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中的教外别传与藉教悟
禅宗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把“教外别传”理解为是佛教以外另有一个传承,那就错了。这里的“教”,我们应当理解为“言教...
《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心经》,请大家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佛陀以大智...
一切法都处在变化之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树春”。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既不要太绝望,也不要太理想。一切法都无常态,一切法都处在变化之中...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因为执著,胡思乱想,人为地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墙壁”、很多障碍。“空”就是要突破,就是要超越,就是要发展。如果不“空”,&ldq...
中国禅宗的起源
少年时代的净慧长老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所提倡的禅。禅宗的禅与六波罗蜜的禅是同一个事物,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它与四禅八定的禅可...
人生三大根本缺陷 唯有学佛才
净慧长老开示,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 ...
要想成为大善知识必须具备八种
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善、无法不识。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佛说,善知识有二种:一是善知识,二是大善知识。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
观音菩萨不成就人的贪念
净慧法师:观音菩萨不成就人的贪念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问...
觉悟人生 奉献人生
下午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个老题目:“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两句话从释迦牟尼佛成道的那一天开始就讲这个内容,所有古圣先贤讲说的道理也不外乎这两句话。所谓的觉悟...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