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养自己的恒心、毅力,这个叫忍辱,就是忍耐、耐心。忍辱就是耐心,有耐心你才能精进。精进是讲你专注在一个法门上,「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你才能进步,你才能够快速的成就。忍辱后面是精进,没有忍辱就得不到精进。所以修行,这个忍辱就很重要,「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忍就是你的耐心、你的恒心、你的毅力、你的坚持。你修净土法门也是要这样,不坚持下去,你最后也是半途而废。忍辱怎么能够修?前面有基础,你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菩萨六度。前面一度是后面一度的基础,前面没做到,后面你做不到,后面做到,一定是前面都做到了。所以,你布施没做到,持戒你也做不到。布施是什么?是放下。你想好好持戒,你必须得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自私自利,你才能把戒持好,否则你肯定会犯戒。你心里还有贪瞋痴慢,难免会犯戒,遇到缘就会犯戒。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如果你没有持戒,你也不可能有毅力,不可能有恒心。所以要持戒,布施、持戒,才能有忍辱的功力。
在做事上怎么落实布施、持戒?布施就是放下,你做这个事情,其他事情都放下。不要做这个事,心里还想著别的事,那你就没放下,当然你就会做著做著这个事,就做不下去了。你想著别的,你的心就会往外跑,心猿意马,当然就会中途而废。所以要练放下,最好的方法,用念佛排除你的杂念。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肯定会有妄念,妄念起来了,你就练功夫,不要理会妄念,专注在佛号上。这个念佛功夫,跟你做事的功夫是一样,你念佛念得好,做事就做得好,你能排除妄念,你就能专注;做事做得好,念佛也能念得好。它是通的,都是讲你的心,你心的能量,心能量愈聚集、愈专注,你效率就愈高。所以修行,就调这个心,把心调得很柔软、很专一,它就很好用。你可以用它来做事,事情做得很成功,事半功倍,效率高;你用它来念佛,念佛也念得很好,很快能得三昧。
这个心要调,调第一要放下,就是布施,第二是持戒。持戒,狭义的,五戒你一定要做到,五戒十善,这是学佛最根本的,天天要反省、要忏悔,改过自新。持戒,广义上讲就是守规矩,做什么事都有它的规矩,这是持戒,你按照它的规矩来办。你不按照规矩办,当然你最后也会半途而废,要有规矩才有方圆。按规矩,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慢,这时候你就要练耐心,就是忍辱,咬著牙根,心定下来,守著规矩来做事。做著做著,你效率就提高,你会愈做愈快,愈做愈好。念佛也是这样,念佛有它的规矩,念佛不能够太快,也不要太慢,要有节奏感。原则就是,念的时候耳朵要专注的听,口念耳朵听,摄耳谛听。一定要每个字都听得清清楚楚,不能够忽悠过去,就滑过去,听不真了,这不行,一个字一个字都听得非常真切,这样念久了,功夫就上路。念到一定阶段之后,这个佛号它自动就在那里念,不用你特别用力去念,它自动就念,已经念成习惯,到最后就成片,就得三昧了。
如果你能得三昧,你做什么事情都做得非常好,三昧它就有这种能量,佛法叫神通。什么叫神通?
选自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定弘法师主讲 (第一七九集) 2012/8/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