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发布时间:2024-11-05 01:52:38作者:心经入门网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以香、灯、花、果供养三宝,或早午斋前合掌供养三宝,乃至对众生行;财供养(财布施)、;法供养(法布施),;供养几乎可以说是学佛人每天的固定;行程了。

一、供养即是修福

或问:;学佛人好好念佛修行就好,何必广修供养?道源老法师针对这个疑惑,曾如是回答:;须知一切行门皆由福报所摄持,设若没有福报,不但找不着一座清净的念佛堂,甚至于连衣食都不能具足,如何能以安心办道呢?三宝是最大的‘福田’,广修供养可得最大的福报,所以应当念佛与供养合一。学佛讲求福慧双修,只修慧而不修福,菩提路上的障碍与枝节必多,若欲道业兴隆,修福必不可偏废,而供养三宝可得最大福报。

正因供养三宝对学佛人如此重要,所以《菩萨戒本经》的第一条就列有;不供养三宝戒。会性老法师对于此戒曾有所解:;‘不供养三宝戒’是通于在家、出家;不论出家、在家人都要供养三宝,而在家人更要时刻不忘三宝,这是学佛的根本,非常重要。又说:;平常得到新鲜、或新出产的谷类、水果、瓜类、蔬菜等好吃的食物,一定要先奉献供养三宝后,自己才食用,乃表示自己的诚意,以至诚恭敬心供养,即表示念念不忘三宝。于有佛堂处,先供养礼拜后再食用,若在外不便亦应默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作如是观后才食用,若不如此做,则得‘失意罪’。由此可知,供养三宝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自己;时刻不忘三宝,而这样的正念与诚心,正可感召福报。

关于供佛,雪公也认为;心诚最重要,老人家说:;礼佛供养在于心诚,诚则苹蘩蕴藻之菜,潢污行潦之水,佛天皆享。不诚,钟鼎玉帛,珍错醍醐,佛亦不享。儒家尚且‘祭如在’。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如在者,即心念也。佛菩萨是彻悟并开启自性清净心的圣者,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原不需吾人供养,吾人之所以主动供养,乃在于对世出世间大智慧、大觉悟者的一片恭敬与诚心,而由这颗至诚之心出发,即能获致无量福报。

二、供养三福田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说:;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何谓;三福田?即;功德福田(指佛、法、僧三宝)、;报恩福田(指父母、师长)、;贫穷福田(指贫穷困苦之人)。佛弟子能常供养这;三福田,便能于无量世中获得大利益。

特别强调;供养父母。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若能恭敬供养,非但能报答其恩,且能自然获福,故名;报恩福田。雪公曾说:;佛在世时,供养三宝当然功德很大,佛不在世,家里父母就是二尊佛,因众生皆是过去眷属,未来诸佛,皆有成佛的资格,对眼前的父母都不管了,还管什么。由此可知,若欲广修供养,应先从供养父母做起。雪公还曾告诫学子:;你们要先孝养父母,趁着父母健在赶紧尽孝,别说大话要爱国爱社会。往生三福,孝为第一,瞒心昧己贪取不义之财供养父母也是不孝,菽水承欢,站住人格,可以扬名声显父母,如果你做得不好,别人就在后面骂你‘三字经’。

可见,不论世间法或出世法,孝养父母都是做人的最基本之处,而论供养,当然也应以供养父母为先。

《佛说末罗王经》上说:;从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若有人从平地堆积珍贵财宝,高度到达第二十八层天,并全数布施给需要的人,他所获得的福报还不如恭敬供养父母的人。在这亲情浇薄、伦常败坏的年代,圣言的开示值得吾人再三玩味。

三、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前文所说的;供养,都偏于外在,其实,论到供养的真正内涵,佛典有另一番诠解。《大般若经》云:;诸欲供养佛世尊者,当修三法:一者发菩提心,二者护持正法,三者如教修行。若能修学此三法者,乃得名为真供养佛。真正的供养佛,不在供品的丰盛与昂贵,而在于是否能谨遵佛的教诲,如法修行,续佛慧命。《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何以故?曰:;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因为十方诸佛都是依照佛法修行而成佛,所以对于佛法都相当恭敬、尊重,众生若也能依法起修、断惑证真,对于十方诸佛而言,就是最真实的供养。

时代的演变,已促使许多学佛人重于形式而偏废实修,衍生的乱象,便是着重排场而置了生脱死于度外。表面上,佛门看似一片荣景,实质上,依教修行者已居于相对少数。面对;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法,吾人是甘于做个挂名的佛教徒,或是老老实实谨遵佛敕,真修一回呢?这是在论及;最真实的供养之外,值得吾人警惕、省思的课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