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忻州旧城的兴国寺,出土了一座巨大的经幢,据专家分析此经幢为唐代遗物,这也是忻州境内最古最大的经幢。 太平兴国寺位于兴寺街,红旗广场旁边。始建于隋,兴盛于唐宋,是忻府区境内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处寺院。早在《元一统志》中,就有太平兴国寺的详细记载。书中说:“太平兴国寺在忻州,在本州治西,本隋精通寺,唐天授二年改大云,开元中改开元,宋太平兴国
四年改今名。”明代问世的《永乐大典》第5203卷中,又转引了此文。在该寺大脊檩上,保存有两块清代维修时的木牌,上面写著:“大唐敕忻州在城太平兴国禅寺,有十二院周围,大明洪武年重修,成化年重修,弘治年又重修,嘉靖二十六年八月又重修,今大清同治十一年四月开工,重修佛殿、廊房、围墙、万寿宫、朝门,州正堂戈济荣重修。”从诸多史料上可以看出,该寺当初是皇帝敕建的,由于历史朝代的更迭,该寺几易其名,且是随著朝代名而定寺名,这在忻州市所有寺院中是少见的。该寺在隋朝时叫精通寺,唐朝先叫大云寺,后叫开元寺,宋朝改为太平兴国寺,以后再未改名。该寺在清朝末期,还是规模很大的一座寺院,总占地12000平方米,以天王殿为轴心,周围有十二院,分别为开化、七佛、上生、慈寺、三学、万寿、甘泉、草堂、永宁、静止、宣德、大明院,各院设布奇巧,独具匠心;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秀容古城中最为显赫的古代建筑群。寺院由赖牧大和尚坐镇僧正司,统辖全州寺院。 出土经幢的地点在天王殿后,该寺的中轴线上,为八棱石柱形,直径90厘米,高1.8米。幢上刻著《尊胜陀罗尼经》,笔体遒劲,因年代久远,刻幢年月与人名已漫漶不清。还有两个八角石盖,一个直径1.6米,厚32厘米,上下面的中间都有八角幢础部分,下面宽90厘米,上面宽80厘米,形状为楼亭的石檐造型,下面有精细的石雕,雕刻图案为飞天、金雕和牡丹,八个角上刻著悬挂风铃的双孔。四个飞天形态各异,特别是长翅膀的飞天是罕见的。上面刻著瓦垄图案和动物造型。另一个直径1.4米,厚52厘米,下面中间的八角幢础部分宽80厘米,四周刻有覆莲瓣,侧面四周刻著帷幕的缨络。 据忻州市考古专家考察分析,经幢的造型和图案为唐代风格,莲瓣上的瓣尖、飞天的翅膀、古拙的造型,都是唐代特有的手法。经幢作为佛教的产物,何时传到我市已不可考究,截至目前五台山最古的经幢是佛光寺唐大中年间的经幢,再下来就是宋代经幢了,其中有170年空白,至今再没有发现唐代的经幢。兴国寺的经幢,最起码是
唐代的,如比大中年代早,那就是忻州市考古界的一大新发现。即使没有大中年间的早,单纯是唐代的,也是一重要发现,填补了忻州市文物界的空白。从出土的经幢部件看,兴国寺的大经幢应是两套,因两个石盖的幢础大小不一,雕刻造型风格也不一,绝对不是一套经幢。从和幢身相吻合的石盖看,在石盖上至少还有一节甚至两节。从出土的这些部件可以分析到,这两座经幢复原后是十分高大的,根据目前忻州市已经发现的所有经幢看,兴国寺经幢是忻州市最大的经幢。 兴国寺在清朝末期开始衰落,到民国初期惨遭破坏,先是毁了塑像,改为忻州女校。七七事变后,被日军侵占。日寇投降后,国民党专员公署接管。1949年国民党失败,忻县县委驻占,上世纪七十年代成为县工业局印刷厂,后来被二十几户居民住宿。十二院或被拆毁,或被居民侵占。在落俗百年里,其余的经幢部件流落到哪里,已不得而知,出土的这些经幢是忻县老县长张娘银回忆并亲自找到埋藏地点发掘出的。因经幢太大,施工人员找到这几件后再没有深挖,当时只知道有些石头,谁也不知道这些石头是何年代,有何价值,所以也没人指挥去考古探测,因而现在还有很多的遗憾流落在社会或深埋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