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2.不用一法

发布时间:2024-08-17 01:49:14作者:心经入门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2.不用一法

门人道悟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曰:「曹溪意旨,谁人得?」

(识起迷情于曹溪佛法真传,谁人获得?是有佛法可得乎?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冀得佛法。)

师曰:「会佛法人得。」

(有一切心,需要或会佛法的人,得曹溪意旨也。)

曰:「师还得否?」

(请问禅师汝得曹溪意旨否?)

师曰:「不得。」

(吾并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曰:「为甚么不得。」

(何故师不得?)

师曰:「我不会佛法。」

(因我无一切心,故不需佛法,亦不会佛法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我们佛教徒是学佛者,不能说是拜佛者,若强说拜佛者,与异教徒、神教徒没有两样。当然我们也有顶礼诸佛、菩萨,但此是修习谦卑、去我慢心之行为。我们学佛是要学习佛陀的智慧,由佛所宣说的圣教量言中去学习,得到无上菩提之智慧。而所谓佛法者,即是佛陀方便而说,给未了悟真理者而说。若一行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无上菩提,则不必再用佛法,而心地上随自性真如而做作,安然自在无碍。

所谓佛法者为佛陀所说之法,佛法者有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法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之意声、名句、文名等佛所说之言教名为教法;自己亲身体验实修一切有无诸法之义理,是为理法;行者对于戒定慧三学之力行,称之为行法;修行圆满,证悟有为、无为而得果位境界,称之为果法。

虽有诸多佛法,但佛陀说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但看《金刚经》中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由此可知,说法者方便而说,给未究竟者而用,若已得道者无一法可用,面境觉而无住,是谓如如佛。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不用一法」,有佛法可得或有佛法要用,即是未达道者。行者心有无明,始要学习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六波罗蜜多等诸法,以求得明心见性。行者何时才能不用一法,初发心菩萨要学习调伏自心、习气,当要学习一切禅法、佛法。行者粗心要能暂伏得学习诸有为法,从有漏智得入无漏慧,在禅修止观中去调理自心妄习,当心有个入处,即能入实修境界中,观心了不可得,用佛法去除我、法二执。当行者得个休歇处,悟心了不可得,祇是随缘应缘,虽有所用,终无可用一法,盖因诸缘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船过水不痕,鸟道信无踪。

至此境界,始知古德所云:「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行者真正达到解悟者,遇境无一心可起,所以就无一法可用。此时行者也才首肯,伟大智慧超然的世尊,本来祂就无有说一法。

一切有为法都不是真佛法,就是有佛法也仅适用于初机、浅机,以及半途努力以赴地在学佛者。若行者也无明起,在境界旅途中,妄执有一佛法可得,或有一境界可获,都是旁门左道,不是真正的佛法。佛说:「诸法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行者能朝此方向去学佛,就有达到彼岸的一天。不然以为有一法可学,有一法可得,都是邪魔外道之流,误我佛门子弟于沦坠。

3.语体文解

门人道悟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曰:「曹溪意旨,谁人得?」

有一徒弟名道悟师者,有一天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说:「曹溪禅宗六祖佛法意旨,是什么人得去了?」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曹溪佛法真传,谁人获得?是有佛法可得乎?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冀得佛法。」曹溪慧能大师是以《金刚经》印心的,《金刚经》云:「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名辞,如南岳、石头希迁、道悟、曹溪等。南岳者即衡山是,又名衡岳,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北十五公里处。此山标高一二○○公尺,方圆四○○公里内有七十二峰、三十八泉、二十五溪、十五岩、十洞、九潭、九池、九井,湘江环绕流经此山的南、东、北三面。

唐朝开元十八年(730)李邕先生所撰麓山寺碑记载,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法崇禅师至此开山,草创麓山寺。

南朝末期陈代太建二年(570),慧思禅师入南岳讲《般若经典》、《中论》等,称麓山寺为般若道场,慧思禅师又称南岳大师。唐代先天二年,怀让禅师入南岳,住于般若寺观音台三十年,使南岳禅风高张。希迁禅师于唐朝天宝元年(742)入衡山,于石上结庵,人称为石头和尚,希迁石头和尚因而得名。

门人道悟师者当时有两位,一位是唐朝渚宫人,乃今湖北江陵,俗姓崔(738~819),于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谒嵩山律德禅师,其后又谒石头希迁禅师,参学约二年,不得法要,后终辞去。又入长安参礼南阳慧忠禅师,往后更复谒见马祖道一禅师,于言下大悟。因马祖禅师鉴于法在南岳,劝言还至渚宫。道悟禅师示寂于元和十三年四月,世寿八十二,僧腊六十三,后世称为「天王道悟」,以别于当世之「天皇道悟」。本公案提问主角即是此天王道悟禅师。

另一同时代的道悟禅师,婺州东阳人,乃今浙江金华东阳,俗姓张(748~807),十四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参谒径山国一禅师,从问禅要,服勤五年而蒙印可。后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石头希迁禅师,尽得玄旨,乃栖止荆州当阳紫云山。未久,应荆州天皇寺之请,驻锡而振复之,法席愈盛,世称「天皇门风」。禅师后寂于宪宗元和二年四月,世寿六十,僧腊三十五,后世称为「天皇道悟」,以别于同时代之禅师「天王道悟」。

曹溪者禅宗南脉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后以曹溪宝林寺为中心,开展教化活动,世人尊称为曹溪古佛、曹溪高祖。曹溪是地名,位于韶州之河,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发源于狗耳岭,西流与溱水汇合,以经曹侯冢故,又称曹侯溪。

而宝林寺是于梁天监元年(502),天竺婆罗门三藏智药大师到曹溪口,饮其水而知此源为胜地,乃劝村人建寺,复因其地似西国天竺之宝林山,故称宝林寺。当时智药三藏预言,一七○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开演无上法门,得道者如林。

果然,至唐仪凤二年(677)春,六祖慧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得法后,从印宗禅师剃发、受具足戒而归宝林寺,大弘法化,人称曹溪法门。

师曰:「会佛法人得。」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曹溪佛法意旨,会佛法的人得去。」佛法要能用的人,才会去取得、去宝贝它,所以禅师说会佛法的人取得。按语说:「有一切心,需要或会佛法的人,得曹溪意旨也。」

曰:「师还得否?」

道悟师再问说:「禅师您得曹溪旨要吗?」按语说:「请问禅师汝得曹溪意旨否?」显然道悟师在此两年中,未有深入的体证,所以问这问题,显得不能契入心地。

禅师曰:「不得。」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我并没有得曹溪旨要。」若真有所得,就是没有悟道,所以佛法修到最后终归无所得。就如世尊所言,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按语说:「吾并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因无所得,才能称为菩萨,若有所得,即是天神、仙道、魔道众生矣!

曰:「为甚么不得。」

道悟师再问说:「为什么禅师您竟然是无所得呢?」按语说:「何故师不得?」一般修习技艺、武功,当然要有所得。但学佛者是在有心病时,有障碍时要用一些有为法来调治。若能悟得无生法忍,就能不用一法守真空,一切业缘均不能沾、不能黏,自然得解脱矣!

师曰:「我不会佛法。」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我不会佛法,也不需去用佛法,坦荡荡地、赤裸裸地面对一切境,不起善恶念想,就是不会佛法,也是悟得无为法的最高境界矣!按语说:「因我无一切心,故不需佛法,亦不会佛法也。」

(2004 年 5 月 07 日 撰于 法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