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二)

发布时间:2022-12-17 19:53:55作者:心经入门网

贰、释文

A1、智首问举德征因 A2、文殊答标德显因

A1分二 B1、标问答之人 B2、陈所疑之问

今B1、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这一段文就是解释正文了,昨天晚间已经说过在解释正文里边,有二十个云何,这就是问,问种什么因能结什么果,怎样可以得到菩萨的果位?怎样才能得到十住这种的果位?所以互相设出来问答,来表明这种因果的道理。在这二十个云何中,分出十一小段,每一段又有十句,这十句也是表示重重无尽的道理。《华严经》的道理是重重无尽的,也是无尽重重的,这个道理说不完,只用十句来代表,所以每一段里边就有十句,合起来就是一百一十个愿,一百一十种德。

第一段是说三业要清净,要离开过失;三业离开过失,业就没有了;没有业,就成就修德,所以第一段就叫‘三业离过成德’。第二段是‘得堪传法器’,得堪传法器这种的程度,能得到可以做为法器了。法器就是能说法,教化众生。第三段是‘成就众慧’,能成就一切的智慧。第四段是‘具道因缘’,具足修道的因缘。第五段是‘于法善巧’。第六是‘修涅槃因’,你在修因的时候,要修涅槃的因。涅槃是梵语,中译是不生不灭。第七是‘满菩萨行’,修行要满菩萨所修行的道路。菩萨所修的是什么?就是六度万行。第八是‘得十力智’。第九是‘十王救护’。第十是‘能为饶益’。第十一就是‘超胜尊贵’。

现在讲讲六度,常常听经的人,一定对六度知道得很清楚。可是清楚是清楚,你行了没行?这是个问题。所以已经听过经的人,不妨听多一次;没有听过经的人,不妨注意听一听。

六度,第一事布施。布施对治悭贪,就是要舍。贪的人就吝啬,不会布施给人,就叫人家布施给自己,这是刻薄悭吝、吝啬。那么若没有贪心呢,就会布施了,所以布施就对治每一个人的悭贪。说:舍得舍得,你要舍才能得,你若不舍就不得。《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到极点,或者得到什么好处了。’不该有这种思想。为什么不该有这种思想?你若存一个得报的心,那还是一种贪,说:‘我布施了,现在我舍了,将来我得优厚的果报,得最多的利。’我不是毁谤你,你这个莫如去放高利贷,这也就等于放高利贷一样。你要是布施一文,将来想要得万报:‘你看我布施一文,就得万万文这么多的报。’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

那么我们布施应该要怎么样呢?这个布施就是我本来就应该布施,是我的本分、我的天职!不应该存一个获报的心,绝对没有一个所求在我这布施里边,这才叫净行!各位听经听到这一点,明白这一点这价值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好像我常常这样讲,怎么说?我说:‘我这个出家人,绝对不拜韦驮菩萨。’各位或者想我这种思想一定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韦驮菩萨你都不拜?他是护法嘛!你不拜韦驮菩萨,那他不护你的法怎么办?’我告诉你们,我之所以这么穷,就因不希望他护我的法,而希望他护旁人的法,不要护我的法。为什么?我要是一个真修行人,我不叫他护法,他也要护法我的,因为他应该尽他的责任。如果我不修行,单单给韦驮菩萨叩几个头,请他来护法我,他就护法我了。这样一来,我说他不够韦驮菩萨的资格。为什么?他也贪污,也卖法啊!哦,人家向你叩几个头,你就护法;不叩几个头,你就不尽责任了,这岂不是贪污吗?各位想一想,我要是修道的人,我不向他叩头,他也应该护我的法;我若不修行,就是向他叩头,他也不应该护我的法;所以我不向他叩头。这是我的思想、宗旨。

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各位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真真明白佛法的真意,不要糊里糊涂地一天到晚拜佛,磕一些个糊涂头,这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为什么?他说:‘唉!这么糊涂,这个人真不堪教化!信佛了,说是没有贪心,还一天到晚向我叩头,又求发财,又求升官,又求什么事情一顺百顺,诸事平安。你说这种思想,这个……,你自己心里平安,还要求我干什么?你自己心里若没有毛病,没有贪嗔痴了,那自然就一顺百顺,何必向我叩头?真是呀!可怜可怜!’你看这样子,本来菩萨都在那儿入定,你这一拜、一求他,把他求得也笑起来了,所以我说这把菩萨的嘴都给笑大了。

那这该怎样?我们向佛叩头的时候,不要有所求。有所求就向佛叩头,无所求的时候就不叩头了,是不是?在佛教里这种的思想,应该改善。我所说的道理,各位不妨用你的智慧来想一想。如果我说的不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我绝对接受你们告诉我:‘你讲错了,这个地方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你的理论比我这个正确的话,我绝对绝对接受你的思想。

所以谈到布施,不应该有一个获报心。古人有一副对联说得很好:

读书虽未成名 究竟人高品雅

为善不期获报 自然梦稳神清

‘读书虽未成名’,我读书虽然没有中状元,没有成就我这个名。这个名,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虽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也读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所以‘究竟人高品雅’,人格也清高,品性也雅、也好了。雅,就是很好的。为什么你人高品雅?因为你读过书,不会很粗气的。

‘为善不期获报’,你做善事不要等著,这个‘期’就是等著,做一点善事了,就站到那地方等著。等什么?等好的果报。你不必等著那好的果报,也不管它有没有好的果报,可是怎么样?你‘自然梦稳神清’,作梦也没有噩梦,因为你做过善事,心里都很慈祥的,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不会作凶梦了:‘啊!我作梦,人家拿枪要打我。’不会的,你自己不用枪去杀人,人也不会杀你的,你在心里上已经很平安了,所以梦稳,你自然作梦是作好梦,做平安的梦。神清,这个清就是明白、清醒。你的精神也非常地明白,精神一定很快乐的;很快乐就是很清醒的,你脑筋不会愚痴。

这样一说,所以我们布施应该认为,这个布施就是自己的责任。各位想一想,我所说的这个是一种理论,不是像有的人说:‘你做布施啦!布施,你的功德无量。’我告诉你,无量就是没有,无量嘛!所以不要听这个,你若听这个,我保证你永远不会明白佛法的。你不要尽说:‘啊!这是个大居士!他做了很多好事。’很多,有多少?拿个秤秤一秤,喔!没有。那么要怎么样?这个做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有是有,但不要存一个有功德的心。要所谓:

有心为善,虽善不少;无心为恶,虽恶不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各位若明白这两句话了,今天晚间这堂经就没有白听。说:‘这个我们早都明白了,法师你不要讲,我们很不愿意听的。’就因为你不愿意听,我才讲给你听;你若愿意听,我也不讲了,就这么奇怪!这个法师就是愿意讲人家不愿意听的,方才恒由不是说了吗?尽讲我们的毛病,一讲,有的受不了就要跑。你跑就跑,你跑我也不留,你在这儿我也不撵,我就是这种宗旨。

谈到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不是说我们捐出来几亿造个庙,这就是功德了。你看人家诸佛菩萨所布施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有外财、内财。外财,家、国、城池、妻、子都可以布施。哪一位能有这样的勇气,把自己的家全都布施了?布施了,还没有一个布施相在里头,还不存一个:‘啊!我把我家布施出来了。’要没有这个,要行所无事,这才是根本的布施,这叫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国,我的国,我把它布施了,让给旁人了,不要了。谁能这样?你看释迦牟尼佛,舍弃国荣,国家的王位都不要了,到雪山修了六年,每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饿得骨瘦如材,皮骨林立,因为吃一麻一麦嘛!他有太太,太太也不要了,也布施了,我不管你,你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又有罗侯罗,也都不管了。你看!这才叫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这才叫超人呢!所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这样的人,所以他成就道业,创造伟大的佛教。以上是往外来讲,这是外财。

往内来说,身心性命、头目脑髓,都可以布施,都可以舍了。行菩萨道,把一切一切都看空,看假了,有人需要我的头,我割下来布施给他。各位想一想,这个难不难?有人想要头,他都可以布施给人。这种菩萨道是不容易行的,所以舍利弗听佛提倡行菩萨道,他也想要回小向大,行菩萨道,就到外边去行菩萨道,遇到一个人在路旁哭。他发菩萨心了:‘哎!这个哭的人一定有苦,我一定要帮助他,有什么困难的问题,我都帮他解决。’于是很亲切、很慈祥地问这个人:‘你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可以告诉我吗?我愿意帮助你。无论你有什么困难的问题,我都要帮助你,你不要哭了。’这个人睁开眼睛看看他,说:‘你真能帮助我吗?’他说:‘我是想要行菩萨道,我一定会帮助你,有什么困难你告诉我,大家不客气,你说啦!’

这个人就说:‘我为什么哭?因为我母亲有病,去看医生,这个医生一看这病,要用一种药来治。我到各药材店里去买这药,都买不著,所以我母亲的病一定治不好了。’

舍利弗一听,说:‘那你究竟要买什么药,告诉我一声,我可以帮你去找。’这个人就说:‘我所需要的药就是人的眼睛,若有人的眼睛,就可以把我母亲的病治好了,这是医生说的。但是我到各药材店去买眼睛,没有一个药材店说有人眼睛的。’当时不像现在,现在就有眼库,保存眼睛,可以换人的眼睛,或者可以做药品;当时科学没有这么发达,所以眼睛这种药品就没有。

舍利弗说:‘这没什么问题,你只要用眼晴,我可以布施一只眼睛给你,你拿回去给你母亲治病。’‘好啊!你真能布施吗?不是说假话吗?’‘唉!说什么假话!’就用手把自己的眼珠挖出来。挖出了,很痛的,但是还忍著,就把眼睛给这个哭的人。这哭的人拿起一看,又看看他,说:‘啊!你弄错了。’‘怎么弄错了?’‘我母亲所需要的是左边的眼睛,你现在给我的是右边的眼睛,这个不对了!你右边的眼睛不能治我母亲的病。’说完了,把这只眼睛拿起摔到地下,一摔,就摔碎了。摔碎了,舍利弗这一回,啊!考不上了。我常说有这几句话:

一切是考验 看尔怎么办

对境若不识 须再从头炼

那么舍利弗把右眼挖出来了,人家是要用左眼,他舍不得了;舍不得,就退回来了,说:‘唉呀!这个菩萨道,真难行,我还是要去做比丘好了。’所以退这个菩萨位,又回来做比丘。你看!大智舍利弗行菩萨道都不能难舍能舍,何况我们平常人呢!不要说要我们的头,就要我们的眼晴,不一定就舍得。所以这个布施,行所无事是不容易的。

那么外施还容易,内施不容易。内施就是头目脑髓,甚至于自己整个身体都布施。各位想一想,能不能做到这种行菩萨道的程度?若不能到,那你切记不要自满,不要说:‘哦,我是个什么大修行人哪!或者发菩提心的啊!’你发一发菩提心,要经过考验才甘心呢!考不上,那还像读书的学生,没有及格一样的。

\

这次我到越南,有位法师,他有一个皈依弟子,能言善辩。他说什么?他说:‘我们在家人也不杀生,也不偷盗,也不邪淫,也不妄语,也不饮酒,这和受戒是一样的,何必又要去受戒呢?’和他师父常常这么辩论,他师父也没什么话讲。这次,他又拿这个话对我辩论:‘我们在家居士不一定要受戒,只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就是守五戒嘛!何必又受戒呢!’‘你说得很有道理,可是你在家里读书和在学校读书一样的吗?你在学校里读书,会得到一张毕业证书;若在家里读书,有没有人发一个证明书给你呢?’他一听我这么讲,说:‘这个有点道理。这个有点意思,啊!还是要受五戒。’还是要经过考验,要经过证明的。我说:‘那你明白了,我也不用再对你说什么。’

我相信各位也有这种情形的,也有说:‘我们在家居士比出家人都有修行,不需要拜师父,也不需要受戒,这么就算了,我们就是大居士,我们或者比出家人都有修行。’为什么你要这样想?为什么不想:‘哦!我很惭愧的,我明白佛法太晚,修行功德不如人!’为什么要想自己比谁都好?人的习气就是这样,自己本来不如人,但是觉得:‘哦!我比谁都好,我比谁都好!’你看!各行各界都有这种的麻烦,都觉得我比谁都好。一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菩提心就不容易长大。你要没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没有唯我独尊的这种思想,不要‘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释迦牟尼佛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佛的弟子不可以这么骄傲,不可以觉得:‘啊!我比任何人都高。’其实比任何人都高,那又有什么用?莫如和一切人都平等,人还不会讨厌你。你若比人人都高了,譬如人现在五尺高,你长一丈高,人人看见:‘哦!这是个什么?’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怪物,各处开展览会时,一定拿去展览的。人家都五尺高,你一丈高,拿到那儿展览,这是一个——广东话叫高佬,国语叫大个子。拿去展览,这没有什么用的。修行人一定要把这个须弥山打倒,什么是须弥山?就是我们的贡高心,就觉得我比谁都好,谁都不如我。就因为这一个念头,就把我们的道业都障住了。

布施,又有法施。法施就是为人讲经说法,以法来布施,‘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一切布施里边,用法来布施给人,这是很重要,很要紧的。因为假如有人明白佛法,依法来修行,这样乃至成佛,这个成佛的人就是你帮助他成的。你帮助人成佛,那么人也会帮助你成佛。这叫自利利他。但是还是说回来,也不要存这个心,也不要说:‘哦!我帮助人成佛了,将来他成佛,我也成佛。’你发愿让人人都成佛,我不成佛,那才真是菩萨发心。我就愿意帮助人成佛,你们谁愿意成佛吗?我都愿意帮助他成佛。

讲到这儿,我再对你们说一说我在美国狂的样子。怎么狂?我对大家说,我是个工程师,I am an engineer.什么工程师呢?我说我是造活佛、造活菩萨、造活祖师的工程师,谁愿意做活佛,就到我这个工厂里来。什么工厂?就是金山寺。金山寺不是我的,可是我在那儿暂时做一个工程师。那么谁愿意做活菩萨、活祖师,都可以来,我是来者不拒,往者不追。谁愿意来,你是做祖师的材料,我就造一个祖师;你是个菩萨的材料,我就造一个菩萨;你是佛的材料,我就造一个佛。我这个佛不是木雕的,说你这工程师造一个木头佛像、铁的佛像、铜的佛像,或者金的佛像、银的佛像。不是的,我造一个活的佛像,是有血有肉的佛。谁愿意做,我都愿意造,所以我不主张造庙,我主张造佛。

怎么造法?就是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没有钱,真修实证,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怎么苦也要受,怎么难也要受,要忍、要受。所以这一些美国的青年,都是没有超过三十岁,都在这个地方想试一试,看看倒是怎么样?因为这个,就有十多个美国人来出家。在过去,西方人出家的人也有,但是很少很少的;那么现在开始,西方人对佛教有一点点认识。在过去,西方人想研究佛法,没有什么经典可看;现在我们大家共同研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们那儿有四、五十个人,天天从事翻译的工作,这也叫法的布施。我们在西方转正法轮,我们是要正法,不要末法的,我们要人修道证果,不要没有真正实证的,也要有证果的圣人出现,所以这也是法施的一部份。

除了财施、法施,又有无畏施。人有时会有一种恐怖的事情发生,这种恐怖的环境现前了,吓得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忐忑不安。‘忐忑’两个字就是‘上’下边加一个心,‘下’下边又加一个心,忐忑不安就是心里七上八下,心里跳啊跳啊,很不平静的,这都是恐惧的表现。所以《四书》上说:‘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你一恐惧,正念就不现前了;正念不现前,就会误入歧途,或者走错路。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善知识来安慰他,帮助他。这个善知识到这儿告诉他:‘你不要害怕,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菩萨就会帮助你。观世音菩萨是施无畏者,谁有怖畏,观世音菩萨都能帮助他没有怖畏,你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没有事了!’这是安慰。或者你告诉他:‘你不要害怕,世界上是有真理、有公理的,这件事情对你不会有什么麻烦,你不要恐惧,心定一定就会好了!’你这么对他一讲,他就觉得没有恐惧了,这叫无畏施。

那么布施是一度,布施度悭贪。第二度就是持戒,‘为什么要持戒?这才是胡闹!他们佛教里,又是五戒,又是八戒——猪八戒,又是十戒,又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又是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啊!太麻烦了,这才没有意思呢!’那个不懂佛法的人就这么批评。其实这个戒,怎么叫戒?戒就是止恶防非。止恶,就是把你的一切恶停止了;防非,防备你的过错。你要是恶不止,则善不生;善不生,就不会发菩提心;不会发菩提心,就不会结菩提果。就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止恶防非,也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诸恶不作就是众善奉行,众善奉行也就是诸恶不作了。所谓‘烦恼即菩提’,烦恼,你翻过来就是菩提。你诸恶不作,也就是烦恼即菩提,你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你想找菩提心,不要在烦恼的外边另找菩提心,你把烦恼变过来就是菩提心。所以各位不要头上安头,说是:‘把我这个烦恼断了。’不要断,烦恼不要断。这是我的说法,其他的法师不这样说。不要断,要转!你若一断,烦恼即菩提,你把烦恼断了,那菩提也断了。断个什么?有什么可断的?根本不要向外驰求,回头是岸,你只要觉了,就是菩提;若迷了,就是烦恼。烦恼的本身,菩提就在烦恼里边,烦恼也包括菩提;菩提你若不会用,也就是烦恼。不要在头上安头,离开烦恼另找菩提,这是错了!因为做恶也是你这个人,做善也是你这个人,发菩提心也是你这个人,生烦恼也是你这个人,成佛也是你这个人,做鬼也是你这个人;不是另外去找一个。所以说: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你要是想明了,‘三世一切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应该观看观看法界的这种情形,‘一切唯心造’,这一切一切都是由自心造出来的。自心可以成佛,自心也可以做菩萨、声闻、缘觉,也可以升天、做修罗,又可以做人、做畜生、做鬼、堕地狱。所以有人说他是信佛的,却还问我说:‘法师!我对佛法很相信的,但是对于鬼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有鬼。’我就问他:‘你相不相信有佛呢?’‘我相信有佛!’‘那你相信有佛,佛就是鬼!佛是鬼修行成的,你怎么连这一点都不懂?’所以说‘做佛也由它’。人这个‘心’字写得很好:

三点如星布 弯勾似月牙

披毛从此起 作佛也由它

‘三点如星布’,三点好像星星在天空那儿排布著。‘弯勾似月牙’,心的弯弯勾,好像一个月牙在那儿。‘披毛从此起’,披毛戴角也是从这个心做的。‘作佛也由它’,作佛也是从这个心,所以头先说‘一切唯心造’。

佛说一切法 因众生一切心

若无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无心便是道,你若真能无心了,‘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内观心,连心都没有了。‘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外观形,也没有一个形相了;‘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远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房廊屋舍也都没有了,远看这个物也没有了。‘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这三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俱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观这空也没有了,再那空都没有了。三心已扫,四相已飞,外不知其物,内不知其心,只有真空存在,到这时,连真空都没有了。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所空也没有了。无真空、无太空、无欲界、无色界、无想界、无思界,粉碎虚空,‘湛然常寂’,这时候入定了,湛然常寂就是入定了。‘寂无所寂’,在静也没有了的时候,‘欲岂能生’,欲就是欲念,欲念不生了。‘欲既不生,即是真静’,你能欲念不生,没有欲了,这就是真净,真正清净了。能这样,这还是修行的一个小境界,不是全体大用。但是也必须要经过这个小境界,然后才能得到耳根圆通,六根互用这种境界。

说起这个,你们都不相信的;六根互用,眼睛能吃饭,也能听声,也会说话。说:‘这个我不相信。’我早就知道你不相信,但是我一定要说。六根互用,每一根都有六种的神通,都有这六种的能力,这叫六根互用,六根互用得到圆通自在。这是不容易的,不是我这一说,你就会了,就得到六根互用。若这样,那我就永远不要讲经了,因为一讲,你就懂了,还讲它做什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