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600多年藏传佛教圣地,先有塔后有寺

发布时间:2023-08-22 05:05:15作者:心经入门网
600多年藏传佛教圣地,先有塔后有寺

“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为了体验卡夫卡在《午夜的沉默》里说的这句话的深意,我不假思索的定了飞往西宁的航班。

信仰是一盏不灭的灯

飞机落地西宁曹家堡机场时,正值中午时分,做了市区游的攻略,首选塔尔寺。据说这是一座先有塔,而后有寺的寺庙,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藏高原上的一座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著名寺院,由于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而声名显赫,成为青海和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圣地。

摄影/韦宇教

塔尔寺虽然位于湟中县境内,但交通还算方便,从西宁可以直接坐909路公交车前往塔尔寺。下了公交车,远远地就能看到这座藏传佛教寺庙,如果你担心找不到,那就跟着人群前行即可。塔尔寺建筑依山傍塬,在莲花山上,这里的夏天应该会更漂亮,这时候山还没有一片苍翠,总感觉少了一些灵气。

摄影/韦宇教

塔尔寺景区门票是单独收取的,看景点的塔尔寺白塔这些不需要任何门票,进入里边各大小寺庙如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等,则需要花门票费80元。这些收费的寺庙,里边供奉着的佛像基本上都不允许拍照。

摄影/韦宇教

从建筑风格的角度来说,进入塔尔寺景区你就会有一种去了拉萨的感觉。同样的建筑风格体系,区别于我之前去过的所有寺庙。刚进入景区,就可以在停车站旁看到巨大的转经轮,左侧有一个穿着藏族服饰的大妈,正在一路转动经纶走过来。我迎面走过去,大妈对我说了一些话,看我一脸茫然,就指向了对面,我想了想问她,是从右面开始转吗?她点了点头。手语和领悟力,才是去个语言不通的地方最重要的交流必要条件啊!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八宝如意塔、藏传佛教的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每一个地方都显得与众不同。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到塔尔寺朝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宝如意塔。八座塔从东到西依次是莲聚塔、菩提塔、四谛塔、神变塔、降凡塔、息诤塔、尊胜塔和涅盘塔。在藏语中八座塔分别被称为:八邦、香趣、扎西果莽、穷处、拉潘、彦敦、南结和娘德。八座塔都是根据佛经中对佛祖释迦牟尼的记载,为纪念佛祖一生中的八大业绩而建的。可以看到很多虔诚的教徒,沿着八宝如意塔边念经文边祷告,神圣感油然而生。

摄影/韦宇教

拾阶而上,两旁的丁香花开争艳,和平时我们看到的花不太一样,花朵更细小。

摄影/韦宇教

刚下过雪的夜晚,西宁的温度降到了零下,中午时分还是二十度,温差之大,令人惊奇。雪化成潺潺流水,从殿檐滴落而下,安静优雅。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行走世间的人,也许都渴求一种信仰,来完成自我救赎或度化,换得当下的心安和快乐。毕竟每一个人都要熬过自己的朝朝暮暮,毕竟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现世的生离死别。

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途经每一个寺庙,遇见每一朵酥油花,观摩每一幅壁画、堆绣,我也会双手合十,学着祈祷。听“看门”的保安大叔说,酥油花、壁画、堆绣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你要静下来,才能好好欣赏和领悟。

摄影/韦宇教

酥油花以酥油为原料,由寺院艺僧精雕细捏而成,形态多样丰富,涵盖了花卉、佛像、山水、鸟兽等,作品主题多与藏族宗教文化相关。壁画艺术古来有之,由古代的陶器花纹、瓷器图案、石岩壁绘画、文字雕刻逐渐演变发展而来。

听僧人介绍,塔尔寺壁画属喇嘛教宗教画系,壁画颜料采用石质矿物,色泽鲜艳,而且“保质期”很长。壁画内容多取材于佛经故事、神话故事、姻缘故事、释迦牟尼生平故事、宗喀巴佛院的业绩以及各种佛像、神像、阴间地狱画面、生死轮回和高僧大德的形象等。不管是布面画、壁面画,还是在墙面上嵌上木板后的绘画,整幅画作的构思精巧细腻,意境幽远,栩栩如生。堆绣堆绣是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线绣制而成。题材涉及佛像、佛经、罗汉故事和神话传说,注重人物的刻画和形态的塑造,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

摄影/韦宇教

“艺术三绝”之外,塔尔寺的雕版印刷、花架音乐等古老技艺,也独具一格,特色明显。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除了寺庙,塔尔寺引人关注的还有众多的僧舍。住在里边的僧人与普通人无异,他们的生活与普通民众的生活也相差无几。僧人们用上了自来水、电灯、电视、家用电器,还有电脑、手机。在不少僧舍的屋顶上,还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他们平日里潜心修佛,时而辩经,传承佛教文化。有时也会坐火车去拉萨,了解外边的世界,共研佛法。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摄影/韦宇教

不管是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都在通过自身的教义,塑造信徒的精神面貌、文化观念和生活态度,都是用来填补人类的心灵,将慈悲与智慧洒向人间,让人获得幸福和安乐。

【作者】行者,出版散文集《愿无岁月可回头》。就职于《三联生活周刊》,专注于旅行、摄影、写作。独立摄影师,多个微信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搜狐自媒体,乐途灵感旅行家,百家、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看点号、网易号等专栏作者,驴妈妈旅游达人。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别的时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weiyujiao1985 微博:@韦宇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