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佛陀对舍利弗说,因为我看到有如此众多的利益,所以才这样说的。如果有众生听闻到我说的这些,应该发愿求生极乐国土。这是佛陀明言劝众生发愿。
信佛希望众生都离苦得乐,信佛陀为我们选择的净土法门最契合末法众生的根基,信在佛的层面对我们的劝告和引导是我们最大的利益和方向。
经文中佛陀数次劝众生要发愿往生极乐,可是极乐的诸般美好是否我们有份可得?所以当听到佛陀赞叹极乐的庄严净洁,虽然听闻信受,却不敢轻言奢望,虽然极乐诸般美好,却觉得和自己无关,如同舍利弗一般无以答对,仅是痴痴的听着,而没有想到要发愿去极乐。这种骨子深处的自卑使得佛陀数次劝发往生愿,我们才在其中略微的回过神来。此处的发愿线索依然是靠利钩牵引,如上那么多的利益好处,想得就要发愿去。
我们听过愿力大于业力,业力大于神通力。往生极乐的三资粮是信愿行,但是此句经文单单强调了愿,对信的要求非常低,你听到了极乐的诸般美好,能不能信?佛陀劝大家发愿去,能不能信佛?在行做上的要求更少,几乎就是忽略不计,虽然前文强调了行做,可是此句单独成体,并未再提一字。
这段经文直接表述出愿力的重要性,愿在信愿行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信是基础,愿是方向,行做是方法。相当于佛陀在此强调了方向性要大于个人的根基和方法的优劣,这就展现出净土法门是钝利兼收,三根普被的。不管我们的根性如何,也不管用了多巧妙多笨拙的方法,只要愿的方向是正确的,就都能到达。
这就非常不可思议了,发愿了就能去吗?这是深藏在内心中的疑惑,虽然表面上相信,可是当真的挖掘到这个点上,就又迟疑了。是啊
,如此庄严净土,怎么可能靠我一人之愿即可得生呢?若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单凭个人的愿力,是无法逾越净土和秽土间的鸿沟的。但是佛陀的接引愿是普遍摄受的,是面对一切众生的,并非因为我学佛就厚此薄彼,于是这娑婆和极乐间的鸿沟就又要依靠自我愿力才能跨越的,佛陀承诺的那份,佛陀自然会做,而我们是否能和佛陀的接引愿弥合,就成了往生与否最关键的细节。思维到此,回头寻找自己,是否我真的厌倦了娑婆,是否真的愿生极乐呢?虽然理智的时候都会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众多的业障烦恼痛苦煎熬汇集纠缠后,是否还会守愿如一?如有的人学学就不学了,可能学佛的心行坚持不到临终的时候。
思维到此,觉知随后的路是如此渺茫和无常,如何才能让自己在临终的时候得生极乐?那必然是在临终的时候也还能在佛教的怀抱中,如何才能保障一生到死都坚持佛法的学习和信仰?如何保证在随后的学习中不丢不偏不转移?
思维到此,答案呼之欲出,如果业不能消,学佛的路就会坎坎坷坷,若信力略差,在种种纠缠下,会被业力迷惑,从而丧失对佛教的信心;如果福不能培,进步的路必然走走停停,在进进退退中更会丧失对自己的信心。学佛人对佛教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不相信他会坚持学佛直到临终一刻。
思维到此,若死等临终一刻的接引,如何战胜临终前的无常颠倒?如何在四大分离风刀解体的剧痛中保持愿生极乐的心?如何让墙倒众人推的时候还能信行佛法?可能最好的方案就是在清醒的时候就得到保障,而非是在混沌中求一线福至心灵的希望。
思维到此,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把一切的事物当成对自己的考试,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就是:往生极乐的心愿是否在此之下退转遗忘?抓紧消业少面临干扰,落实培福能增信得进,平时多反思提醒自己是否忘记往生,是否把此愿移至次要?第三部功课的十念必和佛陀建立链接,这就太重要,太关键了,能扎实获得,得往生保障,余下的路就好走好行了。
思维到此,再来看佛陀的劝请发愿,虽然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可是暗地里波涛汹涌。
愿,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愿随顺佛陀的教诲求生极乐,我愿消除一切往生阻碍增进信愿。
修,在过去很多时候的考试,不令自己满意,还会常常随境界转,被习气转,被欲望转,被执著转。希望自己以后能及时发现就及时修正,不令迁延。
行,走消业培福求生路,行深愿真信念佛心。
戒,把往生愿放在第一位,一切事物以不触犯此愿为准则。
定,抱定净土一宗,认定极乐一处,坚持佛教一派。
慧,能令自己得生极乐是慧,能令自己消除障碍是慧,能帮助自己得到佛教的究竟利益是慧。
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