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法忍:怎样对自然界行忍,也分五点作说明。自然界能促使我们生起嗔心的,如风、霜、雨、雪、冰、雹、奇冷、奇热等皆是。虽有五种方法行忍,但都基于观苦而来,以忍苦为工夫,这是很要紧的。我们试看:生活在安定舒适的环境中的人们,性情总比较平和些,感情不容易冲动,因而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和平之气;可是在苦难的时代,那就大大不同了,由于环境的不安定,生活不如意,平时性情本来很温和的,到了这时也就突变了,动不动因了些微小事而大闹其情绪,于是人世间就充满乖戾之气!其实,闹情绪有什么用呢?能解决问题吗?
最理想的办法,无过于对干现实环境的改善,没有发生的痛苦,设法使之不生;已经发生的苦痛,咬紧牙关忍受,不然,那将在原有的苦上,由于妄自分别,更增一层心苦,岂不自寻烦恼吗?所以对于到来的苦痛予以安然忍受,实为切要!现将五种行忍的方法,简单地说明如下:(一)平日我们就这样平常地生活下去,很难发觉苦的,不知苦,必将满意地耽著现实的境遇,不知上进解脱,亦无宗教的需求,只糊里糊涂地过日子,空过一生而已。如自然界常常有些苦痛袭击你,使你自觉到这世间不美满的地方,那你追求解脱之心就将油然而生了。这么说来,苦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对它生嗔?如是思惟,苦不仅不是可厌的,而且是极大功德。
(二)一个人在安乐的环境中住久了,身心轻快,事事如意,不知人世间有何苦痛,则骄慢心就易滋生起来。如今若为自然界的种种苦痛之所包围,使其切实地体念到生命是危脆的,世间是苦难的,有什么值得我的自恃?更有什么可以骄傲的?真的,多受磨难的人们,只自觉其苦恼,绝对不会妄自尊大的,以为自己如何了不起。可见苦能折服人们自骄自慢的高狂心!
(三)上面说过,苦痛的袭来不是无因的,自然界之所以加苦于我,必有它的原因在。探求苦的来因,不是现生创造的,就是宿世的累积,现当对它生起极大的惭愧,哪可能生起嗔怒的心理?惭愧是道德的意向,是促进道德的动力,是生命界的一大功德;而苦为惭愧的增上缘,对苦生嗔,岂不就是对惭愧动怒?对惭愧动怒,岂不就是嗔恨功德?一个人连功德都嗔恨,那还有什么可说?
(四)为人就怕不知苦,如知大自然界到处充满苦痛,必然就要设法避免,而另求所谓安乐之道。但说起安乐,也并不是苟得的,欲得快乐之果,必须广行善因,由是促进我们生命的向上,提高我们的人格,增进我们的道德;如是之苦,成为我们行善动因,哪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厌弃它?所以外在的苦痛来袭,要知善于利用它,使它有利于自己。不可妄为咒诅它,增加自己的苦痛!
(五)当自然界给予我们苦痛时,你不仅要想到苦痛的前因后果,更要想到许许多多的人还在受着苦痛的煎熬、刺激而大动嗔心,不知如何从苦痛中自拔,由是激发起自己的大悲心,发心要去救度他们。这样,自然界所给予我们的痛苦,不就是成就了我们度生的功德了吗?试想想看:从自苦推究到他苦,并进而要求拔除他苦,苦有什么负于我们,我们要对它生嗔火?不能忍苦而动怒,无异是自找苦吃!
生存在这世间,所有的苦痛都是从人世间与自然界来的,我们如能依照上面所说应付人际和自然的方法去观察,必能使你不起嗔心而达到忍辱的目的。嗔恨不管对人对物,都是由于缺乏慈悲心,假定有了慈悲心,不论是什么样的众生侮辱或自然界的刺激,都将无法引发嗔心。佛教的古德曾经这样说: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骂老拙,老拙都说好!”
一个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还有什么嗔恨勃发?但这不是都要人做奴隶,也不是吐面自干的作风,更不是打了右脸送上左脸,而是出发于悲心。《解深密经》说:“我人行忍,特别是菩萨行忍,不是由于他人势力的强大,自己敌不过他,恐怕他,怖畏他才行忍辱的,也不是由于自己有染爱心,贪图他人什么,希求他人什么,他人给予我的凌辱我才忍辱的,而实在是为了利益有情,见到众生本性是苦,不忍在本性是苦的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这才实行忍辱的。”把忍辱当作懦弱的表示,那是绝大的错误!
现在的世界到处是争斗,争斗的本源在嗔恚,吾人如不能克制嗔恚,世界的战乱将无宁日,想到这里,真是不寒而栗!我们当然希望每个人都能控制自己,不要让嗔毒无限制地蔓延开去,但我尤望我们学佛者,先从本身做起,以给苦痛的众生做做榜样! (完)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