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觉遇事不顺,或无端受情绪控制而“火冒三丈”时,一念嗔恨起,不仅会消耗我们的善念福报,而且这种不理智的愤怒之态,还会让旁观者对我们的情商和修养产生很大的疑问。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强势的争辩,或愤怒的争吵,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问题,或是得到我们想要争取的结果。其实不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愤愤不平,不仅给自己的情商打了折扣,还会使我们的包容心缩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可言。当然,如果使我们恼怒的起因,需要我们据理力争,那么,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见得非要依靠启动嗔恨心来解决问题。心平气和的有理说理,往往会使我们争辩的对象,因为我们的有理和善而转变态度,使问题更顺利地得到了解决。
我们的内心因为缺少弹性,才会遇事起嗔恨心进而产生愤怒之态,这种缺少弹性度的内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一个人是否有包容的心,也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善和智慧的标准之一。现今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自私自利心的表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发生口舌之争,从而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冲突和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靠生气、发怒去释放情绪,除了让我们的理智丧失到极点之外,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所以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然而,包容的内心,却是一种软实力。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