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07/14妙境长老宣讲于法云寺佛学院
各位同学,各位居士:
我很多年来讲开示的时候很少写稿,但是这一次在台湾,或者说是心血来潮吧!有几位同学约会在新竹福林堂,给我出个题目;这个题目不是我出的,是同学出的题目,我就把所要讲的写出来。写出来之后,又有其他的地方请我去讲开示,我还是讲这个,另外还有一个稿。我们现在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位在台湾我在讲的时候也有听过。但是这个稿我现在再重讲,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对我有所帮助;就是我讲的有些地方,不如理的地方也可以告诉我,或者你们有不同意见也可以讨论。
这是一共分十一段。第一段。
烦恼为何义?何故欲消除?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发动诸恶业,令招感苦果。故一切佛子,应除灭烦恼。
这第一段就是先解释什么叫做烦恼,为什么要除灭烦恼,说一个大意。烦恼,这是一句话,这句话里边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什么原因要消除烦恼?
「能扰乱其心,不得安乐住」,这就是烦恼这句话的义;就是有烦恼的时候,它使令我们的心动乱,不能够安乐地住,不能够住在安乐的境界里面,使令心里面不安乐、不自在。
「发动诸恶业,令招感苦果」,为什么要消除烦恼?不得安乐住,所以应该消除;同时有了烦恼,能够发动各式各样的罪过,能造很多的罪业。造了罪业,就使令我们招感苦恼的果报,令我们去受苦。「故一切佛子,应除灭烦恼」,应该灭除这个烦恼。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饿了的时候,你给我一个面包,这事我很欢喜,我容易接受。若有人告诉我:「你不应该有烦恼,你除灭你的烦恼,除灭你思想上的污染。」就不愿意接受,就是不愿意接受的。我们人是这样子。但是我们佛教徒不同于一般的人,有深一层的智慧,就是能接受这件事,就是能灭除、消除内心的烦恼。
如果我们佛教徒不想灭除内心的污染、调伏内心的烦恼,这样的佛教徒,我
看就是交白卷了!就是不及格了!
这第一段实在就是略说。下面第二段。
欲灭诸烦恼,应作如是观:心本无烦恼,烦恼云何生?
第二段说明烦恼是怎么生起的。我们想要灭除烦恼,应该知道烦恼怎么生起,然后才有办法消除。
「欲灭诸烦恼」,我们若想要,你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志愿消灭内心里面各式各样的烦恼。「应作如是观」,应该作这样的观察,你先这样观察,才有可能消灭烦恼。
怎么样观察呢?「心本无烦恼,烦恼云何生」,我们的内心本来是没有烦恼,这是按照粗显的烦恼说,我们心里面没有什么烦恼。心里面心平气和的时候,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那么烦恼怎么会生起呢?
生因有三种:有境界现前,深心藏种子,不如理作意。以是因缘故,烦恼得生起。
「生因有三种」,烦恼怎么样会生起?这里说有三个原因,烦恼才能够生起。
第一个原因是「有境界现前」,就是有一个引发烦恼的境界出现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前面,这是所缘缘,有这个境界你才会有烦恼。如果没有这个境界,烦恼是不生起的。不管你贪心,也是要有个所缘境;瞋心,也要有个所缘境;邪知邪见、愚痴,也是要有所缘境;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就是我、我所的这些烦恼也是有所缘境的。「有境界现前」,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深心藏种子」。就是我们的心简略地说有两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感觉到我们是有心识的,我们自己感觉自己有个明了性,自己能觉知的,这是肤浅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深细的心,深细的心我们自己不知道;那一部分的心,通常我们说就是阿赖耶识了。在阿赖耶识微细的常相续的心里边,「藏种子」,它含藏了很多的功能,就是心生起的功能,贪心生起的功能,瞋心生起的功能,各式各样心理活动,它都是有一个功能作它的种子,它才能生起的;如果没有这个种子,它是不能生起的。譬如说阿罗汉,他断除去贪瞋痴的烦恼了;这个贪瞋痴的境界现前,阿罗汉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他就是没有种子的关系。
「不如理作意」,第三个原因还要有不如理作意,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别心,你要这样子,这个烦恼才能现起。如果你若如理作意,烦恼就不现起了。譬如说是现在有一个能令我生瞋心的境界出现,但是我忽然间观一切法空,观发动瞋心的
这个境界,观察它是空无所有的,那么这个瞋心就不现起了,它就不现起。如理作意的时候,它就不现起了。譬如说修无常观,说这个人在骂我,我不高兴,我的忿怒就生起了。但是修无常观,骂我的这个人一剎那间就灭了,第二剎那的这个人没有骂我,是前一剎那那个人骂我。说我对那个人不高兴,后一剎那那个人没有骂我,我不应该对他生起瞋心,那么这样这个瞋心也应该不生起。所以用无常观也能够使令瞋心不生起,无常观也是如理作意,观一切法空也是如理作意。你若能如理作意,烦恼不生起;虽然这个人有烦恼的种子,但是如理作意的时候,烦恼种子就不现前了,烦恼种子不发生作用,瞋心就不能生起。这是三个原因。
「有境界现前,深心藏种子」,一切的凡夫都是这样子。「不如理作意」,一切的凡夫都是这样子,所以都是有烦恼。但是,我们虽然是凡夫,我们有很多的烦恼种子,随时烦恼会活动,但是若有如理作意的时候,烦恼就不动。从这个地方看出来,凡夫可以修学圣道。我是有烦恼,但是如理作意的时候,烦恼就不动,所以我们还是可以修学圣道的。你如理作意,烦恼就不动。说我的贪心很大、我的瞋心很大、高慢心也很大、疑惑心也很大、我我所也是很大的,那怎么能够修学圣道呢?能!你如理作意的时候,一切烦恼它不动,那么你就可以修学止观了。所以有如理作意,这是我们一切的凡夫修学圣道的一个功能性、一个因缘。
「以是因缘故,烦恼得生起」,因为「有境界现前,深心藏种子,不如理作意」,这是三个因缘;三个因缘,所以烦恼才会生起。「有境界现前」,这个是所缘缘,「深心藏种子」是因缘,「不如理作意」是增上缘,当然这里面次第缘也在内了,就是四缘生诸法。有这个因缘,所以烦恼才会活动。这是简略、简要地说出来烦恼生起的原因。
下面第三段。
内心作意时,无明慧为导,则不能如理,观察于彼事,故引发烦恼,造作诸罪业,因业生苦果。
这上面特别提到不如理作意。「内心作意时」,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所缘缘的时候,所缘境的时候,心就会动。作意心所是什么意思呢?作者起也,能发起你的心,让你的心到那个境界去,认识去。引心趣境,叫做作意。
内心在作意的时候,「无明慧为导」,我们一般人没有般若的智慧作前导,没有般若智慧。我们没有读《金刚经》、没有读《瑜伽师地论》、我们没有读《中观论》、没有读《大智度论》,没有学习佛法。没有学习佛法的人,他就得不到佛法
的智慧,没有智慧作前导。这个智慧作前导就是如理作意。我们内心作意的时候,没有智慧作前导,就是没有如理作意。
「则不能如理,观察于彼事」,我们就不能够有佛法的智慧去观察所缘境的真实相,不知道怎么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也可能把《金刚经》背下来了,也可能没有背下来,可能这个偈子是背下来了,但是不能用,你就不能作如是观。不能作如是观,那等于就是用不上,不能这样子去观察彼事,那就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就是认为这是真实的,「你怎么可以骂我?你怎么可以冤枉我?」就会各式各样不如理的分别。「这是可恨的,这是可爱的」,各式各样的虚妄分别。这样子分别,这样的不如理作意就引发出来各式各样的烦恼了。
「造作诸罪业」,烦恼生起了,就做错误的事,罪过就会生起。「因业生苦果」,这样说呢,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会生苦果。
我们若作如是观的时候,苦果由业生起,这个罪业是由烦恼生起的,所以我们若不愿意受苦果,应该断除烦恼。你若这样思惟,就知道心里面生烦恼是不对的。你若静坐的时候,你就这样思惟,你就对于烦恼的相貌认识得会深刻。内心里面一生出烦恼,你立刻就会觉悟:「唉呀!我现在生了烦恼了!」那么就有可能会停下来非理的作意,引起如理作意,就可能。如果烦恼生起了还不知道,生烦恼已经五分钟了还不觉悟,生烦恼三十分钟了还不觉悟,这也就看出来没有修止观的关系。
常常修止观的人,得圣道还是有可能会生烦恼,但是很快会觉悟。所以你说你修止观很相应,来考验考验你,就是随时不必讲道理,「你怎么这样子懈怠!」就这样诃斥诃斥,看你怎么反应就知道了。你说你去静坐了,你说你怎么修止观是相应了,我们弄一个止观的记录,你写得很好,那么考验考验你,立刻就知道你是不是说谎话了,你不能够覆蔽,不能隐覆,隐覆不住的。
这是第三段,说到没有智慧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够如理作意观察诸法真实相、调伏烦恼,所以就现出来种种的罪过,这样子。
下面第四段。
如佛在世时,大众集会中,忽来一狮子,佛因说偈曰: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
下面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不如理作意,生烦恼的一个例子。
「如佛在世」的「时」候,「大众集会中」,这是在《大智度论》里边说的这个故事。而这个偈子:「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前面还有两句,「不眠者夜长,
疲倦者道长,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这是《法句经》上的偈子。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在大众说法的时候,来了一个狮子。这个狮子就坐在佛的旁边也听佛说法,有这么一回事。佛就说四句话:「不眠者夜长」,不睡觉的人,就是失眠的人,就感觉夜间很长。如果是不失眠的人,一觉睡到大天亮,不感觉夜长。「疲倦者道长」,走路的时候,感觉疲倦的时候,就感觉道路很长,实在还是那么长,并不是特别长。若身体特别健康的人,他走路很轻快,也不感觉路途很远,若是疲倦了就感觉路途很远,这是心理的作用。
前两句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年了,才回到祖国去,回到迦毗罗卫国。回到祖国的时候,净饭王看见佛的这些弟子,多数是外道、修苦行的人随佛出家,得阿罗汉了。表面上看修苦行的人,可能是瘦一点吧,也可能是面貌太阳晒得黑了。看佛是大相好光明,佛周围的弟子那样子,就是那么样的境界,净饭王感觉到不庄严,所以就下令净饭王他的这些兄弟中、这些王子出家。王子出家了以后,佛就是命令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领他们到王舍城去教导他们,教导他们修学圣道;就离开了迦毗罗卫国,离开家远一点。
这些王子出家以后;他在家的时候,出门的时候坐车,吃得很饱,胃口也很健康。吃得很饱,睡觉睡得很多,也不感觉夜长,也不感觉道长。出家以后呢,不能坐车了,出去乞食的时候要徒步走了。又是日中一食,吃饭少了,夜间也没有那么多的觉睡了,所以是「不眠者夜长」。出去乞食的时候徒步走,「疲倦者道长」,说到这两句话。
那么第三句、第四句:「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就指这个狮子说的。这个狮子是怎么回事呢?是在毗婆尸佛的时代。毗婆尸佛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是九十一劫,这么长远的时间。在那个时候,毗婆尸佛出现世间的时候,和释迦牟尼佛也是一样,就是到处说法教化众生。当时有个婆罗门是特别有学问的人,声望很高,国王大臣、一般的人民都是很敬重他的,很多的年轻人跟他读书的,他到什么地方都受到人家的尊重的。他听说毗婆尸佛出世宣扬正法,宣扬什么正法?他也愿意来听一听,所以也就到毗婆尸佛这里来。但是到这儿来的时候,这些人都注意地听佛说法,没有看见他来,就不知道;而他到什么地方都习惯了人家对他恭敬,到这儿来的时候,没有人睬他,所以他心里面忿怒了,他就是骂当时法会大众的人。当然法会大众的人是出家人多,他就骂出家人是秃驴,就是骂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忿怒,骂了这么一句话就走了。这个婆罗门就这样子不如理作意,造了这样的口业,由瞋心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他以后死掉了就做了狮子,一直到释迦牟尼佛还做狮子,九十一劫做狮子,死了以后做狮子,死了以后还做狮子,做了这么长远。
这两句话就是说他,「不明达正法」,这个人糊涂造了恶业,不明白真理。他就是糊涂,由这一句话,制造了、创造了九十一劫狮子的生死,就这一句话创造出来的。「愚者轮回长」,这轮回是你自己创造的,不然是没有轮回的。「不明达正法,愚者轮回长」,那么这件事就是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没有智慧为导,不如理作意,所以引发烦恼造作罪业,就是「因业生苦果」,就是不如理作意就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有这么多的苦果。这是举这么一个不如理作意的苦果的例子。
又如战国时,魏惠王将军,庞涓害孙膑,马陵道边树,万弩俱发时,庞涓自刎死。
这又举一个不如理作意的例子。战国的时候,春秋战国,战国在春秋之后。战国的时候,「魏惠王将军」,魏惠王就是孟子见梁惠王──就是那个惠王。他建都在大梁,所以就叫做梁惠王,实在他国号叫魏,是魏国。魏惠王他下面有一个将军,就是庞涓。庞涓和孙膑是同学,因为大家在一起读书,他就知道孙膑的才华比他高。他知道这个事情,心里面就是不舒服,那么他就先离开了老师,也就离开了孙膑,到了魏国,见到梁惠王;他们这个因缘具足,就是做了将军。
做了将军之后,孙膑知道他的同学在魏惠王那里做了将军,他也想要来见见这个同学,找点事情做。找点事情做的时候,庞涓心里面不高兴他这个同学,但是表面上还是很亲热的。他就在梁惠王那里推荐他,梁惠王就封他为客卿。后来孙膑,孙膑是齐国人,不是魏国的人,就和齐国的人──他家里面的亲戚有了来往,那么庞涓就抓住了这件事,向魏惠王说:「他是齐国人,他现在是忠于齐国,来我们魏国来做间谍的,这个事情我们要怎么样处理他呢?」梁惠王说:「你看怎么办呢?」「这样就由我来处理了。」
于是乎他就把孙膑的膝盖骨割掉了,就砍掉了;也有的地方说是把两个脚砍掉了。砍掉了那就是站不起来了,走路是要爬着走了。这个时候,等到慢慢地这个腿、这个疮好了,就是爬着走路,不能站起来。孙膑本来是很聪明的人,但是这时候还不明白,不知道庞涓是害他。庞涓就对他说:「听说你的祖先,孙子有兵法十三篇,能不能够写出来给我读一读呢?」孙膑也就同意了。他有时候精神好就写,那个时候可能是用竹子、用刀来刻字,可能不是用笔写字;精神好就写一点,精神不好就不写,于是写得很慢。
这一天正在写的时候,来侍奉他的工人说:「孙先生!你在做什么?」孙膑就照实一说。这个工人就说:「你大约什么时候写完?」他说:「唉呀!我写得很慢,可能要多久多久写完。」这工人说:「你若是慢一点写完,你还能多活几天。」这工人就走了。孙膑这一下子明白了,才明白这个意思。从这以后,他不写了。他
就装神经病,各式各样神经的境界,就是完全精神不正常了。而庞涓呢,一看见孙膑精神不正常了,心里还疑疑惑惑的,那么就是拿大粪给他吃,孙膑就吃大粪;你看孙膑吃了多少苦头。然后有的时候就从屋子里面爬出去,到猪圈里去睡觉,有时候就爬到街上去睡一宿,然后再爬回来,就是这样子。后来这件事传出去以后,齐国的使臣到魏国来的时候,就偷偷地把孙膑放在车上,就带回到齐国去了。带回齐国去了。
庞涓就是野心很大,他最初好象是侵略韩国,后来又去侵略赵国。韩国和赵国都求救于齐国。韩国我们先不说,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是齐昭王是谁【按:此时应为齐威王。】,就派这个大将军──就请孙膑做大将军。孙膑说:「我是个残废的人,做大将军让人耻笑,你还是请谁做大将军,我做参谋好了。」那么大将军就调动军队,要来救赵国的时候,就和孙膑商议这个战争怎么打法。孙膑说:「我们不到赵国去,我们直接到「梁」国去【按:「围魏救赵」,魏国首都「大梁」】。这个时候庞涓自然是回来了,赵国就没有事了。」那么就这样子做了。到了魏国的时候,孙膑又出了主意,如此如此这样做。
这样做,这时候庞涓也很快地得到消息,就从赵国就回到他的祖国,回到魏国来。回到魏国来,就注意齐国军队的情形。第一天(那是古代的时候,都是落后的境界嘛!军队要吃饭,都是一个灶一个灶地烧饭),他一看,有十万灶,有十万个烧饭的地方。哎呀!看出军队很多。等到第二天看,只有五万灶,第三天看有三万灶,庞涓就欢喜了:「我知道齐国人胆小,这才三天一半多的人都跑了。」
所以这时候庞涓下令,选军队里面的精兵向前追,追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前面有很多木头,烂木头堵住去路。堵住去路的时候,又看见旁边有棵树,这时候太阳还没有落,要落了,光线不是那么亮了,就看树那个地方有点白,那个地方隐隐忽忽地好象有几个字,庞涓就到那个字那里一看。那几个字是蜂蜜写的字,蚂蚁都爬上去了,那上写:「庞涓死于此树,庞涓死于此地」,这么几个字。他一看的时候明白了,来不及了。这个时候两边孙膑埋伏的军队,「万弩俱发时」,大家用箭来射,庞涓这时候自杀了,「庞涓自刎死」。
这件事也是不如理作意,庞涓,这明白地说就是嫉妒孙膑的才华,只要杀掉他,那么天下只有他第一了,他的意思是这样,结果他还是被孙膑杀害了。这个不如理作意,这个嫉妒障碍就是有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读《史记》,也看出来鲍叔牙和管仲的事情,鲍叔牙也是知道管仲的才华比他高,而鲍叔牙不嫉妒管仲,反倒把他介绍给齐什么王【按:为齐桓公】,叫做小白。这个时候让他做相,而鲍叔牙不做相,这看出来鲍叔牙不嫉妒,而管仲也非常感觉到鲍叔牙真是朋友,真实是好朋友;这在《论语》上也提到这件事。
那就和庞涓和孙膑的情形完全不同。
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完全是有不同的,这里面举这个例子,这也是不如理作意,所以嫉妒障碍不好,这是一个例子。
又如楚平王,信谗害伍奢,十年来吴师,鞭尸报父仇。
这又举个例子,举得太多了,举这个例子。楚平王,楚平王这个时候可能是春秋时代。楚平王「信谗害伍奢」,我还是把它说明白。楚平王的儿子是太子建,这个名字。太子建的老师就是伍奢,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还有个费无忌也是太子建的老师;伍奢是太傅,费无忌是少傅。太子建和少傅的感情不太好,和伍奢的感情好一点。而这时候楚平王感觉他的太子,他的儿子年纪到了,应该娶妻了,那么就派费无忌到秦国去娶妻。
费无忌到了秦国去,就是选择了一个秦女。选择一个秦女,选好了,就回到楚国来,但是费无忌先回到楚国的首都去见楚平王,就说:「秦女特别好,不妨王自己娶了,另外再给太子找一个女人。」就这样说。那么楚平王就接受了这个建议,他就自己娶秦女为妃。
这样子做了以后,费无忌就在楚平王的面前说太子建的坏话,而楚平王娶了秦女以后,心里面也不欢喜见到太子建,那么就把太子建派到另外一个城去住。而费无忌就说:「太子在那里招兵买马、调动军队。自从王娶了秦女以后,太子建心里面不满意,王应该加小心。」那么这时候楚平王就下令把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叫来,说:「我是委托你教导我的儿,你把我的儿教导什么样子,想要造反啊?」伍奢说:「你为什么因为小臣而疏远自己的骨肉呢?」说这么一句话。楚平王更不高兴了,就把伍奢放在牢狱里面了。
这时候楚平王就下令叫太子建来,就想要杀掉他,而太子建就跑到宋国去了,就跑了。而这时候费无忌说:「伍奢他有两个儿子,才华很高,你现在把他父亲放在牢狱里头,将来他的儿若造反,是为楚国的大患。不妨也叫他父亲写一封信,叫他两个儿来了以后通通杀掉他,就没有事了。」这时候楚平王接受这个建议,就叫伍奢写封信,这封信就说:「你们两个若来看看我,王可能会释放我;如果你们不来,我就可能会死掉了。」
他那两个儿,第一个儿叫伍尚,小儿子叫伍员(也有地方说是伍胥,伍子胥)。接了这个信以后,两兄弟在商议这件事,商议这件事说:「我们若到那儿去的话,一定把我们通通都杀死了。如果是我们去一个;父亲叫我们去,如果我们不去,我们就是不孝顺父母了,不好!我们随着去。但是通通死掉了,没有人报仇!我想你的才华比我高,有本事,你不要去。」哥哥对弟弟说:「你不要去,我随着父
亲去,我去看父亲,我们一同死掉了,将来你报仇好了!」那么伍子胥就同意了这个建议,伍子胥就走了。
伍尚就是到了京城来,果然是被楚平王都杀掉了。杀掉了以后,就下令抓伍子胥,伍子胥也是跑到宋国,展转地又跑到吴国去。跑到吴国去,他就为吴王服务。吴王原来没有做国王,是国王的弟弟吧!他就帮助他把吴王杀掉了,这个弟弟做了王了,为他服务,感动了吴王,就是下令调动军队到楚国来报仇,有这件事。
「十年来吴师」,经过了十年,吴国的军队到了楚国去,把楚国占领了。「鞭尸报父仇」,这个时候楚平王已经死掉了,那么伍子胥把他的坟墓扒开了来鞭之,鞭尸三百就是这个因缘。这是一件事,这一件事也看出来是非理作意,也是不如理作意引起来这些事情。
皆违理作意,故有如是患。
说是那个狮子也好、庞涓也好、楚平王也好,都是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才引起这么多的灾难来的,这些事情。「皆违理作意,故有如是患」。
其实我们在佛法的立场来看,众生在生死里流转,就是因为不如理作意,所以在生死里流转,完全是不如理作意。
下面第五段就引如理作意的这些事情作例子。
后汉书陈重,与多人同住,一住者告归,误持同舍郎,衣裤而别去。物主疑于重,重不自申说,购衣裤偿之。误持者后归,还衣裤于主,其事乃明显,重心量广大,不与人有诤。
「后汉书陈重,与多人同住,一住者告归,误持同舍郎,衣裤而别去。」《后汉书》,有前汉、有后汉,记载一个人叫陈重。这个人与多人在一起住,在一个房间里面住;实在他们是在政府里做事,应该就是职员吧,这样子。「一住者告归」,其中有一个人回家去。回家去的时候,「误持同舍郎,衣裤而别去」,就是错误地,同住的人的裤子,他认为是自己的裤子就拿走了。
「物主疑于重」,失掉裤子这个人,疑惑是陈重偷他的裤子了,那么就向陈重说:「你怎么偷我裤子?」「重不自申说,购衣裤偿之」,陈重这个人说:「好!你说我偷你裤子,我就买裤子还给你。」他不辩别:「我没有偷你裤子,你怎么可以冤枉我?」他不辩别。他就去买一个裤子就还给他,还给他这个事就没事了。
「误持者后归,还衣裤于主」,错误地拿别人裤子走的那个人回来了。回来了,
「唉呀!对不住,我拿错了,这个裤子还给你。」「其事乃明显」,这件事才明白,才知道是搞错了,是误会人家了。
「重心量广大,不与人有诤」,陈重这个人,你说他偷你裤子,「你做贼了,你偷我裤子了!」那个人不介意这件事,才知道那个人的心量广大,不介意这件事。你说他是贼,他不在乎,他不与人有诤。那是什么呢?这个人有智慧、心量大,他不计较这件事。
这是个小事,若按今天来说,一个裤子我看能值几个钱呢?但是这件事若是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怎么样?你们说:「玅境!你这个人是坏蛋,你偷我裤子。」我会怎么反应?假设这件事是我们,我们会怎么反应?不要说大事,就这小事,我们心里会怎么反应?但是这个看出来陈重这个人有如理作意,他就是有智慧,把这件事不介意。不介意,就没有那么多烦恼。那么那个人偷裤子──其实那个人也没偷,只是误会了,把这件事这个真相才现出来,才知道陈重这个人有智慧,他心量大,不介意这件事。
又如晋魏颗,言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老翁为结草,以报其厚意。亦顺理作意,有如是感应。
这里又举出如理作意的一个例子。晋朝,这个时候是春秋时代的事情,魏颗他的父亲是魏武子,是晋朝的功臣。他父亲当然还有个大老婆,详细情形不知道,又娶了一个小老婆。娶了小老婆的时候,这一天魏武子有病。有病的时候,就把魏颗叫来,说:「我这个病也可能会好,也可能是不好,如果死掉了呢,把你的小母亲嫁出去;因为她年纪还不大,很轻,你把她嫁出去。」病轻的时候是这样遗嘱的。
过了多少天,病重了,又把这儿子叫来,对儿子说:「我若死掉的话,不要把母亲嫁出去,叫她陪我去。」那就是陪葬,通通埋在一起了,就是这样意思。
那么这个时候,死掉了以后呢,魏颗就把他的小母亲嫁出去,没有殉葬。别人就说:「你父亲遗嘱是殉葬的,陪葬的,你怎么嫁出去呢?」魏颗说:「『言疾病则乱』,我的父亲的病重的时候,他的理智不清楚,说的话不合道理。『吾从其治也』,我是随顺他有理智的时候的遗嘱去办这件事的。」所以叫做「又如晋魏颗,言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老翁为结草」,这是什么意思呢?晋国,魏颗也是晋国的将军,这时候晋国和秦国常常有作战的事情;凡夫境界就是这样。在作战的时候,秦国的军队打败仗了,魏颗战胜了。战胜了,秦国又派来一个将军叫杜回,这个人厉害。这个将军领着兵来打的时候,魏颗就是打不过杜回了。打不过的时候,就是把城门关起
来,心里面忧愁。忧愁的时候,就是在那里打瞌睡。在打瞌睡的时候,就做一个梦,说是:「青草坡,青草坡。」就说这么几句话,说这么几句话就醒了,醒了不明白这个意思,那么他就对他弟弟说,魏颗是哥哥,对他弟弟说:「我做梦,有人对我说『青草坡,青草坡』,什么意思呢?我不懂。」他弟弟知道:「我们这个城外一个地方叫青草坡呀!明天我们可以和敌人作战,领着军队就到青草坡去,看看有什么事情。」
第二天,城门打开了,领着军队就和杜回作战。作战这个时候,虚晃了几招就跑,就跑到青草坡那儿去,就看见那里有个老人在那儿结草;那个地方草深,就把这草结成扣。魏颗领着军队跑过去了,杜回就追过来了,到这儿来的时候,就被这草的扣绊倒了。杜回绊倒了,魏颗回来就把他压着,他们哥兄弟两个人就把他抓住了,抓住就把他杀掉了。这个战争就胜利了。
胜利了,回到城里面就庆祝这件事,庆祝完了夜间就睡觉了,睡觉又做个梦。梦见那个老人,就是看见结草为扣的那个老人,就说:「你认识我是谁吗?」对着魏颗说。魏颗说:「我不认识你呀!」这个老人说:「我就是你改嫁那个妇人的父亲。」这个梦就醒了。
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个魏武子的小太太,魏颗没有把她殉葬,还给她嫁出去,他这样做这件事、处理这件事呢,这个妇人的父亲非常的感恩,非常感谢魏颗处理这个事情,就是「你没有杀我的女儿」,就是这件事。
这件事看出来两个消息。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生存的时候爱,死了以后还是爱的,对儿女还是爱,这爱心还没有断,这是一个事。第二个消息,就是人死了以后,没有中断;「人死如灯灭」这句话说得不对。人死没有灭,还继续有生命的存在的,有这件事。但这里说,就是魏颗这样处理这件事,得到这个人的父亲的感谢。说是怎么来感谢这件事呢?就是你有困难的时候来帮你忙了。他能够战胜秦国的将军杜回,就是因为这个老人结扣,结草为扣,才使令杜回失败了。「以报其厚意」,这个老翁结草为扣来酬谢魏颗的好意。
「亦顺理作意,有如是感应」,这件事,魏颗能随顺他父亲有理智的时候的遗嘱,这也是如理作意;你如理作意有这样的感应。若不如理作意,像前面的,有那样的灾难的事情。所以,「有如是感应」。
前面是引世间上的事情,有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的事情。下边是我们说佛教徒。
下面第六段
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引如理作意,对治诸烦恼。
我们佛教徒,在家佛教徒也是一样;出了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都是佛弟子。「应学习佛法」,我们需要有智慧,能够如理作意,这个智慧从什么地方来呢?就是要学习佛法,学习经律论。经律论是佛菩萨的智慧,学习经律论,我们也就有智慧了,就有闻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乃至证悟诸法实相的智慧。那和世间上的事情又不同了,超越了世间上的如理作意,我们应该这样做。
当然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我们还没能够掌握到闻思修的智慧。我们也可以写文章去弘扬佛法,也可以为人讲解佛法,但是自己做不到。自己有的时候和在家人一样,不如理作意随时会发动,也会这样子。但是这件事不应该这样子,不应该不如理作意,应该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比较容易,我们的烦恼随时会动,这个事很容易;但是要有智慧来调伏内心的污染,调伏烦恼,这件事是难,这件事不容易。不容易,我们要这样做,我们希望能够如理作意,那怎么办呢?就非要静坐不可。我们学习了佛法的智慧的时候,我们多静坐的时候,学习奢摩他的止、学习毗婆舍那的观,这样子我们如理作意就容易生起,不然是不能生起的。一有问题的时候,虽然出家几十年都一样,你出家一千年都是一样,你不坐禅,你原来还是一样的;不要说你出家久了,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了不起。「我出家五十年了!」出家五十年没有用,你不坐禅的时候,你和初出家、和在家人一样!这是很明白的事情。
「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我们要从佛法,从经律论上、文字上的佛法去学习,我们就能够「引」发出来「如理作意」。如理作意能现前的时候,「对治诸烦恼」,就能够调伏一切烦恼。如理作意一现前,就能把烦恼就转变了,就不烦恼。
所以我们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子?」这话说了没有用。非要你常常学习佛法了,而还能多坐禅,才能发生作用,不然没有用。当然也算有点好处,我们学好了以后,可以在佛学院当老师,可以写文章,可以给人讲,但是自己的品德不能增上,不能改变过来;你说你做住持、做方丈,一样的。
这是简单的说。「吾侪为佛子,应学习佛法,引如理作意,对治诸烦恼。」所以如何消除烦恼?要学习佛法,你才有可能调伏烦恼。
下面第七段。
无量劫熏习,烦恼力甚大,暂时习佛法,生如理作意,其势能敌乎?
这里有个问题。我们这个烦恼从无量劫以来,久远以来这个烦恼不断地熏习。我们生了一回贪心,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习了种子。第二回、第三回又生了贪心,
原来的种子力量又加强。常常地生贪心,贪心的力量就大。你常常发脾气,你的瞋心就大。瞋心大,就是那个种子的力量大;种子的力量大,它一现行的时候,瞋心就不得了。为什么烦恼那么大呢?就是无量劫来的熏习,所以它力量很大的。
「暂时习佛法,生如理作意,其势能敌乎」,我学习佛法才三年,学习佛法五年,从经律论里面得到了一点智慧,能引出来如理作意,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我修如梦观、修毕竟空观、修唯识观,这如理作意现前。「其势能敌乎」,你暂时学习佛法的如理作意的智慧那个力量,能够和无量劫来熏习的烦恼力量作战吗?你能够调伏它吗?在时间上说,你的时间很少,烦恼熏习时间很久,这么短的时间能有力量敌过那么长时间的烦恼吗?这是个问题。下面就回答这个问题。
若能不放逸,精勤修瑜伽,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故能对治彼。
若是我们不放逸,不放纵自己的烦恼。「精勤修瑜伽」,我们不放逸地学习佛法,我们也能够精进勇猛地修习止观,能这样子,你要精进。
「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修奢摩他的力量、修毗婆舍那的力量,「渐次得增长」,我们修了很久的奢摩他,不感觉有力量,修了很久的毗婆舍那也不感觉有力量,但是它逐渐逐渐地增长。在《阿含经》里面佛说个譬喻,说那个匠人拿那个斧头,斧头有个把,斧头用手捉的那个地方,最初你没有用过那个新的斧头,「把」那个地方,看的是那样子。我们用手捉住它去砍东西的时候,砍这个、砍那个,你用它一天两天,也不感觉有什么变化,但是时间久了,手捉住那个地方就细了,就比以前细小了一点。就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你的力量就增长了,就是这样意思。
「止力及观力,渐次得增长」,渐次地,小小地、小小地逐渐地增长了;止也增长了,观也增长了,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增长了。
「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止的力量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和毗婆舍那观的力量,这两个力量,如果你不懈怠的话,你常常地努力去修学的话,它力量渐渐就会大起来。「遂薄弱烦恼」,能使令烦恼薄,能使令烦恼弱,烦恼力量就不大了;就能有这个力量。「故能对治彼」,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时间虽然不是很久,但是它的力量能消灭烦恼。
这里边其中有一件事我们也应该是觉悟到,就是烦恼是不讲道理的;烦恼讲的道理都是虚伪,它实在不强大,烦恼的强大都是虚伪的。但是我们学习佛法,这个智慧的力量是真实的。譬如说我们修不净观的时候,说我们的欲心很重,怎么能够把欲心调伏呢?你修不净观的时候,它就有力量,它就能胜;不净观的力
量能胜过我们的欲心,它就能胜。你观一切法空的时候,它就能够调伏一切的执着心,它的力量大,就是智慧高。
经上也特别提到一件事,其实我讲课的时候也提到,就是非佛教徒他们也能够放下世间上的欲,到深山里面去修禅定,也会得色界四禅,也能够得神通。我们佛教徒呢,当然也是放下了世间上的欲出家了,也能修禅定,得色界四禅,也能得神通。佛教徒得的神通,那比世间上非佛教徒得的神通不一样;就是佛教徒得到的神通,它的力量强大,不容易退,非佛教徒得到的神通容易退,容易失掉。因为什么呢?就是佛教徒苦、空、无常、无我,这不净观的力量强,所以得到神通以后,这个禅定不失掉。非佛教徒,他们没有佛法的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他的定力容易失掉,失掉了神通就没有了。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是「二力增胜时,遂薄弱烦恼,故能对治彼」。所以我们佛教徒,如果你肯用功、你肯努力,是会有成就的!这道理是一样的,常常地生烦恼,烦恼力量就大,那么我们常常地修习止观,止观的力量也是一样大,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学习佛法,一方面修学止观(一方面坐禅)。说「我不坐禅,我是念阿弥陀佛的根性,我的根性是念阿弥陀佛的。」那好,念阿弥陀佛也好。你不坐禅,你念阿弥陀佛也是好,也可以。但是我看,若是你有因缘、你有条件学习经律论,你就有条件修学止观。修学止观的时候,这止观的力量逐渐逐渐增长,比念阿弥陀佛不同,不一样的。当然我也赞成念阿弥陀佛,我不反对。
如理作意者,二力增胜时,圣道则现前,不与烦恼俱。光明与黑暗,二者不同时,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
这是进一步说如理作意的力量。「如理作意者」,就是随顺佛所开示的第一义谛,开示的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你能这样随顺去思惟观察的话,你能有这样的观,再能够有止;止也是如理作意,观也是如理作意,所以「二力增胜时,圣道则现前」。
我们读《阿含经》、读《般若经》、读《大宝积经》,我们也会感觉到那个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听佛说法的人,就听佛说这一坐经,就得须陀洹果了,就得阿罗汉道了,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个情形。当然也有的人,结夏三个月然后得阿罗汉,或者得四禅八定,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当然有这个情形的。那么他们那样的情形,「如理作意者,二力增胜时」,有些人,佛在世的时候,随佛出家的,随阿罗汉出家的,也不是完全得圣道,也有人没得圣道,这也是事实。但是我们看到得圣道的人,有些人也不是用很多时间,不是要经过很久才得圣道,也不是的。有的人就是一个星期就得了,他就得初果了,就得阿罗汉道了,也有
这个事情。舍利弗尊者就是听了马胜比丘说一个偈,就得须陀洹果了。那么舍利弗尊者把这个偈回来转述于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到了也得初果,还有这种,这是特别利根的人。我们不必取这个利根的人,就稍微钝一点,要几个月,或者多少年,或者三年,就是得圣道了,不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圣道则现前」,圣道实在是智慧,智慧则现前。智慧现前……下面还有,在这不说那么多了。「圣道则现前」,就是智慧则现前。「不与烦恼俱」,圣道现前的时候,成就智慧的时候,成就无漏的智慧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和烦恼不同时存在。烦恼现前,智慧就不现前;智慧现前,烦恼就不现前。
「光明与黑暗,二者不同时」,譬如说光明它和黑暗不能同时的,有了光明就没有黑暗,有了黑暗就没有光明。说是有智慧的时候就没有烦恼,有烦恼的时候就没有智慧。「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说是我们修学止观,得了圣人的智慧的时候,他断烦恼的道理也是这样子。
在《阿毗达磨杂集论》上提到这件事。就是过去的烦恼已经过去了,你不能断,你不能断过去的烦恼;过去的烦恼已经不在了,你不能断它。未来的烦恼还没生起,也不能断。现在的烦恼,现在的烦恼一剎那间已经不在了,你也不能断了。那么怎么断烦恼呢?就是圣道现前了,烦恼不生起,就是这样断烦恼,是这个意思。「圣道断烦恼,其义亦如是」,也就是常常地修止观的时候,消灭了烦恼的种子,烦恼种子就不现;烦恼种子灭了,烦恼就不活动了,没有烦恼现行了。断烦恼是这样断。
下面第八段
圣道云何起?依空性而起。
这下面详细说这个如理作意。这个圣道,就是无漏的智慧它怎么能够现起呢?「依空性而起」,你要观这个色受想行识、观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是毕竟空的。这个分大小乘,小乘佛法有可能会修不净观,然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修苦观,观心无常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主要是修无我观能灭烦恼。小乘佛法,我空也是空;大乘佛法也是观我空,但是又观法空,这和小乘不同的地方。
「依空性而起」,修我空的时候,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时候,修我空观,当然先要修无常观。修我空观的时候,色受想行识都不见了,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我也不可得,那么这个时候圣道就现前;一定要观察空才可以。「依空性而起」,就是观察诸法空,圣道才能现前。怎么样观空呢?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烦恼则不生,是即名为断。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修奢摩他的止、修毗婆舍那的观,我们初开始我们奢摩他的止,一定是一般的这些有为法作所缘境,或者是用出入息是色法,用出入息作所缘境,或者是观脐轮作所缘境,或者观丹田作所缘境,或者观地水火风作所缘境。
《清净道论》上,说那个地遍处就是以地为所缘境。地它怎么办法呢?就是找那个土,就是大地这个土,或者你感觉到满意的土,或者是黑土,或者是黄土,然后用一个木板,用木板把这个土放在木板上,用一点水把它混合一下,然后太阳把它晒一晒,当然太阳不要太热,小小的热,慢慢地干,它就不爆裂。做好了以后,就用这个方的土作所缘境;不是我们内身作所缘境,另外制造一个所缘境。
譬如说是我们修不净观,先观这个大指,足上的大拇指,它是青瘀了、膨胀了、坏烂了,那个白骨现出来了,就用那一点白骨作所缘境也可以。把全身都是脓烂了、破坏了,白骨现前,那么任何一处都可以作所缘境,以白骨为所缘境也是可以。或者是用水作所缘境,或者是火作所缘境都可以;或者是以地水火风,用风作所缘境,也都可以的。要找一个适当的所缘境。
「止观空性时」,我们初开始我们不能以毕竟空作所缘境,我们没有这个智慧,我们用有为法里面,你选一个作所缘境。作了所缘境的时候,这是修止,同时也修观。或者我们说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小乘的四念处。若是我们读《金刚经》的时候,以《金刚经》所说的作毗婆舍那观也可以,也是可以。当然这个观有我空观、有法空观。《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么是修无我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那么这是法空观了。《金刚经》一直地说我空观、法空观,一直说到最后。你这样也是可以,当然这个就是大乘佛法,这就是和小乘佛法的空观有点不同。
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愿意修小乘佛教的四念处我也同意;若是你欢喜,我也同意,修小乘四念处也可以,因为也可以得圣道。小乘的四念处似乎是容易懂,你若能够把心静下来,我们已经学过的《瑜伽师地论.声闻地》,那就是小乘的南传佛教,我们这样修行也可以。大乘佛教比小乘佛教难懂一点。譬如观一切法空,有《中观论》的诸法自性空;若是修唯识观的,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言句不同,言句不一样。但是这个呢,你要深入地学习、思惟,有可能你才能懂,不像小乘说的苦、空、无常、无我容易懂,是有深浅的不同的。
「止观空性时」,我们初开始的时候以有为法作所缘境,那么毗婆舍那,一方面修止,一方面修观,等到进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我空的空性为所缘境,为奢摩他的止了;智者大师说那个叫体真止,就是这个意思。观这一剎那心是毕竟空的,心就止在这里,那么这就和以地水火风为所缘境有点不同了。
「止观空性时」,止在空性那里,或者是观空性的时候,这样子时间久了,当然就是有所谓的止观双运。最初的时候修止就不是观,修观就不是止,但是进了一步的时候,止观是双运的,止观可以同时了。
当然,这个地方还有点事情。我们在台湾的时候,我在福严佛学院讲《摄大乘论》的时候,就有个同学提出这个问题,说他们到法光佛研所去听一个居士讲《阿含经》的时候,他问他:「修观的所缘境是怎么回事?」他说是要出定修观,而不在定内修观。回来把这问题来问我:「是定内修观?是定外修观?」我说是定内修观,当然就和他说的就不一样。我们完全把它说明白也可以。也有同学去问印顺老法师,印顺老法师也是说定外修观,也是这么讲。那么你妙境为什么这么讲呢?我说我有两个根据:一个是《大智度论》的三三昩,现在你可以翻出来看,看那三三昧是怎么讲的?那就是定内修观的意思。另外就是《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你看那上面也是定内修观。我们现在学习〈声闻地〉,〈声闻地〉里面还有一段,也可以看出那是定内修观的意思。
头几天我遇见一个居士也提到这件事,他认为南传佛教是主张定外修观;我说,我们北传佛教主张定内修观。当然,定外修观这句话也没有错。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也没得未到地定,更没得到四禅八定,那我们心里面也可以用奢摩他止一会儿,然后我们也可以修观,那当然这是定外修观,因为我们没有得定嘛!当然是定外修观。等到得了定以后,那就有定内修观,也有定外修观。因为你不入定的时候,你心里面也可以如理作意嘛!那就是定外修观。等入定以后,在定里面修观,那就是定内修观了。
其中这个地方不要误会,得了定以后,那个心可以止,可以定也可以不定,也可以修观的,修观而定还在,这个事情很妙。我们现在修奢摩他止的时候,心里没有妄想,好象是寂静住,但是心里一修观的时候,这个寂静没有了。我们现在是这样子。但是若得了未到地定,或者是得到了色界四禅的时候,或者无色界的四空定,前三空定的时候,你在定里面修观的时候,那个定还在,定不失掉,所以是定内修观。
定外也可以修观,定内也可以修观,但是你想要断惑证真,一定是定内修观才有这个作用。因为你若是出了定的时候,散乱心,散乱心就没有断惑证真的力量。并且我们在《瑜伽师地论》上看,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由慧得解脱;这文就是这样说。所以我们出家人为什么要持戒?因为想要得禅定;我们若持戒,容易得禅定。那么为什么要修定?因为修定能帮助我们得智慧。为什么要修智慧?
由慧得解脱。它互相帮助的。所以我们在定里面修毗婆舍那观,就能断惑证真;如果出定,你得不到定的帮助了,那你还能断惑证真吗?这是个理由,很明显的是这样子嘛!怎么能说一定是要出定才能修观,不应该是这么说。
我们这里说「止观空性时」,这要有一点程度的人,奢摩他的止才能止在第一义谛这里,初开始我们不能,就是要有一点程度。有一点程度的时候,止在第一义谛那里,也不是真实的第一义谛,是相似的而已。若是你得圣道的时候,那时候你的无分别智停在第一义谛,那是真的;没证悟第一义谛的时候不是真的,但是有点相似就是了。
「止观空性时,圣道遂现前」,这时候逐渐逐渐地进步,到止观双运的时候是无漏的智慧现前;圣道就是无漏的智慧。「烦恼则不生」,这个时候你的清净无分别的智慧现前的时候,烦恼就不动了。因为它见到空性的时候,能断烦恼的种子,所以烦恼就不现前了。「烦恼则不生,是即名为断」,这就叫做断烦恼。
如人在梦中,由不了梦境,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生起爱与憎,恐怖诸分别。
「如人在梦中,由不了梦境,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这里面还是说如理作意断烦恼的事情;就像人在做梦的时候,由于我们不知道是做梦──「假有而体空」,梦里面的境界都是假的,那件事的体性都是没有的,是没有那件事的。做梦的时候,有人送给我有一万两黄金,心里很欢喜,醒了梦没有,没有黄金,什么也没有,但是梦的时候和真的一样,就是做梦的时候看见那个黄金,那个「假有而体空」,实在是没有黄金的,「假有而体空」。「执以为真实」,在做梦的时候认为是真的,认为这个黄金是真的,「执以为真实」。「生起爱与憎」,做梦的时候,对可意的事情生起爱,不可意的事情生起憎。还有一种境界令我们心里生恐怖,做梦的时候狗来咬的时候就是跑不动,为狗所咬;或者看见老虎了、看见毒蛇了,就是想跑也跑不动,那就是有恐怖的事情。生起爱也是虚妄分别,生起憎也是虚妄分别,生恐怖也是虚妄分别。
剎那觉悟时,证彼体性空,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烦恼不起时,是即名为灭。
「剎那觉悟时,证彼体性空」,一剎那间从梦里面醒过来了,觉悟的时候才知道梦里面的那个境界,可爱的境界也是空的,可憎的境界也是空的,恐怖的境界也是空的,都是空的,「证彼体性空」。「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这个时候在什么境界上起爱烦恼、起憎烦恼、起恐怖的烦恼呢?没有那么回事嘛!「烦恼不
起时,是即名为灭」,说我们修学止观、观一切法的时候,也是像做梦那样子,像梦里的境界一样。我们看见的都是明明了了的,有一个某甲在这里、某乙在那里,这个东西是可爱的、这个东西可憎的,都是很分明的事情,但是「假有而体空」,我们也是认为真实的,若是觉悟了呢,都是假的、都是空的。
「谁复于彼起,爱憎诸烦恼,烦恼不起时,是即名为灭」,我们若观察一切法是假的,观察一切法是空的,那么烦恼就不生起了,这就叫断烦恼,就是这样意思。
我们若是不修止观,光是在文字上这么样的分别,只是说说而已,也不感觉有什么奇妙。但是若常常地修止观,那里面有微妙的境界,你就会感觉到。这是从实践中逐渐地逐渐地进步,你才会有这个感觉,不然不感觉有什么,只是用嘴说说有什么用,没有用。这底下我念一遍。
下面第九段
法句经偈云: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
这是赞叹我们修止观有成就的时候的快乐。我们没修止观的时候,这个「心随欲转」,欢喜什么就想什么,欢喜吃糖就想糖,欢喜吃面包就想面包,心随欲活动。「轻躁难捉摸」,这个心非常的轻躁,你很难控制它的,它动乱得很厉害,你控制它很困难。「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若是我们常常修止观,心就不是那么轻躁难捉摸,就可以不动了,就是烦恼也不动了,心就得调伏,这个时候心情是快乐。应该起贪心的时候心里不贪,因贪而烦恼的境界没有,应该起瞋烦恼的时候心不起瞋烦恼,这时候心情还是很自在的,这时候心情快乐,所以「心调得安乐」。
我们也不妨看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不要走,你注意那个烦恼的相貌,他起瞋心的时候,你注意,然后你就知道自己起烦恼的相貌,不然我们不注意还不知道。注意的时候起烦恼,唉呀!感觉烦恼很苦,起烦恼的时候很苦。
我是一九七三年来美国,大概一九七一年、七二年的时候,香港的股票大跌,跌下来。大概七○年、六九年的时候,香港股票不得了,很多人疯狂要买股票。等到一下子跌下来的时候,很多人跳楼;很多人……就是看到水边两个鞋在那里,人不见了。这个贪心的烦恼,这是贪心的烦恼。也看了很多瞋心的烦恼,你看报纸就看出来,瞋心的烦恼也很苦。若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贪的时候不贪,瞋的时候不瞋,那些苦恼境界没有,心情老是自在的。「心调得安乐」。
彼人心寂静,语与业寂静,正智而解脱,如是得安隐。
修止观成功的人,他那个心不动,看见什么他心不动,贪不能动其心,瞋也不能动其心,各式各样的烦恼,他心里不动。「语与业寂静」,他说出来的语言也寂静;不管怎么样的事情,他说话的时候合道理而寂静,而不是那么不得了。「语与业寂静」,「业寂静」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也非常寂静,因为心里面……,这个动乱是烦恼的相貌,没有烦恼的时候,身语意都是寂静的。
「正智而解脱,如是得安隐」,为什么他身语意都是寂静呢?他心里面有大光明的智慧,什么事情都看得明明白白的,他说话可能很钝,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但是心非常利;「正智而解脱」,他心里面有大光明的智慧,解脱了一切的烦恼,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境界,他心里面安隐,不动乱。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
「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这是另一个偈颂。修止观成功的人,他这个忿怒弃舍了,再不忿怒;不管伤害到什么程度,他心里面不忿怒。「除灭于我慢」,他虽然道德很高尚,但是他心里面不高慢,没有s瞧不起人,不轻视任何人,舍弃于我慢。
「解脱一切缚」,不管什么境界,对他没有影响的,你不能系缚住他的;不但是人间的境界,天上的境界都不能系缚他,「解脱一切缚」。「不执著名色」,为什么他能解脱呢?就是他对于这个名——就是心,心法,对于这一切物质的境界,就是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一切的境界都不执着。不执着它是有,不执着它是真实的,通通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有而不实,都是毕竟空的。
「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一切一切法在他心里面连影像都没有,他心里面能离一切相。「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一切的苦恼不能随逐他,不能苦恼他,不能的。这苦恼的境界现前了,他心里面不苦恼。我们平常人,当然一般的病痛我们觉得很苦恼,说是要死也不得了。这个修止观成功的人不怕死,他对于死亡没有恐怖;因为他止观现前的时候,没有生死这件事,他心里面。所以,一切时心里面都是安隐自在的。
下面第十段
现世此处苦,死后他处苦,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受苦;现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
「现世此处苦,死后他处苦」,这底下自己警戒自己。现在我们在这里很苦恼,死亡了以后到别的地方去了,也是很苦恼。为什么呢?「作诸恶业者,两处俱受
苦」,常常地烦恼动,常常地造罪业的人,「两处俱受苦」,现在此处苦,死后他处还是苦恼。「现悲我作恶,堕恶趣更苦」,「两处俱受苦」实在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现悲我作恶」,现在心里面有点难过,我做了很多罪,将来不得了,心里就受苦;将来死掉了以后,堕落到恶趣里面是更苦,所以是两处俱苦。
现世此处喜,死后他处喜,修诸福业者,两处俱欢喜;现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
「现世此处喜」,这个众生,这个修行人他现在在这里心情快乐,死掉了以后到别的地方去,心情也是快乐,为什么呢?「修诸福业者,两处俱欢喜」,修福业的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福业的人,这两处都欢喜。那两处呢?「现喜我修福,生善趣更喜」,我现在修了很多福,虽然还没得果报,心情也欢喜了。「生善趣更喜」,将来这个生命结束了,生到安乐的地方去,生到光明的地方去,那是更欢喜了。
你若修止观,这几句话你能背下来,在心里面思惟,自己不敢做恶,不敢做恶的。
下面第十一段。
烦恼因缘生,亦由因缘灭。彼诸有智者,能知自爱者,坚忍于逆顺,勇猛修禅定,烦恼得消除,其心安乐住。
「烦恼因缘生」,这是把前面的大意重说一遍。
「烦恼因缘生,亦由因缘灭」,烦恼是因「有境界现前,深心藏种子,不如理作意」,才有烦恼,是因缘生。「亦由因缘灭」,亦由止观的因缘而消灭烦恼的。
「彼诸有智者,能知自爱者」,那些学习佛法有智慧的人,能知道爱惜自己的人。「坚忍于逆顺」,坚固的忍耐——不顺我意的境界,或者随顺我意的境界,都要忍耐。不顺我心的境界我要忍耐,顺我心为什么也要忍耐呢?这件事更难;随顺我的意思,随顺我的心的事情更要忍。什么呢?你现在应该学习佛法,不!那个地方要请你去做方丈,你能不去吗?那个地方请你做董事长,请你去做总统,这是顺你的意,你要忍!就是你要能够不动,不为这些境界所动,还继续地学习戒定慧,这就要忍。你若随着那个境界去,就是为那个境界所动了,你就不能学习戒定慧了,所以也要忍。
「坚忍于逆顺,勇猛修禅定」,勇猛不怕,不害怕,「我不怕冷,我不怕苦,我一定要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不怕!」这就是不怕苦,不怕辛苦。「勇猛修禅定,
烦恼得消除,其心安乐住」,你要这样子,你的烦恼才能够灭掉。你说完全如我意,那有那种事情?世间上有那样事情吗?百分之百都能如我意?我看没有。说是「你办的佛学院办得不对!」那好,你来办,你来办也是一样,别人也不感觉完全满意的。说是「别人做总统做得不对!」你来做,一样,别人也会反对。「你做老师讲的经讲得不好听!」好!就请你做老师,看你讲的经别人都满意吗?也不可能的,不可能完全满意,世间上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完全满意的。
我说一件事。我到了温哥华去,有一个工程师和他的朋友来见我,说我有世间的事情,向我说说可不可以?我说:「可以!」说:「我和我太太要离婚,我们不能合,要离婚,你说应不应该离婚?」我说:「我是出家人,这个事情我不明白,你问我是问错了!」「不行!您表示点意见。」我说:「我问你,你和你这个太太离婚了,你还结婚不结婚?」他说:「还要结婚。」「那个结婚,能百分之百令你满意吗?」「唉呀!也不能。」「这样子,你和这个你感觉不满意要离婚,你将来还不能完全满意,那怎么办呢?不可能完全满意的。」所以我告诉他:「你和你太太谈判,你太太对你不满意,你对你太太的不满意,都诚实地把它写出来,你就两方面谈判,我对你不满意的地方我改。我从今天开始,把这不满意的地方我能改变过来。我不能立刻改变呢,我们分时间,我一个月内能改变,把我这个错误改变,我两个月内、三个月内,决定把不如意的事都改变。你也这样做,她也这样做,那么就不要离婚了。」因为你不能保证将来结婚是百分之百满意,还是有不满意的事情;就是重要的地方决定要满意,其他不重要的不计较,这样子才能够合,才能合的。
做夫妻是这样子,其他世间上一切事情也都是,不能完全可以满意的,不能。只有到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满意呢?就是得圣道。得圣道的时候,无论什么境界,一切法都是不二相,他心里面都是第一义谛,都是满意的,他心里不动,不受这一切世间法所染污,他心里面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安乐自在的,你不得圣道是不可能。有福报的人稍好一点,但是福报还是无常的,不是永久的。
「如何调伏烦恼?」怎么样消除烦恼呢?就是大概地说这么一段。希望各位同学慈悲指教。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