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216早餐开示)
我们去访问伊斯兰教的老人院及孤儿院,他们的管理方法,办事精神,态度诚恳,令人敬佩。在高科技方面,利用计算机教学,最小的学生仅四岁。由此可知,他们对于教义的传播,比我们做得更完善,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尤其是团结精神,力量之凝固,是其它团体所不能相比的。三皈依第三句「皈依僧,众中尊」。众是团体,僧团是世出世间所有团体中,最值得人尊敬的,因为它做到「六和敬」。我们看到伊斯兰教,他们虽然没有六和敬的条文,但是他们的团结、作法符合六和敬,这值得我们深省。 对于一切事理、业因果报,看得最清楚、最透彻的是诸佛菩萨。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诸佛菩萨是旁观者,非当局者,所以他们能看得清楚。当局者有分别、执着,旁观者没有分别、执着,一切与他都不相干。由此可知,要想获得如佛菩萨一样的智慧,就一定要作旁观者,也就是要放下分别、执着;对于一切理事境缘、业因果报方能清楚透彻,就晓得如何处理事情。 究竟的事实真相就是「万法皆空」,天人告诉洪老居士「来也空空,去也空空」,这是究竟的事实真相。「来」、「去」二字的意思,是指念头的生、灭,念头生是「来」,灭就是「去」,来去在剎那之间。明白这个意思,当下就是「空空」。佛法讲三空│人我空、法我空、空亦空,最后连这个「空」也空了,就是连空的念头都不能分别、执着。分别空,执着空,还是不空,因为还有空的这个念头,所以才说「空」也要空。把妄想、分别、执着断干净,清净心、平等心现前了,就能获得如佛菩萨一样的智慧。 大乘教说,相有,可以受用。但是要明了,「有」是幻有,「用」也不是真实的,因为体性是空。体是寂静,寂静就是真空。森罗万象、依正庄严是依他而起,唯识三性讲「依他起性」,真空、寂静是「圆成实性」。必须要懂得圆成实,才晓得依他起。然后才知道妄想、分别、执着是「遍计执」,遍是普遍,计是分别,执是执着。舍弃遍计执,依他起就不碍事,故「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落在分别、执着,而不知道放下,这就是迷,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使之不能现前,所以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无不劝我们放下。放下是福;看破是慧。佛的福慧圆满,所以称为「二足尊」。彻底放下,慧才圆满。 西方有一本书说,人从生下来,就观察父母及周边的人,不知不觉养成喜欢控制别人与控制环境的习惯,因而产生了掠夺的欲望。这个欲望将自己的灵性盖覆住,使自己一生中,生活非常痛苦,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本书的作者没有学佛,也没读过佛经,可是这几句话讲得很有道理。这是南美洲几千年前留下的短篇。世尊对待其它宗教,绝对不劝他们舍弃原先信奉的宗教,来跟他修学佛法。那种行为等于是叫他不要父母,来跟我学,这是错误的。佛法是建立在孝亲的基础上,学佛之后,更要孝敬父母,更爱你的上帝,更爱护你的兄弟姊妹,这才是佛法。所以,佛法受到一切人天的尊重,佛被称为「世尊」,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作为世尊的弟子,不可到处去破坏别人。这些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常识,一定要懂,要认真学习。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