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出的其中一尊:近日,在忻州市忻府区西街小区院内(原忻府区西街村委大院内),施工中挖出了大量佛教石造像,随后获悉消息的文物部门人员紧急赶赴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截至下午18时已发掘出26件佛教石造像,据专家现场初步断定这些佛教石造像为北朝晚期及唐代时期的遗物,是否为唐武宗灭佛时所埋有待进一步考证,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这里为西街村委的一处宿舍,因院内化粪池年久失修所以特意进行改造移位施工,工程是今天早上8:30开始施工,后来在10:48左右发现
挖出了一个石佛像,随后施工人员马上向其二人报告。二人赶到现场后,一边安排保护现场和文物,一边向上级部门忻府区秀容办事处分管领导汇报,同时报告了文物管理部门。
正在现场带队紧张工作的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处长郭银堂和副处长李培林讲述说:当日西街村委第一时间通知了忻府区文管所,并对现场做了保护,随后获悉的忻府区、忻州市两级文物部门人员紧急赶赴现场,进行了保护性发掘。现场初步判断这些出土的佛教石造像主要为北朝晚期及唐代文物,根据现场分析,疑似人为埋藏遗物,是否为唐武宗灭佛时所埋这些疑问有待挖掘完毕后进一步考证。在现场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李培林说:“这些已发掘出的石造像中有'秀骨清像式‘汉化风格的北朝时期的背屏式佛教石造像,有面像圆满丰盈的唐代石佛头像等多件文物,极具时代风格,为极其珍贵的文物。”在文物专家的讲解下,记者特意观看了现场发掘出的一个较大的背屏式佛教石造像,高有1米有余,最宽处大约有60厘米,背部为舟形,背光为火焰造型,外围穿着“羊肠式大裙”,足部有榫头,其手势为“与愿印和无畏印”。
这里距离现存的秀容古城北城楼直线距离仅有200米左右,曾离忻州古城西城墙角不足30米。据西街村委书记、村长讲述,这里在很早以前曾有过一“三官庙”,挖出佛像处曾为其大殿的一处后菜园,后来这里在忻口战役后被毁坏,之后又曾做过西街村委的办公大院,直至成为今天的西街居民小区。但是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称,这里原有的“三官庙”应为道教,出土的石造像为佛教石造像,二者应没有必然联系。
现已发掘出的文物共计26件,其中有12个头像(包含2个菩萨头和10个佛头像);2个背屏式佛像;2个坐佛像,2个佛装像身;2个菩萨装像身;1个供养人造像;1个汉白玉佛头像;4个足部残像件。所有文物已于20:30移交由忻府区有关部门保管。由于已
开挖处仍有文物,发掘工作并未完成,西街村委主动派出联防队员彻夜值守看护,全力配合考古发掘工作。是否将有更多文物出土,有待明日揭开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