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别忘了种好身边的恩田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家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和着年夜饭的味道,构成中国人年的味道。
对我而言,在年的味道中,最不可缺少的是父母。有父母在,年味就足;父母不在了,年味就淡了许多。
父母离世已十余年。这十余年间,每年我都回故乡,与哥哥姐姐们一起过年。父母不在了,只能煺而求其次,兄弟姐妹抱团取暖,让手足亲情抚慰彼此的心灵。
十余年间,我有缘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当时学习了《弟子规》,将近不惑之年的我,才知道孝悌是做人的根本,才知道父母塬来是自己的恩田。
当时自己惭愧后悔不已,父母在世时,我并不知孝敬这堂上两尊佛,不懂得在恩田里种福、修福,有时明里暗里还做了许多不孝折福之举。
回顾自己前半生,颇多坎途与失意,现在才懂得,这都是不孝导致福薄的果报。等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父母却已撒手而去。
子女的醒悟与父母的寿缘,常常不在一个步调。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真是歌者唱的「多么痛的领悟」!
如今逢年过节,每每忆及父母在世时,站在阳台翘首企盼待儿归的情景,自己就心酸不已。看见别人家的父母依然健康长寿,而做子女的毕恭毕敬礼请父母端坐堂上,儿孙们俯首叩头,感恩礼拜,自己就羡慕不已!
唐朝善导大师云:「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要知道,父母与佛陀,那可是世出世间的大福田。而经典记载,佛陀不能消受的一钵饭,只有父母才消受得起。
佛住世时,因天下饥荒,曾经叁天空钵不得食,有比丘不忍,变卖叁衣换得一饭供佛。佛对比丘说:「叁衣是叁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其尊贵、极其恩重,你今变卖而得此饭,我领你好心,但不能消受。」
比丘怪而问佛:「佛是叁界福田、圣中之极,您不能消受,谁能消受呢?」佛说:「你母可健在?可拿去供养你母亲。」
比丘说:「佛尚且不消受,我父母又岂能消受呢?」
佛说:「可以消受。父母生你身,于你有大重恩,可以得消。」
佛又问比丘父母信佛否?比丘答不信。佛说:「你以此饭送他们,他们定当心生欢喜,此后定会发信心,但你先教受叁皈依,方能消受此食。」
《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也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我们以诚敬之心供养父母一钵饭,尚且胜于供佛,更何况能以礼佛之心叩拜父母、感恩父母,功德自然不可思议。
前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相约去厦门看望在那裡创业的侄儿,人生中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在酒店吃年夜饭时,趁着觥筹交错间漾溢的浓浓亲情,我突然提出要给大姐磕头。
我的提议把大姐吓了一跳,大姐说她受不起。我赶紧给她解释:从小到大,逢年过节,我没给父母磕过一次头,没感谢过二老养育之恩;现在想给父母磕头,二老却不在世,而长兄如父、长姐如母,在座唯您最尊,您就代母受我一拜,满我心愿吧。
听我这么解释,大姐颇为动容,我礼请她及姐夫移坐一旁,以礼拜父母的礼节对他们叁跪九叩。当我準备叩头时,一旁的侄儿侄女以及我的女儿,也赶紧过来跪在我后头陪拜。
当我们叩下头时,大姐的眼泪流了下来。
她说她也没给父母磕过头,做为子女,她也很惭愧。那天的年夜饭,我们在追思父母恩德、共话手足情谊中度过,虽然人在异乡,但因有亲情的维繫,年的味道依然萦绕在心裡。今天,随着传统文化的復兴,一些古礼也得以倡导。而礼的本质,正如《曲礼》云:「毋不敬。」礼是诚敬之心由内而外的表达,亦即是「诚于中,形于外」。
诚敬是成就世出世间一切道业学问的根本。逢年过节,礼拜父母长辈,祭祀列祖列宗,并非他们需要儿女子孙做个孝顺的样子给别人看,而是我们需要藉由这样的礼节,来开启自己本有的性德。当一个人诚敬之心被启发,就为自己扎下了幸福人生的根基。
今天,和许多年轻的同龄人一样,我的侄儿仍在异乡打拼,为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而努力。逢年过节,他回老家与父母团聚、上坟祭祖的时间愈来愈少。
我不知道,前年在厦门过年,侄儿陪跪礼拜尊长这一幕,对他的人生有多少影响,但我相信,一歷眼根,永为道种,假以时日,他会明白「福田心耕」,种好父母祖先这块恩田,才会结出纍纍硕果。
孝悌传家久,忠贞报国长。新春佳节,祝愿天下家庭,一门和顺,幸福安康;祝愿巍巍华夏,礼义兴邦,国富民强!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