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地维其人其事 周地维,女,法名惟慧,四川省自贡市人。生于一九四六年七月初五,往生于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一日。 居士出身于世代书香门弟之家,父母均为慈悲人士。幼时的地维,满眼柔弱,人见人怜,但天性中却蕴藏着火一样的热情。不少人都以为她会秉承祖业从事文化或医疗事业。但,1964年,她在演完邢燕子(邢是当时全国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后,便学邢燕子,毅然申请下乡到贫困山区宜宾专区珙县王家镇。 在那里,她身兼数职,白天田间劳作,经常背、挑一百多斤的东西。一次,月经期,仍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污水坑内舀水抗旱男人能干的,她几乎都能干,样样不落人后。夜里马灯下,不是教社员学文化,便是教唱歌,或为乡亲们演出歌剧《江姐》等各种文艺节目。不仅如此,共青团、生产队会计等工作同样干得有声有色 那时的地维,以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榜样。六六年学焦裕禄后,她写信给其二妹道:要是人能像马一样,不要睡觉,只需打一个滚,便又可负重千里,多好呵!她感到生命太有限,要做的事太多,时间不够用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其表现令当地领导、百姓无不叹服。乃至在她离开三十四年后,也就是2004年12月1日,知晓了她的灵骨要在那天返回故园后,几十名乡亲聚集在老书记周文信家中播放知青下乡四十周年(2004年)纪念光碟,因身体不好,地维在其中只一个镜头,乡亲们边回忆当年她在山乡的往事,边重复播放此光碟达数小时之久。在街上迎候她灵骨返乡的人群中,一位黄姓中年妇女泣不成声地讲述了地维在乡下甚至返城后都一直关心、帮助她学文化的感人的故事。 一位知友发表文章回忆道:怎能忘记命运之神把我们安排在一个生产队,五名一见如故的兄弟姐妹成立一个温馨的家。别看你的文气十足,但兄弟姐妹中你最吃得苦怎能忘记,在你倡导下,我们为队里创办农民夜校的情景我不但佩服你蔑视困难,笑对人生的乐观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更佩服你的博学多才更为仰慕你的是,你无微不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你叫我一定要打碎家庭历史不好的精神枷锁,并且耐心
从此,她决心修菩萨行不管病得多痛苦,她都坚持礼佛拜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原经》等,是她皈依三宝后的前几年经常修学的大乘典籍。弘一大师、虚云老和尚、宣化上人、南怀瑾等高僧大德的著述是她拜读的课本。同时,她以自己微薄的收入订购《法音》、《禅》等多种佛教刊物,对有缘的亲朋好友、邻居等进行布施 ,如《了凡四训》的书和录音带,耕云大师的《安祥集》、倓虚法师的《念佛论》、憨山大师的《醒世咏》几乎都是以十为单位购送他人的。就是在她往生的 前二个月,她知时日已不多,亲自为

不可思议之一: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四时许,当惟慧呼吸停止后,在场亲友无不惊叹其面容的安祥与喜悦!要知道对于一个饱受心脏病极度折磨心脏肿大致腿、脚、小腹肿胀已久的四级心衰病人,临命终之时,无有恐惧、嗔恨、痛楚之状,始终面带微笑,何其难得! 二: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在四川威远县火化场遗体火化时,有两位不信佛教的人士讲,在离火化炉几十米外的院子里,都听见洪亮的阿弥陀佛圣号声。她们以为是有许多和尚在念诵,好奇心驱使她们两度进去看个究竟,但两次都只见炉前念佛者仅三四人而已。 之三:惟慧居士火化后,头盖骨内有冒金光;骨灰中找出许多各色舍利子和舍利花,现已被亲属供养。 之四:现场在灵骨中寻找舍利子时,一道极强光柱从地下将舍利子耀住,直射到墙上呈园形般光球达二十几秒之久! 之五:遵从惟慧居士遗嘱,将其骨灰撒到她年轻时自愿奉献青春的第二故乡珙县王府井家镇。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一日,天已黑尽,从惟慧居士老家盐都自贡一行五人赶到了王家鱼田村,与在此守候大半天的几十名乡亲,冒着毛毛细雨,仅凭两支小手电照明,却拍下了两地亲人 在共同爱戴的惟慧骨灰上植树的照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摄下的照片竟比白天拍下的还好,令观者无不惊叹。 以上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惟慧居士的亲友均以录相,照片进行了现场记录,让人信服。

她往生后,其楼上一位皈依佛门多年的老年邻居自愧不如,夸她的忍修得太好了。紧靠惟慧卧室的邻居开的茶园,麻将桌上的喧闹常持续到子夜之后。老居士说她:你要当活菩萨呀?!我们在四楼都被吵 得睡不着,你倒没事?心脏严重肿大的她已多年靠安眠药才能稍微入睡,但她从未抱怨过茶园主人。楼上不时还有洗狗的水放下来 ,她不吱声。 2004年9月中旬有一天,气温高达三十几度,她的腿、小腹肿得太厉害,全身大汗难收,心脏十分衰弱,紧靠她居室外的浓荫里聚集着不少乘凉的邻居大声聊天,加上麻将桌上的喧闹,其妹看她人快不行了,想让人们散去,她坚决不让,说:大家愿意在我门外乘凉聚会是人气旺的表现。天太热,就让大家在那凉快吧。人家开茶馆,是要供女儿上大学。以前XX(她已离婚的爱人)叫人在他家屋外打牌到深夜,人家从来未干涉过。她说只要自己心静,只想 着阿弥陀佛,心脏就会好受点。甚至在遗嘱中她都写道:在我走后四十九天中,适时用念佛机为我回向,声音要适中,不应影响别人,引起误会。要知道,周围的环境确实不利于她养病休息,近几年她也多方托人想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居住。但在她往生前的这几个月,她的确已是病入膏肓,居然能有上述心态为人处事,其悲悯心何其感人,足见其修行之层次 !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