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故宫中正殿历时六载复建竣工 有望向公众开放

发布时间:2019-11-12 09:11:01作者:心经入门网
昨日,中正殿区域修缮完毕,中正殿将作为故宫藏传 (记者王佳琳)经过长达6年的复建,作为清代宫廷藏传佛教活动中心区域的中正殿恢复了清乾隆时期的全貌,有望3年后对公众开放。

  2005年启动复建

  昨天,由故宫博物院和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合作复建的中正殿竣工典礼举行。

  中正殿位于紫禁城西北的建福宫花园南侧,是清代宫廷藏传佛教活动的中心区域,珍藏了丰富的佛经、佛像、佛塔、唐卡、祭法器等与佛教有关的文物。

  清代档案文献中常把以中正殿为中心分布的十座藏传佛教建筑,即中正殿、淡远楼、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殿、梵宗楼,总称为“中正殿”。

  1923年夏,建福宫花园大火殃及中正殿院落,除宝华殿未受到火灾吞噬,其余的香云亭、中正殿、中正殿东西配殿、东西配房、淡远楼、淡远楼东西配殿皆毁于大火,仅存石台明遗迹。

  2005年,故宫和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完成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后,继续对中正殿区域复建。

  恢复乾隆时期原貌

  走进中正殿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火中幸存的建筑——雨花阁和宝华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宝华殿在当年的大火中虽然幸免于难,但建筑的后面一部分也曾经过火,此次修缮采取了保护性修缮。它也是此次修缮建筑中唯一实施保护性修缮的古建,其余建筑都是经国务院批准后的复建建筑。

  他介绍,复建遵循“维持现状、恢复原状”原则,以现存遗址的石台明等为基础,结合史料、近代遗存照片及资料,进行了大约5年的研究工作,之后又参照故宫内相似对应的建筑物进行设计施工,施工持续了6年。在施工中严格遵照要求,使用传统材料,遵循传统工艺。

\

  现为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

  中正殿位于故宫的非开放区域,该区域现作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并将部分建筑辟为展厅,展示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藏传佛教唐卡、佛像及祭法器等佛教文物。未来还将推动故宫藏传佛教的研究。

  单霁翔表示,伴随着故宫西路的开放,最终中正殿将逐步向公众开放努力。他透露,希望在未来两年内,对故宫西路进行试开放,同时收集观众接待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改进;3年之后,也就是故宫建院90周年的时候,西路正式对公众开放。

  作为西路古建的一部分,中正殿受到面积限制的原因,大面积对外开放的可能性有限,但伴随西路开放,未来也可考虑采取以适当的方式对公众开放。

  ■揭秘

  乾隆搭帐篷看“跳布扎”

  此次复建的建筑包括中正殿、淡远楼、淡远楼东西配殿、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等建筑。复建恢复了中正殿原有的格局,集中反映了当年藏传佛教在清皇室的地位。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在中正殿设立了专门管理宫中藏传佛教事务的机构“中正殿念经处”,并每年定期在中正殿区各佛殿举行种类繁多的佛事活动。

  故宫宫廷部副主任王躍工介绍,故宫内部也有道教的建筑、萨满教的建筑,但还是以“佛殿”,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建筑最多,也可以体现出宫廷内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之盛。在皇帝寝宫旁、办公场所旁都会有小的佛堂伴随,而中正殿则是单独一组建筑,也是宫廷内藏传佛教活动中心区域。

  在宝华殿广场上,当年还会举行跳“布扎”的活动,届时还会给乾隆搭建帐篷,让皇帝现场观看这种宗教仪式。当时设立在此的“中正殿念经处”就负责主管宫内喇嘛念经等佛事活动,后来念经处的职能还有扩大之势,还管理一些宫外的佛事活动。

  ■ 相关

  康熙为母祝寿佛像展出

  故宫的宗教文物有四万两千件,其中藏传佛教占到相当比例。中正殿昨天还举行了两个展览,分别展示了故宫收藏的佛像和唐卡。在展出的佛像中,还有几座为当年过火的佛像。

\

  故宫宫廷部研究人员马云华介绍,展出的34件佛像中,有的过去就藏于中正殿和宝华殿中,其中就包括遍观佛坐像和旃檀佛立像,两座佛像都是过火文物。遍观佛坐像的面部、胸前和手臂部分都有被烧过的痕迹,呈现出灰色,不过能在火灾中幸免已算奇迹。佛像中还有一件为康熙为其母祝寿而造的佛像——四壁观音菩萨坐像,难得的是在佛像莲座的下沿,刻有汉、满、蒙、藏四体铭文,而制造这一佛像的过程在宫中档案里也有记载。

  故宫珍藏有1000余幅唐卡,此次也选择其中的经典进行展出,其中就包括乾隆皇帝为纪念六世班禅而命宫廷画师绘制的六世班禅写实肖像;唐卡的形态不如一般的国画画卷那般平整,不过其绘制之精美令人感叹。

(原标题:故宫中正殿复建竣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讲解

  • 心经注音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