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人生犹如一场战斗。不管是为了高尚的目的,还是最平凡的生存,在这场战斗中,理想是飘扬在前方的旌旗。然而,有多少人的理想旗帜能够飘扬到最后?大部分的人都难以逃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命运。可是,也有人在生命之旅的惊涛骇浪中再三、再四乃至更多次地树起理想的风帆,坚守最初的航向,在九死一生中成功登陆,将胜利的旗帜插在了自由的生命领地。
这种生命的自由、理想的胜利,不是靠一时的勇气和热情,更不是靠投机和运气,而是来源于信仰与愿力,并有赖于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愿力决定着人生的格局和始终,智慧决定着人生的品质和成败,而信仰赋予人生以方向——贯穿这一切的,则是永不放弃的坚持和精进。错误的坚持是一种盲目和执著,正确的坚持却是一种自觉与美德。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在东渡日本前已是闻名全国的律学大师,同时还广做各种利生事业,如建寺、造像,供养十方僧众,缝袈裟3千领送五台山僧,抄写《一切经》3部,各一万一千卷,设无遮大会,救济贫病等,前后度人授戒超过4万余人。
公元742年,当日本留学僧来到扬州礼请鉴真大师去日本授戒弘法时,他已经是55岁的一代大德,却能放下一切,远赴海外,让自己的生命从零开始,这是怎样的境界?面对东渡日本的艰难使命,一开始大师的弟子们担心;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而鉴真大师则发出;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唐大和上东征传》)的振聋发聩之音。由此感发弟子21人决心与他同心、同愿、同行。
次年,大师56岁时发起了第一次东渡日本的征程,没想到,从此岸到彼岸竟然辗转了10年,等到踏上日本岛国的土地,大师已经66岁。在第5次东渡时遭遇严重风暴,没有淡水饮用,大师及弟子每日只能干吞生米,却因喉干而;咽不入,吐不出,大师也因受暑热而双目失明。但即使如此,当日本遣唐使诚邀大师第6次东渡传戒时,他仍是欣然应允,仿佛忘记了10年的剧苦——这又是怎样的精神!
从扬子江畔到海天之间,鉴真大师用自己的磨难为我们演绎了生命升华的壮阔史诗。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如一条无尽的河流,怎样从最初的无明黑暗中挣扎而出,成为源泉,又怎样历经跌宕曲折的山涧,来到平原,容纳不同的清流和浊流,不断奔涌向前——直至,融入大海?这是一个从迷到觉的过程,由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正确的信仰和高远的目标是生命成长的方向,犹如大海与灯塔;渴望成为大海的心愿是不竭的动力,难以割舍的追求;有愿方有行,无畏的行动是一步步缩短理想距离的舟楫;而;不舍昼夜的坚持和;上善若水的智慧,则是最终实现理想的保证。当地下暗流哽咽低鸣时,大海会告诉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当心灵陷入迷茫时,信仰会告诉我们,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