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会选择在王舍城?这两个传说都可开我们心胸智慧

发布时间:2024-02-11 01:45:50作者:心经入门网
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会选择在王舍城?这两个传说都可开我们心胸智慧

一时,法华大会在王舍城耆阇崛山(qidujueshan)召开了!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大会,参与的会众阎浮提的有万二千人俱,都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它人天佛土不可胜数。佛身边常侍一千二百五十人,这次之所以召集齐全,充分说明法华会的重要性!

王舍城遗址

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会选择在王舍城?这两个传说都可开我们心胸智慧。我们先来探讨这个问题,佛的很多会议都是在此召开,此地本身就有殊胜的含义,这里有两个传说,我们来看:

1、在古印度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生下一个王子,但这个王子生下来是两个人背靠背,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也就是现在的连体婴儿。国王以为是妖怪,怕他祸害人类,就把它一劈两半扔在了荒山野外。

一个罗刹鬼看不过去了,就用神通把王子复原,用自己的乳把王子抚养长大。此王子非常厉害,当时的印度有万八千国,被他通过武力全部征服,然后把所有国王都集中在耆阇崛山中,干什么呢?让他们自生自灭。

国王们失去了供养,只得自己干活,所造是房子很简陋,结果还连遭七次大火,把房子都烧掉了。于是这个国王虽被罗刹鬼养大,可是并没有泯灭善良,一念之仁下,又给这些国王建了一个城市,所以叫王舍城。

很多高僧的骨塔

2、在古印度很古远之前,有一位国王叫班足。由于人类尚处于野蛮时代,国王上山打猎的时候,与一只狮子发生了关系,因此狮子生下了一个王子,还把这个王子背进了王宫。这个事也不稀奇,因为当今在印尼,还发生了一只母猩猩做人发泄工具的事,人啊!兽性也具足。

这个王子他既有人性又有兽性,非常的残忍,特别的贪吃,每天都要换一道菜,所有的菜都给他吃尽了以后,就没有办法满足他的食欲了。后来一个大臣在城外发现一个弃婴,他捡回来给王子吃,王子一吃就爱上了。开始逼着大臣们抓小孩来供养他。

王子的残忍很快引起了暴乱,有一千个小国的国王联合出兵,强迫国王把这位王子囚禁起来。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失去民心,将来怎么治理天下呢?

可是王子却与山神勾结,和山神约定,你帮我夺得王位,我就把这一千个国王抓来供养你。所以当他成功后,抓捕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国王,漏掉了一个,叫普明的国王。过了一段时间,普明却找上门来自投罗网。

国王讲:“我正要找你,不想你却上门找死了。”普明说:“我可不怕死,我怕死就不会来找你。只是我知道你现在到处找我,使我不能安心学习一个法门。所以请你给我点时间,等我学完以后,我再来送死行不行?“

国王说:”不行!要是你趁机跑了,怎么找得到你呢?“

普明说:”这次我不就来了吗?我想跑的话早跑了。“

国王一想也对,既然他第一次敢来,那第二次还会来。于是一念之仁,放了他回去。多日后,普明果然回来了,并讲了所学之法,国王听了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他不仅赦免了普明。连带那九百九十九个国王,也一并赦免。只是要求他们每人滴一滴血供养山神。

山海相望

这两个故事就是说明了王舍城的由来,也有的经书说成王赦城,可见这个传说大概是有根据的。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一念之仁,赦免了别人,也等于赦免了自己。

所以我们不要把这两个传说看得很残忍,很野蛮,净看到他的阴暗面。要知道,这个传说的本身,就包含着自觉自醒之义。这里面的法理奥妙无穷。像野兽那样的恶人,都能醒悟,何况我们这些有文化滋养,文明教育的人?

这也是诸多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事中的两个。可见早在佛下世之前,人们在挣脱野蛮的道路上,就已经出发很久了,靠的就是一念善心的自我觉醒。这个佛在佛法里也论证过:外道靠种种的修行,可以拥有宿命通,他心通等神通,结合自己前世的根基,也能证到人我空,成就辟支佛果位,成为世俗人眼中的圣人。

那么耆阇崛山呢,翻译成汉语就叫灵鹫山。因为山的形状类似一只灵鹫鸟。

灵鹫山

鹫,一种猛禽,毛色深褐,体大雄壮,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捕食野兔,小羊等。亦称“雕”。大型猛禽的一类(也叫"座山雕"),能吃大型动物的尸体。鹫也是目前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之一,飞行高度可达10000米以上。类似大鹏鸟。

按佛教的说法,大鹏鸟是如来佛的舅舅,与佛因为食物问题发生过争执,后来被佛法降服,但位于如来宝座之上,时时得众生供养。佛陀常驻灵鹫山中,并时常讲经说法。方有此传说。

现今朝圣灵鹫山

总结: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会选择在王舍城?

这两个传说都可开我们心胸智慧!

为什么能开我们心胸呢?心胸问题一直是妙色莲花讲得最多的问题,心胸特别的重要,心胸的大小,也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角度看待问题。如果站在尽虚空遍法界来看,我们阎浮提地球微不足道,尘埃都不算,我们的认知,都是以己度人,以自己的所见所思,来看待宇宙人生。

就像蚂蚁看人一样。反过来人看蚂蚁,又是一种境界。食物,男女之欲,繁衍生息,都是我们固执的妄念,就是因为我们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不知道外面还有广阔无边的世界。《大乘妙法莲华经》上讲了那么多的佛土,都是佛,菩萨,罗汉居多,人都很少。也没有饮食男女之说,以禅悦为食,以分身为繁衍,无有烦恼,困苦,哪个更高级?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复原d那烂陀寺

这个时候就是智慧显现作用的时候了。是野兽,是恶人,是宿命,是神通,是人类观还是虚空观,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那么佛法一定能帮我们开智慧。

妙色莲花追寻至臻佛理,依据《法华经》讲义,在这篇中只起到推介的作用,更多的佛学文章,敬请关注。欢迎评论探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