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不知持有事理,理复浅深。】
这个持名,《弥陀经》讲「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执持名号有事持、理持。《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说,无论是事持是理持,念到见思烦恼断了,都叫做事一心。由此可知,事持跟理持是方法上的不同,效果是一样的。念到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就叫做理一心不乱。
什么叫做事持?什么叫做理持?理持是真正通达实相了,像《观经》所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这一句佛号与般若空慧相应,这个念法叫做理持。理持就能得理一心吗?不见得。绝对不是说事持就得事一心不乱,理持就得理一心不乱,这个地方不能误会。一心不乱完全是持名功夫浅深的问题。念这句佛号即使与空慧相应,有的时候他还得不到一心。如果自己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还有分别执著,就没有得一心;不但没有得一心,连功夫成片都没有得到。换句话说,这样念佛是无法往生的,真正要往生,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
是非人我、分别执著、贪瞋痴慢确实没有断;虽没有断掉,这句佛号起作用,能把烦恼压住,妄想才一起来,马上就换成佛号,二六时中只有佛号,没有妄想,这叫功夫成片。一面念佛一面还在打妄想,这不行,这是很大的忌讳,「喊破喉咙也枉然」,你大声的在念佛,在喊,心里打妄想,这个不行。一定要念到佛号能伏住妄想,这叫做功夫成片。你不念佛号的时候,妄想又起来了,念佛的时候,佛号能把妄想压住,这个才管用,功夫才得力。不管是事持还是理持,要念到这样,功夫才得力。
在平常,我们从早到晚待人接物,念佛功夫从哪里做?
从起心动念上做。这个念头才起来,不管它是善是恶,不管它是正是邪,一律都换成阿弥陀佛。换句话说,不起心动念则已,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只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除了阿弥陀佛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都不攀缘,一切都放下。你真正能这样做,最多三年的时间功夫就成熟,就有把握取得西方净土;也就是说,三年当中决定可以达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功夫成片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就预知时至,生死自在;没有到一心不乱。我见过不少预知时至,无疾往生的,这些人的境界都是功夫成片里面上品的,他没得一心,就可以做到生死自在,这个实在是大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六集) 1984/12
【义寂云,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慈等十念。】
这个『十念』就是前面我们念的弥勒菩萨的十念,我们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跟诸位报告过了。至心一念,这一念决定具足弥勒菩萨所讲的十念。你要说为什么?因为至心是真心,真心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时间虽然短,但是这短时间所用的心是真心。像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一天九次这个十念法,时间虽然只要一分钟,你一天才修九分钟,但这九分钟是真心,九分钟的时间是至心,念念相续,这是很大的功德。念久了,自然功夫会成片,功夫成片,你二十四小时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用真心,都用真心就成片了。现在一天九次,不成片。成片不是讲我念佛二十四小时,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断,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不叫成片。这叫成片的话,古人为什么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个话行不通。成片是心成片,不是佛号不间断,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把真诚心念出来,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对待什么人一片真诚,这叫功夫成片。
要知道,一片真诚这不是凡夫,是佛菩萨,佛菩萨是真诚心对待一切众生。我们的真诚心也念出来,可见得跟佛菩萨就靠近了。别人用虚情假意对我,没有关系,要晓得,他继续搞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觉悟了,我们要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干这个事情。所以决定不要管人,人家用什么心对待我,都好、都不介意,《金刚经》上讲的,「大而化之,若无其事」,这个要紧。我们这一生才有救,这一生才不至於像过去生中一样又搞错了。由此可知,『一一念中,自然具足此慈等十念』,「等」是无量无边。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七十四集) 1996/4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