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宏圆法师: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发布时间:2024-11-20 01:51:06作者:心经入门网
宏圆法师: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万物,而不被外物支配,这听上去似乎不难,但其实想想又是另一回事,当你抛下自我,一味去追求物质时,已经为物所使。我们的确应该常常提醒自己,万物皆为我用,但非我所属。

虽然荀子也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说君子的资质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高于一般人使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利用己有的条件),但其实更重要的,也更难做到的是“非我所属”的心态。司马光的“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君子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所牵制)更是道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

我们总是习惯于去得到,去拥有,亲情,友情、爱情、金钱、荣誉等。我们一生都沉醉在这些事物上面,为此付出我们一生的时光,对于自己,我们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想尽办法对自己好;对于亲人,我们用心付出,也要求他们必须全心全意的爱我们;爱情是自私的,对方只能属于自己,绝对不可以背叛,我们要独占对方的感情和人生;金钱是生存的基本保障,可是除了生存,金钱还能满足我们更多的欲望,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巨大动力;荣誉、社会、地位能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我们付出代价,费尽心机与别人一争高下,对于这些想要的东西,我们不愿意放手,无法放手,主要是我们没有看懂人生,不知道人生为何物,不了解他的真相。

其实人生在天地之间,转瞬来去,就像是偶然登台,匆促下台的匆匆过客。名利,物质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面前也仍是无力的,难道我们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含笑地跟着死亡而去吗?那是不可能的,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那么我们又何必执迷于这些必然要失去的东西呢?握紧的手,是抓不住任何东西的,只有欣然放手,我们才能静下心来读懂这短暂的人生。

东晋诗人陶渊明讲: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虽然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但是明白了万物非我所属,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抛弃这个世界,要抛弃的是对一切的执着。

日本又一位以智慧著称的禅师名叫“一休”。有一次,他的朋友问他:禅师,你为什么要取这么怪的法号呢?

一休禅师反问他:一休万事休,你说又什么不好呢?

朋友听了,连连称赞:好,你这个法号可以涵盖一切事。

一休又说:那也不一定,或许二休好。

朋友莫名其妙:这我就迷糊了,你不是说一休好,怎么又说二休好呢?

一休禅师解释说:人生生死二事,活着时烦恼,死的时候痛苦,两者一起休,你看该多好。

对呀,还是二休好,朋友附和说。

不过还是三休好。

三休怎么又比二休好呢?朋友追问。

一休说:你想想看,妻子太厉害要休妻,当官怕上司要休官,做人怕争斗要休争,三者一起休,多痛快!

朋友点点头:没错,还是三休好。

一休禅师又换了个说法:不一定,还是四休好,酒、色、财、气一起休,那才无忧无虑呢。

朋友抓抓头皮,觉得有些道理。

一休又说:人的五脏都要补养,不能少一样,不如五脏一起休,所以又是五休好。

这位朋友恍然大悟,一休禅师是在借他的法号兜圈子,点一休禅:千休万休,归结到底还是“一休”的法号好,把人生的万千杂念一休了之。这样人生才能真正的解脱重负。

常听人说:我忙的连坐下来看星星的闲情都没有了,日子过的好似一把拉开的弓箭,绷得人无法承受,于是我们身边又人出现了“亚健康”,甚至患上了焦虑症。其实,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烦恼都与自己的观念有关系,俗话说:病看透才能治好,事看透才能办好,人生只有心静才能活好。明白了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才能生活得悠闲从容,快乐而充实。

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

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

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

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

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

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

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

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

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宁静来自内心,千万不要向外去追求,越追求,苦恼就越多,放下过去的烦恼,也不担忧未来,更不执着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宁静,只有内心安静祥和,才不会被外物所左右,心如莲花,人生才能一路芬芳。

宏圆法师弘法网络直播间,每周三、周六晚上8点至9点为大家释疑解惑,共同探求宇宙人生真谛,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敬请大家届时关注,和宏圆法师共同畅谈人生,感悟佛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