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乔达摩·悉达多在王宫里好好打坐,然后国王的身份弘扬佛法,难道不是更好吗?
身处高位,骄心就难除。如果你是一个乞丐,别人对你冷言冷语,你不会愤怒,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你是国王,别人哪怕对你流漏出一丝不恭敬的表情,你都会生气。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什么是骄?对自己所拥有的圆满之事,比如,世间方面的年轻、健康、长寿、勇敢、富裕、具有权势、出身高贵等,修行方面的持戒、修定、有闻思智慧、善于辩论等,深深地生起染著,以醉傲为性。
经云:‘无正闻愚夫,见少年、无病,寿命等暂住,而广生骄逸。’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习气,稍有长处就好表现,非常陶醉,根源就是我执,执著我相,以“我”与“我所有法”的圆满,而深深地染着,不由自主地缘着自己的高相而陶醉随转。
‘于自盛事,深生染着’:‘自盛事’是所缘,即能令自我荣耀的法,就是自我的功德相。对具有功德的我染着,就是骄,即一种贪炫自德的心理。以所缘不同,骄可以分为六种,即无病骄、少年骄、族姓骄、色力骄、富贵骄、多闻骄。广义而言,凡是内心染着自己的所长,就是骄心。
骄的作用是能障碍不骄,而且成为一切杂染法的依处,换言之,一个陶醉在良好自我感觉中的人,必定会生长一切杂染法。对此如何认识呢?请观察自己处在醉傲的状态时,最爱什么人?是否最爱自己?如此强烈地爱执自我,肯定是生长杂染法之因,以我执是杂染法之因的缘故。
”成佛前的佛陀也是人,如果身居王位,那么他成佛的世间怕会往后移了吧。
《修心八颂》第二颂: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卑劣;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只有甘处卑位,才能真正恒顺众生,因为这时我慢、我执少了。而长时间身处高位,想不骄慢也难啊!堪布说:为官多年者的言谈举止,自然流露出一种官派,内心深处都是烦恼傲慢。
生在汉地,不管身体多好,到了高原就有反应;而从小生在高原的人,不必特别锻炼,对高原就不会有反应。
从小锦衣玉食,以后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吃得稍微差一点,就感觉难以接受,而从小生在偏僻农村,那么他挑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这三个例子表明:人的习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造就出来的,与这个人本身的好坏善恶有时竟然无关。
这也是为什么古今的圣者都是身居卑位而成就的。孔子一当上大司寇,就诛杀了少政卯,如果他政治上得意了,那么他还会成为后来的孔子吗?
德雷莎修女说:你要帮助穷人,你就要成为穷人。王凤仪说:行道的要托底就下。
就是这个意思了。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