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良乡文化艺术学校 商莹
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要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好孩子。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做,在我心里的标准是:学习成绩优异,对人有礼貌,就够了。上学以后,老师告诉我们,每天要按《小学生行为守则》去做,我感到这个标准比小时候自己心里的标准高了许多。但当我有一天学习到《弟子规》后,我发现做人还有更高的学问。
以前只知道好孩子要孝敬父母,也很想了解孝敬父母应当如何做,但是从小到大没有一个老师能够告诉我。可当我第一次走进《弟子规》的课堂,翻开《弟子规》,看到「入则孝」第一句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眼前一亮,又听到老师意味深长的讲解,才明白这就是孝的基础,这就是孝的原则。以前,父母呼唤我的时候,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我没时间,待会儿再说!」那时,不知道这样回答是错的,是不孝的表现。当我一次次面对父母的呼唤置之不理的时候,当我面对父母再三催促而说出「我在学习,要干您自己去干,烦不烦呀」的时候,不知当时有多么伤父母的心呢!而爸爸妈妈总是生气地说:「真不懂事,越大越没出息了。」而我的反应就是顶嘴,结果一家人闹得很不愉快,甚至一连几天我都不理妈妈。
自从学了《弟子规》以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我首先没有做到「孝」,不孝就等于犯罪,我真后悔没早些学习《弟子规》。记得老师说过,母子连心,只要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遇到危险时,妈妈的心就会相应地疼一下。那当我们顶撞父母时,就像用刀子在扎妈妈的心一样啊!父母养育我这么多年,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我们不但没有回报他们,还惹他们生气,心里感到非常惭愧。从那以后,我决心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只要父母呼唤我,我就会痛快地答应,并放下手中的事赶快来到他们身边,痛快地去做每一件事,只有他们高兴,我才更加高兴。妈妈说,自从我学习了《弟子规》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越来越懂事了。
老师告诉我们,《弟子规》的每一句经文是拿来做的,不是拿来背的。还告诉我们要时刻做好,给周围的人做老师,做榜样。
现在妈妈、爸爸都在学《弟子规》,每周都来学校,听老师讲授《弟子规》的家长课,我们互相监督、互相比赛,看看谁把《弟子规》力行得最好!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