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佛经亦须辨其真伪”,就是佛经上也有真的也有伪的。“即属正经,亦不得先取应赴道场经忏习学。若智力有余,为欲知内外教深浅者,则可翻阅中西宗教、子史、哲学等书”,那个意思,我就是拿了一篇正法的经书,因为我不懂,我也可以先到寺院请教师父给讲解,或者查阅有关讲解这部经书的资料,那也是可以的。也不能说一拿过来以后,你马上你就开口讲经法了,自己还搞不懂呢。就这个意思。“然亦但可涉躐,不得生习学想”。就是说,我们查的那些东西,包括世间的书籍,能来证明的那些东西,我们就是说当资料来查,但不能当经书去看。比方说,我为了学哪部经书,牵扯了一个名词,这个名词只能是在世间的书上涉猎的面比较广一些。我们为了搞明白这个道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查阅世间的一些东西,来提高我们的认识,但不是以世间的哪本书作为皈依处。就这个含义。
“若佛经早已洞彻,发心广度众生,欲逗众生机缘,非明了彼书不可者,斯亦稍可涉躐群书”。假如说你对佛经颇有研究,佛教的原理也非常圆融了,你想救度一切众生。因为众生根基非常不统一,也有学气功的,也有学看风水的,也有学算卦的,也有学相面的,还有学写诗的,谱曲的,等等,等等。假如你为了度这些人,你在了解佛教经典的前提之下,你可以看一下他们看的那种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涉猎一下,涉猎一下目的是什么意思呢?当你遇到这种根基的众生的时候,你用他们的知识,再用佛理来给他辩驳,来引导他。这个能正确理解吗?
为了救度众生,为了应付很多佛弟子不同的根基,我们可以在修学佛法的基础上,涉猎一些其他书,但是目的不是在修学,而是在了解,在度众生的时候,作为一种方便去用。“然判断是非曲直,则须以佛经为标准”。判断是非曲直,以佛经为标准。它是有标准的。比如说,小乘佛法的三法印,再就是缘起性空的佛理,再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的这种法理,再就是轮回、三世因果,就是因缘果报通三世的这种原理,这个呢,就是佛教的一些东西。
“其未成年之幼童,不能不知国民之普通学者,不在此例”。什么意思?你比方说,家里有学生,家里有上学的,上学他就学a、o、e,他就学A、B、C,他就学1+1=2,那个你不能阻挡他,他就在学文化嘛,在学知识嘛。对吧?家里有个大学生,上的什么学呢?上的中医药大学,他就是研究中药,一翻开,哦,车前子,黄连上清丸,你不能不让他学,你不让他学,他就学不到知识了,不能为国家服务了,是吧?不能为众生服务了。那是另外一说。这里你限于我们的皈依处,就是我们以什么为修行的指导,这个含义。这是读书的一个要求。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净土法要》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