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们不好的一面,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人怎样去对待,怎样去取舍。比如说人的品质,在人性的陋习中有这样几种缺点,比如说好胜心、嫉妒心、虚荣心、表现欲、自私、自卑。所以为什么会好胜呢?因为自卑,不自信。
为什么会表现呢?因为虚荣。为什么会嫉妒呢?因为自私。所以勇敢是一种美德,但用错了地方就是好胜甚至是愚蠢。而有上进心是一件好事,但是无能的表现就是眼红。
所以对于他人的长处,通常人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会以他人的长处做为标准,努力的赶上去超越他。而另一种人的方式是努力的给这个人制造麻烦,并总企图将他们拉下来。那么能得到他人与自己的认可可以增强人的自信与热情,如此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去超越自己。但一旦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时候就会头脑发热,从而就会遭到他人的嫉妒,甚至是在那些不容许出现错误的地方,产生错误的认识与判断。所以人都喜欢听别人称赞自己,如此就给了那些溜须拍马的人以可乘之机。所以喜欢听人奉承的人必定会头脑发热心浮气躁,却不知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所以为什么人会不喜欢听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呢?因为怕影响自己在自己或他人心中的威信。但是有了错误不让人说这毕竟不是办法,所以必须要找到办法改正才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一个人的品德可不是说我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看,夹着尾巴做人这就是好人了。因为这个世界不仅仅需要好人,更需要有能力的好人,那么人的能力要靠什么去支撑呢?靠的是智慧,靠的是品德。
不过许多人会认为做一个好人是为了他人,为了这个社会。事实上这纯粹是一种弱智的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人首先会受到保护的是他自己,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很多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的人,往往死都不知道自己怎样死的。而且只有有品德的人,才可以将自己的能力更好的凝聚到一起,把它们用到真正应该用的地方。
所以当你没有伤害他人的时候,你同时也保护了自己。所以品质不好的人,完全是因为弱智造成的。所以佛法中讲“无无明”,所以很多时候人明明处在蒙昧之中,往往还觉得自己很聪明。所以有时候被人同情是一种悲哀,但人最大的悲哀是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的悲哀。
曾经在某处露天烧烤店看到笼子里安静的鸽子与鹌鹑。我突然莫名的涌起一阵悲哀,于是我就想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意识到自己随时都可能被放到火上烤,然后被人吃掉。如果能意识到为什么它们还能这样安静呢?但随后我又意识到,在无限的宇宙与时间的长河中,人比那些鹌鹑又能强得了多少呢?
有句话叫做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但某些人常常在寻找别人的麻烦中,遭受了许多的磨折与挫败,但往往他们还总是会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给他们造成的。所以安照他们的那种逻辑全世界如果就剩下他们自己了,他们就幸福了。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懂得,应该在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过程种得到乐趣。所以学会做人是一种智慧,而一个人修养品德,不但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