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贪著身愿
净土众生不说世间见闻事
我们已经介绍了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都有五种神通。极乐世界的天人,虽然有了这五种神通,但是绝不会像一般得了五种神通的仙人一样的贪生怕死,千方百计的想要利用神通力量来保住自己今生有限的寿命。如何可以证明极乐世界的天人不会贪著自己现有的身命呢?这从第十个愿里可以知道。
法藏比丘的第十个成佛大愿,是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都不会生起贪念,想要保住自己化现的色身。
他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国土之中的天人,心里生起想要贪著自己身相的念头,永远保住自己的躯体的话,那么我就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净土众生为什么能不起贪著色身的想念?杂阿含卷二十一说:‘宇宙间凡是一切浊恶世间的众生,所闻、所思、所见、所言等范围,都不出谈论“有我”,谈论“众生世俗事”、谈论“寿命长短事”、谈论世间人“吉凶祸福”......等事。’凡此种种现象,都是一个‘我见’(身见)在作祟。脱离了我见(身见)的范围,便形成另一种‘出世间’境界。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在精进修行间,远离浊恶世间的众生所闻、所思、所见、所言范围,不论说‘有真实不变之我’,不论说‘有众生婚嫁、事业、杂务之事’、不论说‘有你、我等寿命长短、夭折之事’、不论说‘有世间吉凶祸福、趋吉避凶之事’......,因此不会对自己的化身相,生起想念、保有、贪执不舍之心。
认识身见的重要性
而断除我见(身见)的广义内容,正是净土众生进入弥陀下一个愿所说‘正定解脱’的基础,也是净土众生的五种神通不同于世间禅者的原因。并且亦是净土众生在获得五种神通后,能够进一步获证生死解脱‘漏尽通’的主要原因。尤其现在一般的念佛者,念佛而不淡世间‘知见’、外道‘知见’,怎能契入‘一心不乱’的三昧境界呢?不认识、不淡泊世间人‘我见’(身见)的范畴,便会延续浊恶世界的感报,不能往生净土,故本愿以地球众生如何断除‘身见’,契入‘正定’的内容,来张显净土众生神通力用不同于浊恶世界有漏禅行者的修定成因,分成数个重点来做说明:
(一)什么是身见
(二)断身见才能入正定
(一)什么是身见?
1、五见以身见为本
(1)世间众生为什么对今世‘生命’坚执不舍?
世间任何哲学家、修道者的见地,都不出‘五种知见’范围。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见,五、戒禁取见。这五见的释义,在显扬论卷一六页、五蕴论四一页、广五蕴论八页、俱舍论卷十九以及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九十一页都有详细说明。
所谓‘见’义,依大毗婆沙论说有:一、彻视,二、推度,三、坚执,四、深入所缘,四种意义。
什么是身见?我们看世间一切六道众生,从出生到老死,甚至临死仍坚执难舍的,莫过于自己今世的‘生命’。为什么每一个众生,如此爱惜、留恋今生现实的‘生命’呢?原因就是出在对‘生后事’不了解、不认识,不知道今生死后是不是生命就此结束!?或者还有来生!?总之,来生之事,有?或没有?渺茫不可测知,我们人类能够看到的、感受到的、掌握住的,就是今生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大部份的世间众生,皆对今生现实、宝贵的生命生出贪执、难舍的心态,想尽办法,追求、享受现在所能看到的一切人、事、物景象,并且对已经拥有的人、事、物一切景象,坚持不舍,认为这是属于我的东西,我辛苦赚来的钱财,我的父母,我的妻儿,我的朋友......,世间的一切,是这么真真实实的呈现我的眼前......,甚至于临死前,仍对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妻儿、我的钱财,产生难舍难分的眷恋之心!
依佛经说,世间众生,就是这样看不破、放不下,不知我今生所拥有的这个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缘假合的生命,是延续前世的业缘,随时会随著「无常业力’的因缘分散的。这种坚执、难舍今世生命的情怀现象,以佛经上的名词说,就是‘我见’;对于‘我’今世生命中所闻、所思、所见、所论、所拥有的一切人、事、物、名利、权势......坚持、掌握、不肯放舍的现象,就是‘我所见’。合此我见、我所见二者,便称为‘身见’。
(2)净土众生为何不会贪著色身?
净土众生处处所闻、所思、所论、所见,都是在谈论如何修学佛的智慧,如何进入法的核心,如何习行圣众僧的德行......,因其心思念念中,都在忆佛、忆法、忆僧的进修中,当然不会在‘生命’的享乐里迷失自己。在其尚未了脱生死前,也不会对一期生命将要结束前,产生贪执难舍的念头,就因为两个世界中,众生日常生活的认知程度与生活习惯不一样,自然形成两种不同的身业感报。
(3)世间众生最严重的身见
世间众生,最严重的‘身见’,莫过于表现在对死后‘尸体’的刻意保存,以求未来生命的复活上。我们看古代的埃及人,为了要保存尸体的新鲜度而刻意制作了木乃伊。埃及人相信人死了之后,如果尸体不腐化,灵魂就可以复活。于是便异想天开的用防腐药品注射到死人的体内,致使大半古埃及贵族的遗体,纵然经过了数百年后,也不会腐坏。事实上,人死了以后灵魂真的可以藉著不朽的尸身复活吗?这无非是我们贪生怕死的人类,为了逃避死亡的恐怖,惧怕无常恶魔的到来,而想尽各种方法,千方百计的想要保住自己今生宝贵的性命,蓄意的强化了尸体。这也是人类冀望让死后的心灵能够得到唯一最后的安慰与寄托。
人生在世,谁不贪惜怜爱自己有限的生命呢?从这里看来,人类就是连死了之后,也舍不得放弃这个早已断了气没有生机的尸体,期望自己的灵魂藉著不化的尸身,或许尚有复活的一天。我们仔细想想,人类连在世的时候,都不敢把握的说未来的那一刹那,不会有意外的灾祸发生,何况能够预知自己死后这个躯壳的世界吗?
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十分爱惜保护自己完美的身体,一旦遇著突然降临的事情,横祸上身,造成肢体上的毁损时,就会痛不欲生,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也有的人在经过多次的悲欢离合及人事际遇之后,就会去想,去思索,为什么自己会生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人生中!?当他深入去思惟人生,而没有办法进一步去突破人生时,就会去请教一些对苦痛的人生有觉悟有智慧的人士。经智者一点醒,或许也会领悟出‘有身为苦’的道理,知道众生因为情欲的关系而受生。有了这个生灭的身体,到了临死的时候,必然会因为害怕今世生命的丧失而产生悭惜身体的心理。而众生愈是想拥有它保有它,一旦生命财产被人劫夺,愈是放不下,看不破。就是连死了以后,变成了鬼,还是会死守著自己的尸体贪恋不舍。就这样过了千万劫之后,仍旧在凡俗尘世中迷恋、打滚,根本不知道在他们幻相苦恼的生活圈外,还有其他清净、证觉、永恒的幸福世界。
(4)因身见而产生死后的‘边见’问题
就因为少数的人们,对无穷宇宙的奥秘及今世生命的起源、死后的去向有强烈的疑惑感、追求心,所以其知见就围绕在众生死后及追求宇宙起源形而上学的去向问题上打转。有的学者认为人死了以后如烟灭火尽,什么都没有了(断灭见),有的学者认为人死后灵魂常住不灭(常见),因这两种看法,都是在人身死后的问题上,各执一边,陈述己见,佛经上称为‘边见’。
(5)因边见而形成浊见世界
世间的宗教学者、道人,就是这样为了探讨宇宙与自己生命的关系,而在宇宙与众生死后的问题上,产生诸多分歧的见解。如在佛陀出世的印度当时,就有许多宗教学者向佛陀请教宇宙世界与人死后的相互关系,而产生著名的十四问难,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又将此十四问难开演为六十二见。世间一切宗教学者、道人所见都不出这六十二见。而此六十二见的主要内容,皆在人身的组合体‘色、受、想、行、识’五蕴问题的是常住不灭?是无常断灭?是有边际?是无边际等问题,以及我与身体是一、是异的疑难上产生诸多揣测、推度的知见。究其根本,就是个人主观的知见在作祟,各执一边,各陈己见,自以为是,尤其末法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哲学、宗教,学术专家,皆各有所见,各度有缘,细数其知见,其数无量。
众生知见复杂,坚持己见,必然在修定上产生极大的障碍。世间禅者,因知见不离‘断’、‘常’见的范围,无论如何精进修行,也不能‘悟道’。就因为娑婆世界众生知见上众说纷纭,所以形成浊见业网的世界。极乐世界众生的知见纯一无杂,因此自然形成清净的善见世界。
(6)邪见因果最重
世间众生最严重的主观知见,莫过于‘邪见’。什么是邪见?就是认为为善为恶都没有因果,宇宙万物自然而有,无因而生。因为为善为恶都没有三世因果,所以在生任其所为,杀、盗、淫、妄,作奸犯科,肆无忌惮,更使原本浊恶的世界,加重其恶道的业网,致使地球世间在人类互相战争、残杀中走向毁灭的命运。
(7)众生最主观的身见
众生最主观的身见,就是前述‘身见’、‘边见’、‘邪见’的有为世间法内容里,坚持其中一种,自以为最正确、最符合宇宙真理及生命起源现象的道理,也就是佛经所说的‘见取见’。事实上,众生坚持任何一种自以为是的主观看法,主观见解,都是‘见取见’。譬如现今一般学者(尤其是日本佛学者),均以世间思惟来衡量‘无漏思惟修证’的佛法,硬把佛陀定位于历史人物同于我们凡夫众生。认为佛经中,凡是超越人文历史所能收集、考据的资料,及超越现在凡夫所能了解的现象者,都不是佛陀所说所行。依此观点,大部份的佛经,在学者们划地自限,依史实的考证及对佛涅槃后研究佛教本身‘部派’思想的分裂、传承下,变成属于各个部派思想、知见辗转相传‘主观论理’的法典。把特重‘解’、‘行’修持的佛教,扭曲成哲学思想的一环,充满了古印度某些宗教、哲学思想所编纂、演绎而成的神话小说,致使佛法沦为‘世间知识’......。而且学者们各抒所见,莫衷一是。凡此种种,若不能引导后学走出根本轮回的樊笼,走向无上佛道的修证道路,皆不出‘见取见’的范围。因为‘见取见’,所以使我们不能开悟、证果。永远停留在‘我说的对,我的理解对,别人的见地不对,别人不得佛法味’的主观知见上。
在现代的佛学领域上,真正能百分之百完全符合佛法因果正义的学佛者,可说是非常难得的,能够接近百分之七十五,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一般来说,所研究出来的成果,都不出‘个人的主观知见认识上’,只能说这是给后学佛子‘做参考’。如果将佛学的信仰,只偏重在学者个人对佛学知见成果的探讨上,那是会将自己带入‘身见’、‘见取见’的范围。因为学佛的方向,是建立在对‘佛陀修证佛道的因果历程上’,是建立在‘业力与因果’的认知上。大小乘佛法,只要是合乎‘业力与因果’的道理,就是‘宇宙的觉者’所说的法,这样才不致迷失自己学佛的主要方向。
(8)执著戒相不离‘身见’范围
凡是不能够令我们获得解脱生死的戒法,都是戒禁取见。不仅是外教的戒法,如印度外道的鸡戒、牛戒及以身投水、投火等邪行,也包括了佛弟子对戒的固执不通,虽持戒,不解戒根源,以戒自傲,以戒轻人......,凡此种种都是障碍我们解脱的因素,也是使外道禅者及佛弟子,虽修禅定,但因固执对‘戒’的浮面见解,仗戒轻人,而超不出‘身见’的范围,以致生生世世轮回生死,不能获得生死解脱。
2、净土众生在见和同解的因缘下论道、弘法
极乐世界的众生,在弥陀与大菩萨的教导下,不会对宇宙世界的起源与毁灭及对自己五蕴色身形成、死后等问题,乃至对佛在世前、涅槃的行踪、知见等有、无、真、假问题产生无意义的推测与揣度。完全生活在对佛、法、僧、戒‘见和同解’的和合因缘中论法、弘法、修行、办道。这在净土经典记载中,处处可见。因为没有对‘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的坚持一边,固执不通,自以为对,因而消除了修持正定上最大的障碍——在对贪著身见的放舍下,顺利的朝向解脱佛道前进。
反观我们地球世间的佛弟子,对‘佛、法、僧、戒’的认知上,早已没有‘见和同解’的共识,各执一边,各以为是、各弘其道、各度所缘......。大部份的佛学者在未证‘初果’前,大概都不出这‘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主观知见范围吧!?
(二)断身见才能入正定
1、世间禅定不离身见范围
(1)虽入禅定不离常见
没有佛法正见的修道者,虽然深入禅定,但是其知见仍旧不离断见、常见、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的范围。其所入的定境,与佛弟子所入的‘正定’完全不同。如外教禅修者,依其定心的深浅程度,有的能够观见过去世二十劫内,成劫、坏劫的当中,无数众生轮回生死的现象,有的观见四十劫内成劫、坏劫的当中,无数众生轮回生死无有止息的现象,有的观见八十劫中,有的观见百劫、千劫、乃至八万劫中......,因见众生循环反覆的出入生死中,没有一刻停止过,于是生出我及宇宙众生,不增、不减,常聚不散的见解,而不知此正显示因缘法的无常真理(见长阿含梵动经、大乘义章卷六)。
(2)虽入禅定不离亦常亦无常见
有的外道禅行者,于劫初时,由色界二禅天的光音天下生地球世间,因为从天而生,自己认为我身最尊、最贵自然而有,无造我者,我身所修福德,是常住不灭的,世间其余的众生,皆由我身而生,凡是由我所化生的众生,皆是无常生灭的......。在劫初时,由色界禅天中下生的天人,都有如此亦常、亦无常的见解,究其原因,他们在天上的知见,本来就不正确。如有许多色界禅天的天人,在下生人间继续修习禅定时,当他们忆识天上往事,便会作出此种见解: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和我一样,都是自然而生,无造作者,向来常住不灭,没有死亡过,其余的梵天众生,皆是大梵天王所生,均是无常生灭的,由此可知,世间及我亦常亦无常。又有的梵天众生,在禅天中,因为一念著相,生欲染心,便丧失定意,下生人间。虽然下生人间,仍为禅行者,继续修习禅定,当他忆识天上往事时,仍旧生出世间及我亦常亦无常的见解。
(3)虽入禅定不离有边无边见
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界,只能见到与其定力相应的有限世界范围,便认为宇宙世界一向有边际。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界,不见宇宙有边际处,便认为宇宙一向无有边际。有的禅行者,在定中观察宇宙世间,发现宇宙世间上下有边际,四方无边际,或者看到四方有边际,上下无边际,便认为宇宙世间亦有边际亦无边际。
(4)虽入禅定不离无因见
有的禅行者,在宿世修定时,就曾经投生色界的无想天上,后来又从无想天下生人间,仍然修习禅定。当他在定中忆识天上往事时,仍然受到过去生中的‘无因而有’的知见影响,认为宇宙世间无因而生。又有的世间学者、论师,以其所学所辩之理,分别观察宇宙世间的起源,亦认为宇宙世间无因而生,自然而有,不待众缘(如中国道家所说)。
(5)虽入禅定以为得道
有的世间禅行者,在证入色界初禅定时,内心产生无量的喜乐,便自以为已经得道。有的禅行者,在证得二禅时,自以为二禅无觉无观的寂静境界,就是证果的极致,便宣布自己已经得道、解脱。有的禅行者,在证入三禅时,自以为三禅的安稳法乐,无有禅定境界胜过此者,而误认为自己已经成道、解脱。有的禅行者,在证入四禅时,完全没有喜乐的觉受,便自以为已经进入涅槃境界。有的禅行者,在证入无色界空定时,便自以为‘空境’就是涅槃境界。
就在他们禅定果报享尽,却个个都沦入生死轮回中,继续做著「得道’的梦。(按现代禅者,多有未证言证,自欺欺人者。)
究其原因,这都是在未修禅定前,没有正确的‘禅修真理’作引导,所以他们纵然修习禅定,但是‘我见’不断,‘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不断’,不能证入了脱生死的‘正定’,自然解脱无份。
净土众生在修定前,个个具备正确的‘禅修真理’作引导(见十一、十六愿),自然在禅定中,不会生出‘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不正确知见。因在禅修中,没有‘身见’的障碍,而与外道有身见障碍的禅定证境,有著极其粗、细、显、晦层次的差别。
2、佛经上为什么没有提到生理与禅定相互影响的关系?
而外教禅定与佛教禅定,最大的分界点,就在此‘知见’上的基础修因不同。如道家禅修者著重在打通任、督等奇经八脉为其依据的原理。密宗则以打通人体内部的‘三脉七轮’为主要。而在佛经上最正确讲禅修的经论,如般若经、大智度论、阿含经、阿毗昙论等,几乎都没有明显提到人体气脉等问题,在禅修中转换的情形,为什么佛经上没有提到气脉对修定者的相互影响关系呢?
一方面是每个人思想、智慧、心理、生理、观点、程度......等种种状态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是讲了修定与生理的相互影响关系,容易让后学者进入‘身见’的执著范围,在禅坐时意识于无形中便不知不觉的随著自己在阅读经书中所知的生理变化现象走,或者被生理变化牵著走,而不自觉。(其实是自己的觉照力不够,心念不够细微),很容易走入外道修法。另一方面则是单是生理的畅通、升华、超越,与解脱知见无关。当知佛弟子的解脱知见,是从修定前,已经具备佛法所说的苦集灭道的‘中观正见’基础而来,是从内心彻底的熄灭了‘贪嗔痴’而产生。因此禅修者如果没有很深厚的佛法中观正见作基础,在修定中不容易断‘身见’,不容易超脱‘色蕴’的范围。纵然修得神识与身体分离,也完全与‘悟道’无关,所以密宗有必须十二年中以显教经学为基础,才能修密之说。
3、净土众生在修定中断身见
净土众生因为是‘化身’相。完全没有胎生众生障碍修定的生理阻碍现象,容易在修定中断‘身见’,所以悟道、解脱的速度及发神通的速度,比人间禅修者快得多。纵得五种神通,因为有深厚的‘正见’修定基础,不会贪著所获得的广大‘身通’境界。
4、有五种神通不一定断身见
一般修定者,禅定功夫深了,都能获得五种神通。这在凡夫众生看来,真是崇拜恭敬的不得了。却不知纵有大力神通,也不一定与‘悟道’有关。圣者的‘悟道’,首在断‘身见’。而一个有五通的世间禅者,仍然我见、身见、边见、邪见......深重,只是空有禅定功力而已。这种禅定通力,不足恃,当其通力报尽时,仍要轮回生死,不免沈堕之苦。而一个断身见、证初果的佛弟子,永远不会堕落三恶道去。例如曾经有五百个仙人,个个都获得五种神通。有一次当他们飞行虚空,经过一处宫殿时,偶然听到甄陀罗女的歌声,内心贪欲顿起,淫心难持,一时之间贪著色声,如痴如醉,刹时尽失神足通,坠落地面,成为凡夫身;究其原因,根本在修定中,身见未断,只是暂时用定力压伏身见心、贪淫意,仍不免轮堕恶道之苦。(智论卷十七)
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在禅定中所获得的五种神通与世间禅者所获得的五种神通,最大不同的基础,就是在于必能断除‘身见’,不会生起想念贪著自己的化身相,自然其神通境界,清澈、广大,不可思议。
反观我们地球人类,在物质文明的今天,个个‘我见’、‘我执’、‘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深重,不要说神通,就连自己的善恶念头都搞不清楚,更何况对遥远不可预知的极乐世界里,已经有许多修道者,在甚深禅定中,获得五种广大神通,仍不会贪著自己的身通变化境界之事,那更是有如天方夜谭般的不可理解!
5、任何世间禅定都不能保身不死
在娑婆世界里,也有少许的人们,在经过沧海人世后,察觉出人类今世的寿命是极为无常短促的,恐怕死了以后,此生化为乌有,为了要解决疑问的人生,便会去接触宗教,寻求解开人生之迷的方法。如果因缘不好,没有遇著指引我们脱离生死苦海的善知识,经过其他人士的指引,也可以学习比较浅易的修行方法。也有的人,经过世间禅者的指导,欢喜的隐遁山中,修习仙道,他们因为强烈的惧怕丧失自己短暂的生命,希望修得长生不死的仙法,藉此延长自己今世的寿命。或许他们认真修行,亦可以如愿以偿的达到坚固自己身体的理想。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也不会预知道纵然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延续到千万世之后,但是有漏的善业果报结束之后,还是会随著个人宿世的业力因缘,轮回六道中去。他们只是今世利用某种特殊的方法将自己前世的业果因缘挪后感报而已。凡是具有正知正见者都知道,如果一个修行者,没有依照释迦牟尼佛指示众生正确修行出苦的方法,任何有为的修持方式、世间禅定,无论怎样的强化保有自己的身体,对于今世必定会散灭的色身,都是无济于事的。当一个人的宿业因缘果报一到,我们仍旧不知道自己会轮转到那里去了。
6、最稳当不贪著色身的地方
而有什么善巧方便的修法,能够打消我们浊恶世界的众生坚持这个幻灭色身的念头,觉悟身为苦本的真理呢?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每一个天人,在想念佛道,精进修定的功德感报之下,都是清净的色身,也就是莲华化身。在那么美好的修行环境里头,在同参道友的互相勉力进修之下,每一个人都一心一意地追求佛道,内心里只有佛法僧三宝的清净念头,只要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依照净土三经的指示执持名号,或者是观想念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绝对不会像凡夫和世间禅者一样的生起贪爱染著自己身相的念头。这是阿弥陀佛在成佛的过程中,为了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远离贪计身相的邪执,早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必然发下的一个接引众生的大悲誓愿。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