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

发布时间:2023-03-15 16:39:32作者:心经入门网

  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

  圣凯法师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住世与弘扬,需要清净的僧伽。在佛陀时代,佛陀以崇高的人格与清净的智慧,制订律仪,摄受僧众于清净的僧团中。弟子在僧团中依止阿阇黎而学习修行,这是佛陀为未来弟子的教育方式所作的典范。佛法传到中国,随着丛林与清规的建立,僧教育逐渐演变成家风式的师徒制教育。到了本世纪初,为了因应清末排佛思想所遗留下来“庙产兴学运动”的破坏,同时为了复兴佛教,培育优秀的僧材,因此产生了中西合并式的佛学院,以有计划、有体制的方式,来长期培育僧材。

  一个世纪以来,佛学院以其学院式的教育确实为中国佛教培养了大批人材,为佛教在本世纪的弘扬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佛学院由于本身教育理念及体制的原因,在教育方法及培养成果上总有些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而佛教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宗教,佛法的教理是用来作为修行的指导与检证,所以如何造就解行相应的清净僧伽是未来佛教发展的关键。

  一切佛法的总纲,不出戒、定、慧三学,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发慧,所谓“无漏清净慧,皆从禅定出”。所以,禅定是修道的重心,是佛教各宗派所共修的法门,是佛教的根本行持,是佛法住世的根本保证。由于众生根机的不同,佛法所流传的地域及时代不同,所以便有各种各样的禅修法门。

  在即将步入二十一世纪时,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我们佛教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而其中僧教育是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如何在现有的教育方式上,建立一种合适的机制来弥补佛学院教育的不足?在现代社会环境及佛教的现状下,如何提倡禅修法门?禅修在僧教育中的地位如何?禅修法门如何与其他法门得到很好的结合?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引起佛教界大德们对僧伽禅修教育的重视。

  一、当今佛教内外修行实践剖析

  当今佛教是继承明清佛教以来的余脉,在修行实践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存在着种种“误区”。明清以来,佛教的主流是禅、净二宗,特别是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资讯的发达,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贯通,佛教内外在修行实践上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从佛教外部来说,一些新兴宗派及气功的出现,对佛教的修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但是人类却面临着能源枯绝、环境污染、旱灾洪水,社会的动荡不安,人群生活的贫富两极分化,引起整个社会群体的心态失去平衡。人们烦躁不安、心理紊乱、迷失自我、精神空虚,各种精神病、爱滋病等不断蔓延于每一个角落。所以,人们在心灵的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有一种方法能调节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而新兴宗派及气功正是利用人们的需求,从而大大地流行起来。在大陆地区,各种借佛教、道教巧立名目的气功比比皆是,而且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引入两个误区:一是攀神附教,故弄玄虚,标榜神奇,使气功走向宗教化、巫术化;一是夸大其词,巧立名目,待价而沽,使气功趋向功利化、市场化。

  这几年在大陆地区,尤其是李洪志的“*轮功”,发展尤为迅速,它以气功之名行宗教之实,打着佛教旗号,干着反佛教勾当,把气功宗教化推向了高潮,给佛教界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台湾地区,各种新兴宗派及气功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禅修型的“新兴宗派”,如清海的“禅定学会”、妙天的“印心禅学会”、彭金泉的“大乘禅功学会”、李元松的“现代禅教团”等在台湾岛内外引起了轰动性效应。而其中原因顾然很多,但是这四个教团都各自有一套超常心理体验的实践法门,都相当重视现代化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都积极地推动大型的布道传法活动。我们且不管这里面的是与非,至少说明一点:现代人需要心灵的体验,来满足现代利益的需求。

  从佛教内部来说,民国以来,禅宗出现了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等具有真修实证的禅师,所以出现了一时的兴盛,但是随着这些老禅师的过世,又很快地衰落下去。在祖国大陆,目前仍然有一些寺院坚持禅修的遗风,坚持禅堂坐禅、冬季打禅七,如扬州高旻寺、西安卧龙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都是非常有名的禅宗寺院。但是,一些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禅宗祖庭却因为忙于经忏佛事、外事活动,偌大的禅堂已经虚有其名了。出家人如果不是出家于禅修的寺院,对禅修便极为陌生,不知坐禅为何、如何坐禅,更不要说“参话头”、“默照禅”等禅修法门。所以,很多青年人出家后,由于没有受到熏陶,便以为修行就是诵经、念佛等。既然出家人自己不会坐禅,没有禅修的体验,所以也很难指导在家信众进行禅修,所以很多居士便修气功来安定自己的身心,这样也就使佛教失去了许多信众,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

  净土法门自从民国以来,由于印光老法师的弘扬,迅速得到广大出家人及居士的信仰。近几年以来,经过一些法师、居士的努力弘扬,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条件,使净土念佛法门出现空前的流行。由于现代社会的动荡,人们渴望能得到生命的终极关怀,净土法门由于极乐世界的庄严、弥陀的悲愿、法门的简易,仿佛成为佛教的唯一修行法门。所有刚出家的僧人、初学佛的居士,不择根机、兴趣,便只劝念佛。同时,由于在弘扬及理解上的偏颇,在思想上出现对现实佛教及人生漠不关心;在实践上,以专修念佛法门来排斥其他法门及学习教理,使佛教徒在见解上造成很多混乱。净土法门的兴起,从佛教内部原因来说,就是因为在修行实践上出现真空状态,禅修等其他法门的衰落,人们便很自然接受净土法门。

  另外,当今佛教也出现一股“密宗热”与“南传热”。在四川、山西、北京等地区由于原来就是藏传佛教的寺院,再加上藏传具有系统的禅法等修证次第,而且能很快得到效果,所以许多法师、居士便转学密法,内地许多汉传佛教的法师不远千里到四川康定的五明佛学院、西藏学习。其次,便是“南传热”,除了大批留学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的留学僧以外,有许多法师、居士对南传的禅法十分感兴趣,因为南传禅法具有次第系统、简易等特点,尤其“内观禅”已经有人专门修习、弘扬。随着资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文化不断地交流,“密宗热”与“南传热”可能还会升温,汉传佛教势必面临着一些冲击。

  通过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现代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人们渴望在身心上能得到一种安灵,在正法弘扬处于劣势时,各种气功及新兴宗派便纷纷涌出。从佛教内部来说,修行的功利主义、求简单速效,对神秘体验的好奇,在修行上出现一些“误区”。而之所以出现这些原因,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具有二千年传统的中国汉传佛教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转而外求于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所以,汉传佛教将如何发挥历史及地域的优势,承担起教化众生的责任,使众生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得到佛法的利益,这是每一位汉传佛教徒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僧伽禅修教育重要性

  未来世界的发展,随着电脑网络的发达,交通的便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佛教也由东方向西方世界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形势,但是在西方国家里,所弘扬的主要是藏传与南传两个系统;汉传佛教由于人材等因素,很少在西方国家流行。所以当今的汉传佛教不仅面临着佛教自身的继承与建设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如何将汉传佛教向全世界弘扬的困难,如何使全世界的人类能得到汉传佛教特有的智慧与利益,这就是需要我们在汉传佛教中能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

  汉传佛教能在中国大地绵延两千年之久,这正是说明汉传佛教的无穷魅力。但是民国以来,许多僧俗大德对传统佛教尤其其积弊进行反省批判,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界的主流思潮,成为佛教复兴、转型的起点。面对时代新潮和凋敝不堪的佛教现状,大德们首先将反省的目光一致投向作为佛法住持者的僧团,一致认为僧尼窳滥、素质低劣乃振兴佛教务兴解决的关键问题。整理僧伽、办学育僧,被杨仁山以来的诸多大德共认为振兴佛教的头等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于是产生中国佛教僧教育的新产物--佛学院。一个世纪以来,佛学院确实为中国佛教培养了大批人材,目前在佛教界从事弘法、管理的大德,无论是老一辈,还是年轻一代,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佛学院。

  但是,当今佛教的佛学院都是继承民国以来太虚大师的办学理念,以灌输佛学知识为主,课程设置以教史、教理及文化课为内容,以提高僧人的文化修养及佛学修养为目标,而对宗教情操的培养没有采取相应的办法。所以,佛学院的毕业生,在佛学理论有一定的造诣,而在信仰及实践上则很难跟上去,对以后的弘法利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

  当今佛教的多元化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作为现代社会的僧人当然很难面面俱全,但是对于宗教情操的培养及实践上的提高则是僧人的根本。从现代社会来看,心灵浮躁的现代人需要来自佛法清凉智慧的安抚,这就需要现代僧伽契理契机地弘扬佛法。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因为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而迷失于气功与各种邪门外道中;在佛教内部,亦因为在佛法弘扬上的不足,造成佛教徒对整体佛教在理解与实践上有些偏差,对未来佛教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在中国佛教中,最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饥渴,安定人类的心灵,能纠正当今佛教在修行上的误区,应该是佛教的禅修。但是,当今佛教的僧伽由于各种因素对禅修表现出极大的陌生,而培养青年僧伽的佛学院也对禅修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也是极其漠视,于是造成本是中国佛教特质的禅却成为中国佛教徒陌生的东西,这也是当今佛教的可悲之处。

  所以,从佛法的自利利他来说,重视僧伽的禅修教育,是当今乃至未来佛教正本清源的关键。僧伽能在禅修中增加对佛法的信心,提高自己的宗教情操,这是培养出世清净形象的基本。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僧伽自己在禅修过程中得到佛法的利益,通过善巧方便的说法,指导在家信众进行禅修,从而使他人也得到禅修的好处。在家信众因为在禅修中的体验,增强佛法的信心,最主要的是能安定身心,改善生活的质量,从而在现代社会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同时,由于正法的弘扬,那些渴望能解除心灵困惑的人也自然能从气功及邪门外道中摆脱出来,而归依佛法,这样佛教在现代社会就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使正法能在世间久住。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将面临着道德与思想净化的巨大课题,而且中国佛教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迈向西方社会。所以,如何培养僧伽禅修的师资,如何进行僧伽禅修教育,是当今佛教的主要问题。

  三、现代僧伽禅修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僧伽禅修教育,本来为佛陀教育弟子的根本法门,在佛陀时代,僧伽的修行则是以闻经与禅修为主。由于地域及时代的不同,当今的中国佛教应该如何进行僧伽禅修教育,以下将试图作出一些探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诸方大德注意。

  1、现代僧伽禅修教育的原则

  任何教育都要遵循一定的宗旨原则,否则,这种教育则为毫无目的的教育,也一定是失败的教育。作为僧伽禅修教育,自有它特殊的原则。

  第一,以培养解脱心与菩提心为禅修教育的根本。佛法的修行教育是以出离世间、断惑证真为根本,禅修教育更是如此。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生死,受烦恼业力的缠缚,永不自在。今欲得自在,就必须解脱生死中的烦恼及业,其方便之法,必须见五取蕴苦所有过患,和观察思维三界过患发起极欲舍离之心,则于苦集等法,不起欲得的追求,这就是解脱心。同时,在禅修教育中,培养僧伽在解脱心的基础上,生起菩提心,生起利他度众生之心,令诸众生,觉生死苦,令离五欲,修行圣道。同时,菩提心的生起,能使禅修者对生死无有恐怖,发大愤志,就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安于禅修的实践。

  第二,以戒为禅修教育基础。戒、定、慧三学,为佛法修行的总纲,在三学中,戒为基础、根本,所以禅修教育应当以戒为基础。《涅槃经》中说:“欲见佛性者,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禅修教育应当培养僧伽学戒、持戒的观念,树立良好的清净出世形象;同时,持戒清净,将有利于进行禅修。

  第三,诸禅互融。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各种禅法的流行,但是最后终被历史洪流所淹没。而从众多禅法抉择出适合现代众生根机的法门,如不净观、数息观等“五停心观”其实是很好的禅法,禅修教育则应当将这些禅法整理出来,加以推行。中国佛教的禅宗往往倾向于智慧的观照,入门不易。所以,如何将大小乘禅融合起来,从小乘的有相禅法为入门的基础,逐渐引入大乘的无相、无念,把顿渐禅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是禅修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藏传佛教及南传佛教的禅法比较具有系统性,实行起来容易入门而且有效果。因此,如何吸收这两个系统禅法的优点,而以汉传佛教的禅法为主体,重新系统构建中国佛教的禅法,将是未来禅修教育的重大突破点。

  第四、禅净双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好尚简易圆顿的文化心理,所以从中唐以降,禅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会昌法难后,诸宗或绝或衰,中国佛教几成禅、净二宗的天下,禅净双修成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所以禅修教育从易行有效的角度出发,将如何有机地将禅、净结合起来。这也是顺应当今佛教的发展趋势,将净土法门的修行纳入禅修教育中,这是禅修教育应最先解决的问题。

  第五、禅教一致。中国佛教从庐山慧远法师开始,便将禅观修行与教理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到了隋代,智者大师完成了止观与义学的统一,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禅教一致成为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禅修很容易使人理解不须文字,只要直指人心,就能顿悟成佛。禅修教育将引导僧伽明白禅修与教理是分不开的,禅修的修证层次、境界,各种魔事障碍的处理都必须从教理中找到说明。同时,未来多元化佛教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材从事不同的弘法工作,于是也有专门从事研究教理、弘法布教等各种各样地僧伽,所以禅修教育需要引导僧伽如何从更远大、更高层次来看整体佛教的发展,让佛教各种人材能互相宽容、互相谅解,促使佛教事业全面地发展。

  2、现代僧伽禅修教育的方法

  在禅修教育的原则上,我们明白禅修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应该如何具体地实行?这就涉及到禅修教育的方法问题。当今佛教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佛学院学院式的教育,但是佛学院教育与禅修教育毕竟有些不同之处,前者更趋向一般通材的教育,而后者则是有关禅修师资的专门教育;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佛学院教育需要禅修教育来弥补其自身的不足,而禅修教育只有贯彻到佛学院教育中去,才更有生命力,更有效果。所以,我们试想对当今僧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分别建立佛学院与禅学院,全面培养佛教的人材。

  当今佛学院主要是对佛教一般通材的培养,由于受到师资条件的限制,所以很少有佛学院开禅修课,进行禅修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指导。所以,僧伽禅修教育应该弥补佛学院教育的不足,在佛学院开设禅修课,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实践。禅修课不是一般理论的学习,而是具有强烈实践性,所以需要富有经验的大德进行讲授,而师资最直接的来源应该是禅学院。而且,佛学院可以进行开放式的教育,让那些对禅修有兴趣的学生不必随众上殿,直接让他们进行禅修实践。这一点,其实比较容易做到。

  禅学院在台湾已经有建立,但是在大陆一直没有。禅学院是养成禅修专门人材的地方,所以它的课程设置应该较为简单,主要是有关禅修理论的学习,培养僧伽关于禅修的正知见,引导学生进行禅修实践,磨冶心性,开发智慧,培育解行并重的僧材。同时,禅修的学习与实践不仅为了自我的修行,应该将禅修法门推广到社会,所以在禅学院开一门心理学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心理的分析,也有助于在禅修过程中能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能在弘扬禅修时候,帮助信徒解决心理困惑,指导别人进行禅修。在大陆,其实建几座禅学院也是十分有基础的,如那些禅修风气非常好的寺院,只要将那些在禅堂整日坐禅的僧伽召集起来,进行禅修理论的学习,就能达到禅修教育的一般目的。

  禅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禅修为佛法修行的主要途径,但是在众多的禅法中,应当如何进行系统地学习与实践呢?所以建立一套系统的中国佛教禅法是当前僧伽禅修教育的突破点。而此禅法的建立,绝不是凭空而构想,将历史上或其他系统的禅法不加选择地拼凑在一起,而是通过对每一种禅法的实践,从体验中对每种禅法的入手、定境、定体、心性、转进、归趣参照圣教量进行详细地说明,让后来者有径可寻。并且对每一种禅法的实践与说明,考察当今社会众生的根机,而相应地制定出一套或几套具有对治性的禅法,使现代人不至于面对众多禅法而无下手处。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明白禅修是佛法修行的根本,而禅修在当今佛教则由于种种的原因受到冷落。所以,我们从佛教的正法久住、自利利他出发,希望佛教界能重视禅修教育,将禅修教育不但纳入佛学院教育范围,而且提倡专门的禅修教育,培养出世清净、真修实行、解行并重的新一代僧伽。同时,希望通过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国佛教禅法,使中国佛教丰富的理论与确实可行的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中国佛教在二十一世纪大放光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