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享受着科学便利的现代人,对阿弥陀佛信仰需求的根源所在

发布时间:2023-11-22 05:05:23作者:心经入门网
享受着科学便利的现代人,对阿弥陀佛信仰需求的根源所在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带来的便利渗透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可以说在当下的世界上,每一寸的空气中都会溶有科技的成分,因为在太空中围绕地球而转动着的人造卫星,它们所发射的电波可以说是覆盖了整个地球。现代人对地球、世界、对宇宙的认知跟古人相比,可以说不可同日而语。

在当下的社会中,或许已经找不到有这么一个人,他没能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便利。甚或可以这么说,要是离开了现代的科技产品,我们的生活已然不能正常地继续下去了。就是这些正在享受着科学便利的现代人,其中还有不少依然还有对阿弥陀佛的信仰需求。

为什么呢?他们对阿弥陀佛信仰需求的根源何在呢?

对阿弥陀佛的信仰由来已久,有句俗语“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可见古人对阿弥陀佛的信仰之广,信仰之盛。古人对科学的认知水平跟现代人是远远不能相比的,因此呢,现代人对阿弥陀佛信仰需求的根源或者与古人是会有所不同的。因为那些口诵阿弥陀佛的现代人,或许已然不会像古人那样对奇迹的发生有所奢求。即便是那些很是虔诚地念诵着阿弥陀佛的人,当他们遭遇病痛时,他们的第一选择还会是寻求科学技术的帮助,而不会是坚守着等待神灵的帮扶。

读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我是个只相信科学而不信佛法的人了吧,其实我自己却是认为我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为什么觉得我自己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呢,因为如果不是由衷的信仰,我也不会坚定地读了十多年的佛经,抄了上十年的佛经。正是因为读过许多的佛经,所以我曾经也很是迷罔,迷罔于在佛法的认知体系中,既然建立起了唯识体系那么严谨的认知之外,为什么还要有极乐世界之说?

作为一个学习过许多佛经的人,我曾经特别排斥佛经中的极乐之说,总觉得佛经中不应该有这样的迷信成分。因为在我于所学的佛经中形成的认知体系里,“如来藏”是佛法的核心概念,而在如来藏作为核心概念的认知体系中是容不下还另有极乐世界的存在的。今天再读楞严经时,读到“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忽然有所明白;极乐之说,是慈悲的佛陀给众生的一个希望念想。虽然不是“如来藏”的核心概念,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便。

众生依四食住,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有满足身体需要的物质,满足身体需要的物质,佛陀将其归纳为段食;孔子说:“食色性也”,在本能的需求中不只是对食物有所索求,还有情感的需求,被关爱的种种需求,佛陀将其归纳为触食;作为一个人,吃得饱、穿得暖,又有亲人的关爱之后,还会有什么需求呢?我们还需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那就是被认同的需求,佛陀将其归纳为思食;被他人的认同将会经历或长或短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有了另一种需求——希望,对未来的寄托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诉求、基本需求,佛陀将其归纳为思食。

认识到了对未来的寄托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诉求,我就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在佛经中要有极乐之说。这种方便之说带给人希望,对未来的希望是一切世间道德的基础。因为你不能指望于一个对未来都失去了希望的人还能有道德上的担当。

想明白了这一些,我想以后再也不会将口诵阿弥陀佛的人,一味地归为迷信行为了。因为我相信大多数的人在念诵阿弥陀佛时,并不会真正奢望奇迹的降临,而只是将这句简单的佛号作为对未来的寄托。因为越是简单易诵越能代表希望、代表未来。阿弥陀佛!

愿佛佑吉祥

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