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的衣物捐赠活动中,《德育古鉴》作为我们回报捐赠者的礼品,送出了1000多本,之后不少人反映不能够看懂其中的古文。我们的老祖宗为了使文章的内涵不受不同时代文字变更的影响,想到了将文字与语言分离的好办法,使用文言文将学问传承下去。《德育古鉴》这本书很多先贤学者都很推崇,我也听现在的老师极力推荐,并且多次引用上面的故事,但是现代人往往轻视文言文的学习,认为不实用了,就没有历史价值和存在的必要。并且社会上再学习、使用文言文的机会的确很少,所以走出学校后一段时间,大家再看到文言故事,难免觉得晦涩难懂。
今天早上我跟大家提起把《德育古鉴》上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的想法,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把文言文好好的学习一下,大家都觉得很好,欢欢说可以帮我,骆驼他老人家也马上说愿意在故事后面加书评感想。基金会立志弘扬传统文化,如果基本功都没有把握怎么做得到呢。我们准备在平时每天翻译一两个故事,最多不超过300个字。虽然大家的看到的,是“海宝”的翻译和“骆驼”的点评,是你也可能是我,每个基金会成员和读者都是参与者,这是我们一同提升的机会。
因为水平有限,并且为了使故事阅读起来更加流畅,翻译时并不完恪守原文字句,可能在细微处有一些词语的增减,但整体的故事我们会尽力直译。有时会在加尾处附加一些参考知识,大都来自网上资料。
孝顺类1
子路见于夫子曰(学习《论语》的方法,把原故事中的第一句作为题目,没有另起名字)
子路见于夫子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子路拜见自己的老师孔子,并说:“我过去在家侍奉父母的时候,自己常常吃野菜,但一定要从很远的地方背白米回来给双亲吃。
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至粟万钟,
父母死后,我南行到楚国(做了大官),每次出去随从的马车过百辆,积攒的粮食有一万钟(古代中国,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钟为六斛四斗,每钟大概是现在的40斤,可见子路当时生活之优越)
思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而我想吃再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背米,可惜都不能够了。”
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称赞他的这个弟子说:“你侍奉父母,可真算得上生时尽力,死后尽思念之情啊!”
参考知识: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初仕鲁(在鲁国做官),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宰相),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杀死现任的君主,君主听到消息后逃走了。而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人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怒视,眼眶都裂开了),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子上的缨络,从容就义。原故事来自《孔子家语·致思》,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也是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骆驼点评:
孝字,上老下子。《说文·老部》中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狭义上讲孝就是善事父母,而在《孝经》及古往今来的儒者著述中多有广义的阐述。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6(5+1,一章重出)章,即为政篇这四章加上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综合这6(5)章之意如下: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保有和悦的神色;行为要合义合礼;另外也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以尽量减少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过世之后,丧祭亦应合义合礼;且必须时常缅怀他们,并效法他们合义合礼的言行。
笔者曾经参加过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海宁格创建的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在我的家庭系统中显示我内心深处并不接受父亲,辅导师多方协调效果并不明显。当时我并不以为然,在兄弟姐妹里对于父母我是最善于财物供养的,自以为也最有孝心。后来一次偶然的催眠尝试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我在20多年前曾练过气功,后因闭眼眼前即出现黑影而停止,但在这次催眠中发现黑影背后竟然是我的父亲,而这团黑影是我儿时几次被父亲喝斥以及自以为是被父亲冤枉的经历的意识投射,经催眠师引导处理后,从此打坐便再无黑影了。那年春节回家我平生第一次在大年初一请父母上座对他们行三拜九扣之礼,当我拜倒在地上双手握着父母的双脚时,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暖流从父母的身上传了下来,刹那间浑身充满了力量。那一刻,突然之间我明白一个道理,“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孝”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我们全部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内涵都要靠“孝”去承接。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充满着不安全感,内心提不起力量,不能平静、笃定地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境界,都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孝”!孝是一切传承的导线,小至一个家族,大至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命力和精神,没有孝就无法完整的延续。
孝在于心不在于外在形式,在于恭敬,在于观父容颜舍自自在。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