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非常强调“无”这个概念。在道家中,“无”是世界的起源或本来,也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从“无”而来,最终又归于“无”。
但在佛家中,“无”并不是万物的起源,因为在佛教的世界中,万事万物并非实有,而是幻象,由本心而产生的幻象。佛像因此,“无”在佛教之中强调的是“无相”。除了“无”这个概念以外,佛家还另外引入了“念”这个概念,来进一步的说明“无”在佛教当中丰富的内涵。
那么,在佛教中,什么是无?什么是念呢?
佛寺其实这个答案,在《坛经》中,六祖已有详细的解释,为了方便解读,现引用《定慧品》当中的一段话,原文如下: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 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佛寺六祖在这段话解释说,所谓“无”,在佛教中指的是无分别相,无一切妄见尘劳的心。“无"在这里强调的是无二相,这个“无二”就是没有差别,也就是无相。其实无相也是个相、也称作真相、实相。 实相就是真如,是空,是无相。悟及无相才没有各种尘世的烦恼之心。
佛寺所谓“念”,就是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的体,念是真如的用。真如自性能起念,不是眼耳鼻舌等器官所产生的“念”。真如本有自性,所以能随缘起念。真如如果不存在,眼色耳声也就不会存在了。
在佛教的世界中,由真如所产生的“念”,才是“正念”并不是能用五官感知得到的,正是因不能用五官感知,所以修行之人无法用五官去体会,因此禅宗才有顿悟之说,所谓的顿悟,就是当下觉悟的意思。
僧人只有到了觉悟这个层次,“五官”和“六根”才能感受到这个“念”,但这个时候虽然可以感受到外境的一切,却不再受其影响,这也是“无相”的道理。
因此,在《坛经》中,六祖说:“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说的就是这个真如本性,“第一义”就是真如本性,所以修行之人要悟到这个层面,才真正的能够不受一切外境侵染。
佛寺因为在佛教中,“真如”讲究的是涅繁,是不生不灭。也因其“不生不灭”,才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才会达到畅通无阻,去来自如的境界。否则,一味的追求感官上的感知、感受,那就会不断沉迷于“幻象”之中,不得解脱。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