解决的方法,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於是无可奈何,在他们的诗词中常常表现出如此感叹!“人生苦短,去日苦多,为欢几何"。言词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唏嘘!以上这些大文人已经意识到生死轮回之苦,生死是人生一个很大的问题,但他们没有办法了解怎样可以解决这个“生死"的大事,所以感到无可奈何!因而我们称之为无可奈何派。在当今在世界上,有不少人是属於这一种类型的人。他们知道人生不过百年,所以他们对於名利也能看得破,放得下,也不会见钱不要命,见利忘义,因而能安分守己。可惜他们与佛法无缘,所以当死亡降临时,他们也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因而无可奈何。

  (4)寻求解脱派

  生从何来?死去何处?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讨著类似的问题。譬喻我们在座各位,来参加“菩提之旅静修营",也是为了探讨人生的真谛。大家必须明白,解决生死大事问题,不仅是佛教徒在探讨这个问题,世界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人也一直在思虑这个问题。如何才能从烦恼痛苦的此岸,越过生死大海,到达清净幸福的彼岸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现归纳为如下七种:

  七种寻求解脱生死的方法

  (1)长生不老之药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仙丹,因祸得福,而得长生不老之身。《白蛇传》中白娘子盗取仙草而救活了许仙。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都表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借助於仙药而长生不老。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大有人在。譬喻: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後,为祈求长生不老,第一件事便命令大臣徐福替他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徐福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长生不老之药是无处可觅,但违背皇上的命令必然会被立即斩首,所以向皇上要了三千童男、童女,从东海一直向前走,最後来到了日本。听说这就是日本民族的起源。徐福无法找到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当然也难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最後,也就一命呜呼!据说,後来的汉武帝去泰山封禅是假的,想得到长生不老之法才是真的。

  唐、宋、元、明、清以来,史书记载,每朝每代都有皇上、大臣或达官贵人,因求长生不老而吃所谓的仙丹,结果不但未能长命,反而把自己应有的寿命缩短了许多。民间中吞噬仙丹而伤命者不计其数。所以借助於长生不老之药而求解脱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种愚昧的举动。

  (2)瑜伽功

  印度古代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在Panjab地区的五河流域,Harappa(和

  Mohenjo文明,考古学家发现了高度的城市文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们发现具有静坐姿势的坐像,双眼半闭,这是印度最早的瑜伽功。这表明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印度便有人以练习瑜伽功来解决生死大事问题。自此以後,印度经历了梵书时期(公元前1500-900年)、森林书(公元前900年)、和奥义书时期(公元前900-600年),许多人试图通过修行瑜伽功来解决生死大事问题。到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瑜伽功几乎为所有外道共同使用的修道方法。

  中国道家也有练丹以期羽化而登仙之说;儒家有修身养性之说。更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所有宗教都重视静坐。记得我1994年去意大利参加“第六届世界宗教和平大会"时,每次正式开会时,主持人要求每一位与会者用自己宗教的方法来静思(meditation)三分钟。事後才知道,所有的宗教都强调静思,只不过方法不同罢了。

  佛教中的静坐与古印度的瑜伽功有一定的关系,但它与瑜伽功及其他的宗教的静思皆有区别,後来发展成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当佛教传入中国後,定学又演变成禅宗,以修习禅定来求解脱。以这静思来寻求解脱之修持方法至今仍很流行。当然佛教主张,仅仅靠静坐是不能获得解脱的,因为静坐是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开智慧。有了智慧才能令众生快乐幸福。

  (3)求助於神的恩赐

\

  不少宗教的解脱方法是求助於神的恩赐。在中国有句古语,“阎王爷要求你五时死,你就不可能六时生",其意为阎王爷掌管著人们的寿命,当然如果某人阳寿已到,只要玉皇大帝下一道圣旨,你就又可以延长寿命。所有这些现象表明,中国古代人相信,求助於神的恩赐可以解决生死大事问题。

  在印度的古代也是如此。从公元前1500年,印度进入梵书时期(Brahmans)。此时四吠陀盛行,这个时期的特色有三:吠陀天启(诵四吠陀可获解脱)、祭祀万能(人们只有通过宗教仪式,举行祭拜,获得神的欢心才可以获得解脱)和婆罗门至上。这个时期的解脱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人们认为宇宙万有是由大梵天创造的,人类也不例外。人类来自大梵天,当然受大梵天的控制。人们的福祉自然是由神所决定的。所以只有你让大梵天欢喜,你求甚麽,就能得甚麽。同样一个人是否能求得解脱?也要看梵天喜欢不喜欢。正因为如此古印度的祭祀特别盛行。

  这种求助於神的恩赐而解决生死大事的问题,在其他宗教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他们普遍认为,一个人的言行是否正确,只有神才能作判断;一个人是否能生天,也只有神才能作出最後的判决。所以是非善恶的标准完全取决於万能的神。神认为你做了好事,就让你进入天堂;神认为你做了坏事,就把你送到地狱去。所以他们的教徒每天都要去体验一下神的恩典,感恩神赐予他们一切。否则你便不能解脱。在佛教看来,这种形式的信仰是错误的,这种形式的解脱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人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4)业力解脱说

  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在利俱吠陀中(Rgveda)中,`Rta'的含意为“宇宙一体",常被用来形容雷神(Varana)。当时人们坚信,雷神是维持整个宇宙秩序之神,如果有人做坏事而破坏了这个秩序,雷神就会惩罚他;若有人做了好事,雷神就会奖励他,此人会因此而获解脱。这个时期的人不敢做坏事,主要是因为他们怕雷神的惩罚。因此在Rgveda时期,雷神成了道德的化身。这是业力解脱最原始的模型。

  到了公元前九百年前後,印度进入森林书时期(Aranyakas),这时人们开始对婆罗门祭祀万能表示怀疑,因为祭祀了那麽多年,仍没有人脱解。於是人们便走入森林另求解脱道。

  到了奥义书时期(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去大森林中静坐求道者更多,他们在森林中修行静坐很多年,最後发现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做好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如果你做坏事,就会有坏的结果,这就叫业力。这种业力无须外部的任何力量(如神)去控制它,而是一种因果关系,它自行运转。这是奥义书时期的最新发现,业力的理论便开始形成。印度古代无数人花了三千多年的时间,才发现了这种业力解脱之道,也许是因为得来不容易,他们觉得非常的神圣与秘密,认为极为珍贵,所以不肯轻易告诉别人,只密密地传给他最得意的学生。奥义书的梵文为Upanisad,其中“upa"意为“靠近"(nearby);“ni"意为恭敬虔诚地(devotedly);“sad"其意为“坐下"(sitdown)。所以全句的意思为:靠近老师,很虔诚地坐著听老师传授神圣的解脱之方法(the sitting down of the disciple near his teacher in a devoted manner to receive instruction about the highest Reality)。

  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佛陀时代,寻求解脱之人极多,大概而言,共分九十六种,他们都是试求用不同的形式寻解脱之道。业力便是其中最普遍的理论。到了耆那教流行时期,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业力学说,他们认为:我们现在的富贵、贫贱、长寿、短命完全是由我们以前世所造的业力所决定的,今世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是一种宿命论的理论,为佛教所反对。佛教的“戒学"是在业力学说上发展而来的,佛教承认一个人若有好的行为,就会有好的结果;坏的行为,就会有坏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称之为“戒"。但佛教反对今世的命运完全由前世所造的业所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佛教认为前世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对今世的命运确实影响很大,不过这只是决定今世命运五种要素之一,当然是最重要的要素。但今世的努力也会改变不好的命运。其次,佛教认为好的行为是解脱的基础,而非解脱的唯一条件,还有其他两个条件──定和慧。

  (5)苦行

  这种方法在古代的中国和印度都很流行。他们认为,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是两回事件。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我们的肉体像牢狱一样,束缚住了我们的灵魂,所以我们不能解脱。为了使我们的精神能从肉体中解脱出来,我们必须折磨我们的肉体,这就必然导致苦行主义。在这种理论之下,有人在烈日下曝晒;有人学牛吃草;有人学狗叫;有人整天泡在水中;有人整天倒挂在树上。如此折磨自己的肉体以期待自己的灵魂,早日从肉体中释放出来,以便与大梵合一,从而获得最终解脱。根据佛教的观点,一个人的解脱依赖於,他对真理觉悟的程度,而非让自己的肉体受苦刑。

  (6)求知而获解脱

  古人认为:读书可以明理,求知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去除我们的疑惑,因此读书人也时常乐在其中。两年前,在一次亚非佛学研讨会上,就有一位教授提出:“单单从研究佛法,把佛理搞通,也能在理念上成佛作主。"其实这种主张十分可笑。不错,读书有去除疑惑的功用,但这并不能说,知识越多,智慧就越高,烦恼也相对会减少。换句话说,仅仅靠多读书来去除个人的所有烦恼,这是不可能。有时甚至会出现如下一种现象:书读得越多,疑惑越多,有时甚至会被文字障或所知障所困扰,因而烦恼重重。这也就是为甚麽有些教授虽是满腹经纶,但却是满脑子烦恼,最後不时地对农民的“田园之乐"流露出羡慕之情。因为求知可以开智慧,但并不代表智慧。生死烦恼必须通过智慧才能去除,而非知识。知识可通过学习获得,而佛教中所讲的“慧学"是由悟证而来。所以说知识不可能解决人类的生死问题。

  (7)科学方法

  现代人相信科学可以延长他们的寿命,譬喻说,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出现了肿瘤,我们就可以把它割除;生了病就应该吃药;甚至有人得了不治之症,而把自己冷冻起来,等到将来科技发展了,再解冷,令他复活,进行治疗。但即使有朝一日他的病能治好,他的寿命也只能增加几十年,最後还面临死亡的威胁。所以说最先进的科学也只能治人的病,却治不了人的命、延不了人的寿!所以说:相信科学,有病时去治病是对的,佛教并不反对,但科学仍无法解决人类的生死大事问题。

  解脱之道

  以上七种方法都不能令人获得解脱,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方法不对。只要方法正确,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譬喻,一般人认为垃圾和鲜花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物,把垃圾和鲜花混在一起,是有伤大雅之事,如果再给他出个难题,叫他把一堆垃圾转化成鲜花,那更是比登天还难,但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并不是不可能。在好的园丁眼中,他能从一堆垃圾中看到芳香的鲜花来,通过他辛勤的劳动,垃圾是可以转化成鲜花的。

  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与博学多闻的教授,表面看起来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只要方法正确,乳臭未乾的少年也可能转化成博学多闻的教授。这方法是勤奋学习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凡之人和伟人之间也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其转化方法是努力工作,因为没有天生的伟人呀!

  恨与爱,也不是水火不相融的。恨可以转化成爱;爱可以转化成恨。譬喻国家与国家之间,今天互相制裁,甚至刀兵相见,可是明天又大谈恢复友好关系,有利於两国利益,然後便成了朋友。人与人之间也是一样,今天可能还恨得咬牙切齿,明天可能又成了好朋友,其方法是宽容与理解.

  有人可能认为,佛和众生应该是迥然不同,但佛教常讲,“佛是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迷了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众生是完全可以转化成佛的,只要我们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一个字──“悟"。

  表面看起来,烦恼与菩提也是一对矛盾,但佛教常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所以一个人要想去除烦恼而证得菩提,也不难,只要他找到方法。这儿,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正见。(见表一)

  正确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表一)

  此岸 方法 彼岸

  珠海 海关 澳门

  垃圾 园丁的劳动 鲜花

  无知的小学生 勤奋学习 博学多闻的教授

  平凡之人 努力工作 伟人

  恨 理解与宽容 爱

  众生 悟 佛

  烦恼 正见 菩提

  生死苦海 三学 幸福涅槃

  同样如此,我们目前生於娑婆世界,沉沦於生死苦海之中,怎样才能渡过生死之苦海,到达清净幸福涅槃之彼岸呢?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一个正确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要想求得解脱,可能比登天还难。古人用了许多方法,我们归纳为以上七种,但他们都没有达到目的,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方法不正确。佛陀六年苦修期间,对以往各种解脱之方法都进行了尝试,深深地体会以上这些方法都不对,因此不能引导人走向真正的解脱道,所以他放弃以上所有方法,来到菩提树下,静坐思维,最後终於获得正确的解脱之道──由戒定慧,入三昧地。所以说佛教的解脱方法是戒定慧三学。人类依戒定慧三学去修行,就能逐渐去除贪瞠痴,最终进入涅槃城,获得解脱。现详细解释如下。

  【未完待续】

  刊载于《澳门佛教》06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