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四弘誓愿讲记

发布时间:2022-10-07 17:06:59作者:心经入门网

  四弘誓愿讲记

  圣严法师著

  目录

  编者序

  前言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附录 - 四弘誓愿

  编者序

  【随身经典】系列丛书是法鼓文化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别的一项献礼,内容收录了圣严法师针对经典、历代祖师文钞语录等的讲说著述,书中并附有经典原文,以利读者参阅持诵。轻薄短小的口袋书采小开本型式,将一般人认为厚重、难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随身伴侣。

  近十年来,在东西方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观念、禅修的方法,已经普遍为全球人士所认同,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说,佛学将会是下一个世纪的显学。面对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经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与读书计画。但是经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难保不会失了方向,徒劳而无功;而且如果只读经而不解其义,解其义又不能如说修证,则不免沦为「说食数宝」,与消解烦恼、净化心灵终究是了不相干。圣严法师便说过,他「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师也指出:「『解义』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由于圣严法师特别重视观念与实践,所以「义理透彻」、「善巧实用」便成了法师解经的两大特色;尤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经文本意与内在精神,并常以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众如何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读后总让人有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之感。

  【随身经典】系列所收录的文稿,都曾经在《法鼓》、《人生》杂志连载过,部分则曾经出版过一般通行开本。内容形式有的是依传统的讲经方式,逐字、逐句解释,读者得以循序渐进地深入;有的则是从经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录下来,浓缩成几个主题单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让读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经文的重点。

  以主题单元来讲解一部经,这应该是圣严法师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师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红尘——维摩经六讲》一书的〈自序〉中,法师便特别说明,这样做「是为了因应现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这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或许有着所谓世纪末的焦虑与不安,但却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谨以【随身经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宝的加护;更祈愿所有一切众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与智慧,共同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

  法鼓文化编辑部谨识

  前言

  在禅七或在日常课诵中,都会唱诵四弘誓愿。我在授三皈依时,也会教人念它。因为四弘誓愿是初发心菩萨的必要条件。发心成佛,得经过菩萨的阶段,发菩萨心,即是发菩萨愿,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行菩萨道的愿心。

  愿有通愿和别愿,一切诸佛都须发的愿,是通愿,即四弘誓愿。四弘誓愿的出典,主要出自《菩萨璎珞本业经》,教导一切学佛的人,要发心成为菩萨。如果不先成为菩萨,要成佛是不可能的,这是大乘佛教的特色。

  四弘誓愿,是四个成佛的基本条件,学佛,必定要度众生、断烦恼、学法门。前三句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其中任何一句圆满,则四句皆圆满。

  众生无边誓愿度

  「度」是通过的意思,从这边到那边,其中间的过程已完成者,称为「度」;过程未完成,是正在「度」,度的形态有不同的层次。有人资金不足,每天为赶银行的三点半,向朋友告急,以度难关,有人赶办急事,向人借贷凑足车资以应急,这也是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感觉时间如迅雷般一晃即过,或感觉日子难撑难挨,或在医师回春妙手下始恢复健康、舒适的日子,或迷迷糊糊的日子,都是在「度」日;从这一行业换那一行业,从这一层次到那一层次,也是度。「度」的根本意义是超越苦海,故称「超度」。

  一、修学佛法广度有缘

  「众生无边誓愿度」的众生,包括一切有情众生。佛法的出现,世尊的教化,是为度人,也度饿鬼、度天神、度畜生。而一切众生之中,唯人类是修学佛法的根器,一切有情皆入人道,才能修成佛道,所以,佛法是为人而设,人修持佛法以后,以佛法的救济,利益其他的众生。

  但是听佛法知佛理的人,未必即能得度。譬如高压电线上的白瓷绝缘体,最靠近高压电,但是不导电。不得度者即是无缘人,如绝缘体与电不相通。有人常说:「我和你有缘」,这种缘是见面之缘,认识了,但不发生强烈的感应;又像白布浸染料,一染即着,是有缘,如果染上又褪色了,是缘不深。

  佛度的是有缘人,了解佛法且实际修持,是发自内心需要佛法,追求佛法如饥如渴、如久旱望云霓、如黑暗盼光明、如幼儿忆母亲一般,有强烈的信心去追求,像海绵遇水一般,才是真正有缘,反之,则无缘。

  要度的,既是有缘人,有缘人中,最难度的,莫过于自己的亲眷、师长。不易度时,也不要轻言放弃,须从人最渴望的关怀、爱护、同情、尊重等着手。《维摩经.佛道品》中有句话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要想使对方成为佛教徒,修行佛法而开悟解脱,得先由满足其欲望开始,从爱语出发,用鼓励、慰勉或赞叹的话,使他高兴、舒服;在精神上,给予爱,在物质上,给予方便,渐渐地,他便会对你有安全感而信赖你。

  对于刚开始学佛的人,多从物质的嘉惠开始,在佛经里就有许多这类的故事。释迦牟尼佛成佛前,修行菩萨道时,多生累劫的事迹,集合成的《本生经》中,便有一个例子:曾经,某地发生了大饥荒,释迦牟尼佛化身为一座肉山,有个人正在山里找食物,无意间,试尝地面,发现是可以吃的东西,奔下山告诉村人,召集许多饥饿的人来,使当地许多人免于饿死,度过难关。这些吃过肉山的人便与释迦牟尼佛结了缘,他们先后也成为佛的弟子。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有一真言宗的信徒,经营一家有数万员工的大公司,他信佛拜佛,不但在公司供佛像,也经常举办与佛教有关的演讲,但并不要求员工也要信佛,因此,深得人心,员工都以与社长有相同的宗教信仰为荣。这位社长的经营观念是:公司的财产、利益是属于每位员工,不完全是他个人所有,每位员工都是股东;因此,他能给予许多人充分的物质,也在精神方面提供许多利益。

  也许有人会认为万一自己已尽力去做,仍然得不到对方的信任,不肯信佛,不肯皈依三宝,岂非白费。须知,我们这一生的时间,只是有限的一小段,生命是从过去生到今生乃至未来生,源远流长的,问题的症结,不是短时间便可解决。

  常言道:「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有恩怨不成眷属。有大福报的人,是从过去无量世以来修成的,所以有所谓神仙眷属、孝子贤孙,否则一般人要常保称心如意并不容易。因此,对于不愿信佛学法的亲人朋友,即使付出一生的时间和耐心给予照顾、关心,也是修福。渐渐地,到他虽未完全接纳,但也不再排斥的时候,便已种了度化他的因了。

  有弟子问我:「师父,福报和人的心量有没有关系?」

  我回答他:「有大关系,福报是从心量开始,心量大,福报大。所谓心量大,就是自己拥有的东西,拿得出来,舍得分给他人。」

  我又讲了一个譬喻,如牛踩泥地,足迹凹陷处,滞雨水有限,如果挖一脸盆大的洞,蓄的雨水较多,再挖成池塘,存水更多;挖得越大,乃至成湖,湖通江,江出海,四海皆通,水则不虞用尽。这个例子说明帮助人越多,付出越多时,会觉得永远不够,自己的能力需要更强,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所以更需要修持佛法以度有缘的人。

  修行佛法,如果是个人自修,只要就一个法门努力修持即可,便是一门深入。可是,要度众生,就不是这样,不同的众生,得用不同的方法以适应他们。因此,越多的众生,需要的佛法便越多。

  自修的人,如果自觉满足,很少有再求上进的心。唯有和其他人接触,面对各种不同程度、不同身分的人时,便会发觉自己修行的工夫不够、深度不够、福报不够、智慧不够;因此,渴望再努力吸收佛法,像一块小海绵变成大海绵,甚至像一个无限大的海绵一般,可能吸尽所有海水,学尽一切佛法,有这样的体验,便是和佛法有缘的有缘人。这种缘,不是一条垂直线,是纵横交错的、四面八方的缘,因此,度的众生也多。

  所以,菩萨经过无量劫,仍在度有缘众生。初地以上的菩萨,遍一切处,众生有少许缘,便立即与其感应;我曾说过,学佛的人要花时间训练自己像磁铁一样,吸引众生都成有缘人,再接触、熏陶他,自然而然对方便会接纳佛法。

  二、借光又发光,普照一切

  有人曾问我说:「一个人的体力、智慧力、财力,都是有限的,而众生无边,怎么可能度尽呢?」这不用担心,从初发心到成佛,称为三祇百劫,度众生是在这段时间,并非在短短一生中就要度尽众生。自己力量有限,度有限的众生,力量越大,度的众生越多、范围越广。因此,为广度众生,便需要修行。譬如电瓶充满电,才能发光,又如太阳能电池借太阳光充电发光;修行,就好象是充电,用佛法充电,既借光又发光。

  不过凡夫度众生有限,八地以上的菩萨,则能于同一时间分身千百亿身,度千百亿人,权巧方便或用物质施予,或以精神救济。

  有人问我:「已经有许多佛成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没有被度呢?」我说,佛法如阳光,太阳升起,普照大地万物,有的直接承受阳光,有的间接吸收热气,即使是长年在海中、地下的生物,也间接因有阳光的存在而生存。

  释迦牟尼佛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以身心帮助众生,以言行教化众生,如阳光一般普照于一切众生。又如食米,经由栽种的人、贩米的人、发明割稻机的人、改良品种的人、制造工具的人、改良肥料的人及延续稻种的人等过程,已有许多人和我们产生关系,不论直接或间接,这种关系一直延续着。

  所以,佛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对于已度、应度、未度的众生,或在物质上,或在精神上,皆已种了得度的因缘,并且已经直接或间接度了一切众生。

  禅的最高目的是「无我」,禅的修行是无上法门,是究竟的上乘法,上乘法必定是菩萨道、佛道。仅为自己的生活饮食温饱而忙碌者,是下等人;仅为自己身心得安乐自在者,是中等人;无相无我者,是上等人。所以未发度众生愿,仅为自己出离苦难才修行,至多是中等人,只能成为阿罗汉,不能成为菩萨、佛。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的最后一生,就是因为看到众生有生老病死苦及各种灾难,为了解救在苦难中的众生,所以舍身发愿出家修行,寻求方法救济众生,最后究竟成佛。

  我们在还未修行前就要发愿,为家中、工作环境中,乃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处境、利益着想,这种不为自己、舍我的精神,便是度众生的态度。用这种舍我的观念修行禅法,不仅可得到身心安定的利益,也可能得到彻悟的境界。

  因此,发「四弘誓愿」,舍我度众,是学佛者的基本教育,也是修禅者的基本条件。

  烦恼无尽誓愿断

  一般人口头上会说「我有烦恼」,但是对烦恼的意义、种类及烦恼的层次,多半不甚明了。要经过修行,而且是努力修行之后,才会知道烦恼是什么,才知道烦恼的可怕。

  烦恼有向上心的烦恼和向下心的烦恼。普通未修行的人感觉不到向上心的烦恼。通常,我讲述的烦恼,多指向下心的烦恼。

  一、向下心的烦恼

  向下心的烦恼,由内而外分四个层次:

  (一)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人的生命过程中,常会遇到内心的十字路口。例如面对当前的数个好机会,必须作如何抉择的困惑;关键的抉择,往往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在考试方面,也许在婚姻、事业、做学问、交朋友方面,这是对选择上的矛盾。

  也有内心前后念的矛盾。譬如想改变不久前的决定,却又决定不下是否要改变;又譬如既不想出家,对结婚又持保留态度,看到周边亲朋好友各自成家且儿女成群的情景,使之内心产生矛盾。

  内心发生矛盾或冲突,必然是有两个主观的想法存在,而且必是关系到自身的问题。既然不是客观的,在处理事情时,前念和后念,经常是对立的,所以会发生感情和理智的冲突。在我们的一生中,这类问题常会出现。

  (二)身、心的冲突和矛盾

  身和心冲突,其症结在于心;所谓身不由己,当心不能指挥身体时,就会产生烦恼;同样的,当心理有问题而起矛盾时,身体也会有问题。

  但是,心也能克服身体的障碍。例如本来是一纤弱女子,嫁为人妇之后,因种种变故而必须独力撑持家庭、抚育子女,在长年累月中,即使病痛不堪,仍然心系儿女而能咬紧牙根地操持家务,这样坚强的母亲,在现实生活中,也多可见到。

  因此,身、心发生冲突时,必须先调心。人既食五谷,总有身体不适的时候,用心调身,烦恼或病痛便会减少许多。假使放不下自己的身体又放不下心,多会产生怨怼、迁怒的情绪;如此身、心若有冲突,必定是常在苦不堪言的情况中。

  (三)我与人的冲突

  人从出生以后,便和周围的人息息相关。因此很多小孩为争取父母的关怀,便想:只要晚上不盖棉被睡觉,就会生病、感冒,每次生病,父母便会留下来陪他而且对他特别照顾。这是他本身有烦恼,借着负面的行为,吸引父母注意,希望父母给予更多的爱,以满足自己的要求,或展现自己的长处等。长大后这种烦恼,如果没有化解,便很容易导致行为偏差,造成家庭社会的困扰。

  这就是把别人当成对立的对象,建立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四)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和矛盾

  我曾经问一位到台湾来的美国人,台湾的气候如何,他说:「还好,不过,身上粘得难过。」因为台湾的夏季潮湿,若出汗,便觉得身体粘腻不舒爽。我又问一位从台湾到美国的先生,是否习惯纽约的天气,感受如何?他说:「不错,可是,我感觉身上很痒。」因为冬季的纽约天气干燥,以致对还未适应的人会有皮肤过敏的现象。

  这是对陌生的环境有不适应的烦恼。天候太冷或太热,令人难过,气候温和,使人舒适;但是对患有思乡病的人而言,不论如何,旅居异乡总不是滋味。常言道:「甜的是故乡水,圆的是故乡月。」自然环境的变化固然会影响人,但是烦恼多是从内心产生的。

  二、修行佛法过程中的烦恼

  从生死阶段到出离生死,能达成自主生死或不生不死的目标,是需要修行。开始修行,都是在人间,不能脱离人的立场,但是在修行学佛的过程中,会产生另一类烦恼,这就是向上心的烦恼,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一)修人天寿法的烦恼

  这是从未修行的阶段,渐入修行期间,生起的种种疑难。首先,我们要有基本的认识,凡是有心可用,无不是烦恼;既然是在追求着什么,不论追求的是什么,那个追求的心,就是烦恼心。

  诸位来听我演讲,可能希望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或对生活的改善、生命的开展有所作用,或希望听到不曾听过的新观念。这是从人的基本立场,为自己目前的利益而求佛法,求解决问题,企求脱离难关,这种希望解决的心本身,其实也是烦恼。

  有人问我:「皈依很多年了,仍不知要如何修行,该怎么办?」

  我说:「修行是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想的不想,……。」

  他的这个问题是许多人都会有的。如果知道是不应该说的话,但却说了;知道是不应做的事,还是做了;这样的情形,是意志薄弱,更应该修行。而且可以用修行的时间,减少做不应做的事、说不应说的话的机会,譬如诸位来农禅寺,听经闻法、念佛打坐,至少这段时间,不会恶口骂人、不会赌博、不会和人发生冲突而造身、口二业。

  他又问:「不该做的事是不会做,不应该说的话我不会说,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教自己不想不该想的事?」

  另外也有居士问:「心里一面念佛、听佛号,一面又观想着佛的相好、佛的功德,这样,岂不也是散乱心吗?」

  我说:「对,这样的心,不只一用,是二用,甚至三用、四用。手掐念珠数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耳听阿弥陀佛,心想佛的相好,至少四用。但能够促使心念没有时间、空间在声色犬马上打妄想,已算是修行了。」这便是用修行的方法,抑制妄念的心,免造意业。

  不过念佛若只回向妻贤子孝、富贵长寿、健康幸福,虽然是人之常情,但依旧是在修行人天的阶段,尚未产生出离心,基本上就是烦恼执着。

  (二)修小乘出离法的烦恼

  不论大乘、小乘,都讲出离心。没有出离心,对生死的感受不殷切,不易修行成功。很多大修行人发心修行,多从认知生与死开始。

  对生死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亲眷的生离死别,因为亲人间的恩、爱、情、义,都和自己的生命休戚相关,所以更能从亲人的死亡痛苦中,体会生命的无常,警觉死亡必会来临。在还活着的时候,能将死亡与自己并行观察,日常的言行必会和善,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且在光阴有限的事实下,会精进努力修行,上求解脱之道。

  有人认为世间有很多很新鲜的事,尚未经验过,要尝试过了,才甘愿修行。试问,要尝试什么呢?杀、盗、淫、妄、酒?还是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五欲,五欲是苦海,表面上令人感受快乐、舒适,其实越沉缅于享乐中,越是坠向苦海深处。

  另外也有一些人,打了几次佛七、禅七后,便要立刻舍弃家庭、父母、子女,辞掉工作而出家修行。有出离心,并非不好,但是在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未完成的前提下,拋家弃子,将已造的果撇下,一走了之,是一种逃避责任、逃避现实的自私行为,那也算是烦恼。即使是小乘的修行人,欲出离家庭,仍需征得家庭的同意,完成责任义务,不拖累家庭。

  因此,身在苦海,要心思出苦海,少造苦海的业,但不逃避已造成的苦果,这是有心修行的人应有的正常观念。如果发了大菩提心,为了解救众生的疾苦,发心出家,仍是被鼓励的。

  (三)修持大乘法的烦恼

  禅法的修行,自古以来未限定只属于出家人,虽然成功的禅师,绝大多数是出家的大德,但仍有少数的在家居士修行成功。大小乘的基础既是在出离心,如以在家居士身修持,在生活上、心态上,便不能和一般的在家人一样。在家居士修行禅法,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是没有情执的,只有慈悲,不求权利,只尽义务。

  所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莲花庄严清净,象征修菩萨道、行菩萨道的人,能将障碍、折磨视为坚强意志力的训练,将烦恼的阻力,转为助缘,在逆境中,更觉得修行可贵,所以菩萨在世间,但不是世间的烦恼众生。不过在家的修禅者,自处于污泥,很少不被污染,但仍应以莲花自勉,虽很难做到,还是要尽力去做,亦即《诗经.小雅》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出家,既要经过心理的考验,也要突破生理的困扰,更要跨越父母、眷属的情关。出家后能否修行成功,端视自己的福德因缘及善根基础;但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出家本身,就是修行,就是一件大功德。古来至今,许多祖师大德,都是由普通的出家人修行成功的。

  三、以愿心为指标

  不修行,烦恼重重,修行,也有烦恼。向谁学?如何修?用什么方法修?对开始修行的人往往很困扰。

  现代很多人假藉佛法的名义,行外道的修法。刚开始修行,无法判别邪师、明师,如果遇到邪师,修行就有问题,此时端看个人的善根了。因此,如果无法辨别,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最可靠。

  而开始修行,找到老师之后,发觉修行的方法不适用,或方法熟练后,感觉没有进步,或对老师的教导产生怀疑而另寻他处求法等,也会造成很大的困扰,这些都是修行过程中选择方法的烦恼。

  恐惧感,也是修行过程中很大的烦恼,怕鬼、怕着魔是修行时常有的情形。一旦心里有怕着魔、有不进反退的恐惧感,只要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或脑中出现什么幻象,就认为是着魔了。要突破这种心理状态,须修持到入定的阶段,或已亲见自性,或者用正确的无相、无我的观念,恐惧感才会渐渐减少。

  还有一些人,害怕修行未达预期的目标就死了,害怕死了以后,不知下一世能否再来人间修持。这种恐惧心,必须由老师用佛法来化解。

  死并不是没有,但学佛的人要死得其所。中国近世的禅宗有一无上法门,那就是参「念佛的是谁?」这个话头,用得上力,既能赶鬼、驱魔,又能了生死。因为随时心无颠倒,心中只有一个话头或一个公案,有这种工夫,生死便可放心。

  既然心是如此向往修行,此生结束,来生一定会再继续修行。如果还做不到这样的程度,就要发愿,愿除烦恼、愿度众生、愿学法门、愿成佛道,愿心就是指标。

  既然修行过程中,会产生这么多烦恼,禅宗祖师们有一共通的劝告,劝告修行人,不要存有期待、突破、进步、开悟、解脱等的念头,有这种念头,一定是在忧虑、恐惧、怀疑的状态中。如果修行的人,了解这种种烦恼,便能走出烦恼的苦海,超度生死的大海。

  法门无量誓愿学

  信佛亦称学佛,学佛必须以「信」为基础,之后要学习信仰的对象,这对象便是佛法僧三宝,而信仰的目的则是要成佛。凡是神教,仅止于信,信之外没有修学及修行的要求。如果仅信佛而不学佛,便和一般神教无异。

  学佛修行要有门可入,也应从门而入。从进门开始到成佛的方法,即是法门。法门有的是一条路进入后,一层次深入一层次,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也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即无量法门,这无量无数门径,门门都是通往涅槃城;而在这任何一法门中,还有层次深入的不同阶段。

  一、尽未来际皆勤学

  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同时用很多法门,乃是因不同的烦恼,用不同的方法对治,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是因不同根器的众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即「众生无边誓愿度」。

\

  有人会问:「在我们一生中,怎么可能断尽烦恼、度尽众生呢?」我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是:一生之中度不尽众生,一生之中也断不尽烦恼,也不可能在一生之中学完所有的法门,而是要经过无量劫,一生又一生,尽未来际到成佛为止,继续不断的学。

  所以,很多学佛的人,与人鱼雁往返的书信中,会自称「学人」,意即尚在学习的阶段。在小乘佛教中,初果、二果、三果都称学人,是「有学地」;到阿罗汉,所作已办,生死已了,不受后有,从此出三界,称为「无学」。大乘佛教的无学,则要到八地以上,称为「无功用人」;到十地的成佛之际,才称为真实无学无断的无上完人。

  佛在入涅槃之前曾说自己已说之法,如指甲内的灰尘那么少,尚未说的法,如大地上所有的土那么多。即使另外还有如阿难、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阿罗汉有大神通、大智慧者,说法无量无数,尚说不尽;因此,佛法是广大无边的。

  可用语言、文字解说,教导人如何修行,是进入佛门的方便法。方便法可说,但不是真实法,只是假藉语言、文字,解释和引导学佛者到达成佛的目的地。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前曾表示:说法四十九年,未说一法。这里所说的「一法」,是指根本佛法,因为根本佛法,是无法可说的;但如能依照佛陀教示的方便法修行,即可体验那不可言说的根本佛法。例如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我们用手指天上的月,对方即可顺着手指,看到月亮,手指便是方便法。

  二、辨别正法与邪法

  法有正法和邪法,如何辨别正、邪呢?两者间其实是有很明显的区别,凡是以利诱、威胁、恐吓和个人崇拜等控制的手段,促使人信奉者,便是邪法。譬如某神,号称具有神秘的法力,很灵验,可以帮人解决难题,帮人达到希望的目的,信奉他,固然一时间化解了眼前的困难,但是从此以后,也失去自己,虽受他保护,也等于被他控制;或要你起誓,如不按其训示行事,便会采取一些报复手段,使人不堪其扰,这些都是邪法。

  再者,凡是违背因果、不明因缘,一定不是正法。有的宗教说只要信,就能得到什么,其实凭空想得到利益,是和因果相违背的。当然也有可能信了某神之后,藉神的力量,在其羽翼下,暂时受保护,但也不可能永远庇护,因为包庇是违背因果的。

  在佛教也有许愿,但愿心或愿力是指向未来,过去的果报、业力,还是要承受。发善心或善愿,能减轻或改善目前的果报,但是不能完全抵销过去的业。许多大修行者,如密勒日巴尊者、虚云老和尚等,在修行期间仍然承受很大的苦果报。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最后一生,仍有腹痛、背痛、头疼及被提婆达多伤足的果报,佛陀在世时的几位大阿罗汉,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仍有被鹿杖外道击毙的果报,佛陀时代的大修行者尚且如此,则我们祈求不受果报,怎么可能呢?

  三、无漏正法是目标

  正法又分有漏法和无漏法。有漏法是世间善法,持五戒十善,求人天福报。世间善法的标准,第一要有信仰,第二要有责任感,第三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兼具数种身分,既是父母也是儿女,既是丈夫(妻子)也是父(母),既是学生也是老师,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分和立场,也有不同的责任,要尽责也要努力精进,当学则须学,学以致用,这也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但是有漏法是世间法,修人天善法得人天果报,果报享尽,善因便消失。譬如装满水的水缸有了破洞,大洞大漏,小洞小漏,水终将流失。

  无漏,是种福不求福,行善不求报,布施出去的任何财物、智慧、体力,不但不求还报,即使连布施的念头也要没有,此即无相布施。世尊说法,无一法可说,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可度,真正的佛法是无相,无相即是无漏的正法。

  佛教的修行是以有漏的正法为基础,以无漏的正法为目标,用禅的方法达到目标。正确的禅法是无漏正法,是根本法,唯有开悟的人才能体验到无漏正法。对于未开悟的人,禅宗祖师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把烦恼放下,守住正念,吃饭时,心在吃饭;挑水时,心在挑水;睡觉时,不胡思乱想,心也在睡觉;如此常将身心守护住。然后教以参禅的方法,渐渐产生疑团,吃饭不知吃饭,睡觉不知睡觉,再进一步,破了疑团,则达见性的境界,便是无漏正法的实现、体验。

  从修持有漏正法到体验无漏正法时,虽然见相无相,仍要精进,否则是断见顽空的外道。很多人认为既然体验到无相,视一切皆空,何必再从事任何工作呢?这样的观念是很偏颇且危险的;也有人未证得无相法,只是自私、懒惰,不肯工作,这样的行为有如住在黑山鬼窟中,不能见自己本性。

  所谓无相,是心中仍有我、人、事、物,但是心不执着。《心经》云:「无智亦无得」,不认为自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大能力的人,仍然努力不懈度众生而心不牵挂,顺应众生的因缘,做一切自己应做的事。庄子云:「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即使是世间的学问,在有生之年尚无法学尽,何况佛法呢?

  佛道无上誓愿成

  从凡夫到成佛的过程,在时间上,是逐渐的、长远的,福德智慧也是渐渐高深伟大,直到佛的究竟圆满。未成佛之前是行菩萨道,成佛之后,更是全面性的、彻底的行菩萨道。所以说,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之母。可见成佛之后,自然广度众生。

  一、正道是不违背因果

  道有正邪之别。很多人都想修道,认为只要有修就好,并不清楚修的是什么道。如果不是修正道,即使眼前情况很好,终究因为所行之道不正而万劫不复。但是正与不正应如何区分呢?

  在中国大陆曾经有以黄鼠狼或狐狸精为神祇来膜拜的宗教信仰,在台湾也有类似的鬼神教,这种信仰的神祇,有可能寿命很长也修得神通,可以随意变化,拜他、求他、给予丰富的供品,果真可得到好处;但是,冒犯他,便遭祸殃。

  这种民间信仰缺乏正确的因果观念,没有是非善恶之分;而且不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不是用合理的能力解决困难,凭空求他帮忙,求利益、求感应,也许刚开始真的有求必应,得到不少好处,到最后必定得不偿失。这就好象肚子饿,求他赐食物,结果他在你的腿上取块肉来喂你,得的是自己,失的也是自己,这是邪道。

  正道,是不违背因果,如人泛舟海中,舀左边的海水到右边,再舀右边的海水到左边,海水既不多也不少,却因此练就了强壮的臂力。有位居士说,他的太太学佛之后,经常护持三宝,经常慈善布施,虽然捐出了钱,但是在事业上都会再赚回来。既取之于社会,也布施于社会,既利益他人,自己也做了功德。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利益,才是正道。

  二、正道有内外层次

  正道也有很多层次,佛教将佛法分很多等级。中国天台宗有藏、通、别、圆四教;华严宗有小、始、终、顿、圆五教;唯识宗的三时教、三*轮;西藏黄教宗喀巴大师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近代太虚大师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三层次。

  四教、五教是圣教,圣人之前的凡夫要修持人天法,人天法中有外道,有内道——即佛法。佛法教人修持人天善法,是持五戒十善和布施,不造三恶道因。外道如果也修善、做功德,也是人天正道;但是一些外道修持的思想、行为,是荒诞怪异的,例如相信吃草、吃粪可升天,相信杀人可升天,信某神可升天,信某一部外道经典可升天,相信将童男炼成丹、熬成膏吃了,可升天等,无奇不有。

  又例如人人希望长寿,于是民间常有吃脑补脑、吃肝补肝的观念,认为可以滋补身体,殊不知,这样反而造了杀业,不是正道。要求长寿,佛法教人需要多布施,多结众生缘、救济贫穷,先帮助他人长寿,有了这份善心功德,自己才有可能长寿。另外,打坐、念佛、拜佛,心中少点烦恼,也会长寿。

  太虚大师的五乘共法是人天善法,再上面的层次是三乘共法;三乘共法中有离烦恼的小乘,有在人间度众生的大乘。小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修得阿罗汉果,就不再到人间来;从大乘的立场来看小乘的解脱,有如喝醉酒,陶醉在三昧酒中,是在灭受想定中,没有身、心,不受任何干扰,但仍不究竟。

  菩萨一方面像阿罗汉,能不受贪瞋痴困扰,但另一方面却深入三界的众生群中,以佛法度脱众生,在诸苦之中不受苦。

  菩萨有二乘解脱的功德及度众生的功德,也就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这是三乘共法的菩萨成佛的条件。从初地到七地菩萨,仍要修习三乘共法,八地以上即是大乘不共法。不共者,既非凡夫境界,也不是小乘境界。所以说「佛道无上」,其他的人天道、小乘道、菩萨道,都是有限、有上。

  但是,在凡夫地的修行中,分辨何为成佛的正道,才是最重要的课题。(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十四日讲于农禅寺)

  附录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