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不敬王者论是何道理?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而“礼仪”二字,讲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儒家伦理制度。显然,这正是佛所抛弃的!那么,断伦、绝礼、舍家、去孝的佛家思想,是如何在礼仪之邦扎根生存的呢?
自佛法东来伊始,其教义、戒律就与封建王权、名教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比如见面时的礼仪,佛教徒只跪佛菩萨,世俗之人不论贵贱高低甚至包括父母都不行跪礼,甚至还要求佛教徒向高僧下跪。
这显然是王权与名教所抵触的。随着佛教的发展,至东晋时候,终于爆发出一场“沙门该不该敬王者”的争论。
先有车骑大将军庾冰指斥佛教徒“蔑弃忠孝,遗礼废敬,伤治害政”,提出沙门应礼敬王者。
之后到晋安帝元兴年间,太尉桓玄欲通过颁布政令,规定沙门一律礼敬王者,也就是必须跟世俗之人一样,对贵族阶层行跪拜之礼。当时,佛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毕竟你颁布的政令需要人家同意并遵守,桓玄便给慧远写了封信,征求他的意见。慧远连忙撰写了一篇《沙门不敬王者论》,表示抗议。
慧远认为,修行人的礼节与世俗人不同,“隐居以求其志,变俗以求其道。”理由找了很多,那都不是重点。其中桓玄只看到了一句:“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
佛教思想虽表面上与王权、名教相冲突,但要看到佛教在影响百姓的作用。它通过因果报应等理论导人向善去恶,通过恶业福报让世人相信世间等级制度的合理性,通过苦、集、灭、道等诸多理论让人们放弃反抗。总之一句话,佛教思想对维护皇权统治,治国安邦有着重要价值。
这正是动荡中的晋王朝所渴求的东西。桓玄听从了慧远的建议,收回政令,放弃了沙门跪拜王者的要求,并形成了“沙门不敬王者”,佛弟子不遵守世俗礼仪的惯例。
回顾佛教历史,让我们诧异的是:沙门该不该敬王者,这仅是佛教与中华礼仪文化的冲突。在等级森严的古印度竟然没有这样的说法,所有的佛教徒都会主动“顶礼佛足”,也就是对佛陀行跪礼,包括他的父亲净饭王。
《大宝积经》记载:“尔时净饭王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头面礼足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初生之时,无人扶持而行七步,观察十方而作是言:‘我于世间最尊最胜,当得度脱老病死边。’我于尔时头面礼世尊足。复于后时至于田村阎浮树下坐于清凉,日虽西移,影初不动;复有六天童子合掌作礼在如来前,我于尔时头面作礼大牟尼足。我今第三复亦头面礼世尊足。”
这段话的背景是佛陀证道第六年,应净饭王之请,回父国迦毗罗卫探望年近八十,生病的父亲。刚一照面,儿子没给父亲行礼,反倒是净饭王匍匐在佛陀脚下,第三次顶礼佛足。
前两次一时出生时,二是幼年自证初禅天时。不一样的是,前两次净饭王将他高高举起,以额礼足,那是一个父亲对儿子“青出于蓝”的寄望。这一次,确实真真正正的匍匐礼敬。
佛说众生平等,人是未来佛。业由己造,果由己受。沙门不敬王者,佛弟子不遵守世俗礼仪,却要求世人顶礼佛足,跪拜高僧,对僧人行礼。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