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印度的安陀国有一个年轻的小沙弥,他每天都和师父出外去托钵乞食。小沙弥年纪虽轻,但他有高尚的志愿,能守着淡泊的生活。他的戒行是清净的,威仪是庄严的。有一次,他师父不在家,因此他就一个人独自去乞食。他走到每天经过的街道,看见一个姑娘在门边站着,这个姑娘是等他来乞食的,这是每天的惯例。
今天,他又到了这一家,正巧这人家的父母亲都出外不在家。姑娘平日对小沙弥是恭敬的,但为了小沙弥的仪容英俊异常,渐渐地由敬生爱了,她独自恋慕小沙弥已经很久了。
父母不在家,姑娘的胆壮了。这时,她的感情已到了不能控制矜持的时候了。她先很有礼貌地请小沙弥进屋里,后来,她就向小沙弥展开爱情的攻势,用甜言蜜语来挑逗他,再者是用手抚摸他,想诱惑他投进她的怀抱。
心性纯洁的小沙弥,知道少女的企图后,他就坚定主张,不为这花容月貎所动摇。他想,他是已经受过沙弥十戒的佛弟子了,为了佛法,不能毁去戒体。他就不理睬她,但不理睬她不行。最后,姑娘把小沙弥关在房中,不让他出来。他本想严厉地呵斥她,使她断了念头。但年轻的小沙弥又怕因此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他再三考虑,为了护教为了持戒为了不愿用喝骂来使她难堪,还是死了吧!
小沙弥见到桌上有一把剃刀,就拿起刀来自刎死了。
出乎姑娘的意料之外,她看见小沙弥自杀死了。这一突然的发现,使她花容失色,情爱欲念也息了。她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既懊悔,又难过。
不久,她父母亲回来了,姑娘心里苦恼极了,觉得很对不起小沙弥。看见父母回来,她就一五一十地将实情说与父母知道。他的父母亲听了,对小沙弥的德行敬佩得五体投地,觉得他的死实在太冤枉太可惜了。虽然是自己女儿犯的罪,但他们还是去报告了官府。
在当时印度的法律有这样的规定,人犯了罪,可以用钱去赎,就能免刑了。
她的父母把钱送到官府去报告,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受了很大的感动。他想,小沙弥清高的人格、品德,实在需要表扬,才不埋没及辜负他的修行。
国王就告诉姑娘的父母说:“叫你的女儿化装了去游行四城门,使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父母就把这意思告知姑娘。姑娘为了表示对小沙弥的忏悔,她就很愿意这样去做。她说,她很对不起小沙弥,为了她的不良行为,害死清净的修行者,如果她能做些对他以及对佛教有利益的事情的话,无论怎样困难,也乐意做的。
姑娘打扮装饰得非常美丽,游行于四城门的街道上,给人知道,像这样美丽动人的姑娘,并不能打动年纪轻轻、学道未久的小沙弥,使人们对小沙弥的德行生起崇高的敬服。持戒,实在是能光大佛教的法门!
【学文解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啊,往往就是贪着、贪恋。佛法对于这个有一个观点叫“清净”。印光大师开示:孩子生到家里了,无非就是四种关系——报恩、报仇、讨债、还债。什么是情爱呢?根本来说就是过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讨债、还债、报恩、报仇这四种关系——业力的延续,我们跑不了。跑哪儿,这个力量还会碰到一起,可能一开始很好,慢慢时间长了,这个力量就表现出来了。好的呢,好极了;不好的呢,打起来了。经常是两口子在一起,天天打,很奇怪,天天打也分不开,想离婚也离不了,一打就打一辈子。这为什么?这就是过去世的业因在起的作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这四种关系。
咱们人有一个特点,有些人只要碰着一个人,就放不开了,放不下了,有的人就想帮助,有的人就想占便宜,想这样那样,总想做点啥,分不开,佛叫这叫“贪染”。
在佛经《维摩诘所问经》里讲,天女散花,散下的花落到菩萨身上,花就自动就掉了;但是这个花如果落到阿罗汉身上,花就粘上了,下不去了。为什么呢?到了阿罗汉这个境界,还有贪染心、执著心,啥东西来了,就跑不掉。这要是我们凡人,那更是这样,啥东西来了,抓住就放不走了。很多人帮助人救人,救开就没完了,以为救了就好了,救人好救吗?不容易啊,救救救,就讹上了,啥都得管,人就是贪染。我们也喜欢贪染,人家也喜欢贪染,做好事难,很难啊。
善事太多,我们不可能全做到。佛法是教育,把佛法最基础的教给愿意接受的,大家自己去落实去。不要以为是善事我们就能做了,没那么简单。一定要反复地观察,自己有没有能力,而且帮助别人啊,还得善巧方便,往往以为帮了就好了,从我们的角度,我们以为是帮他忙了,不见得。
没有真正证悟到实相,观察不清楚,不敢轻易说什么、做什么。我们做的有可能就把人害了。所以我们一直反复地说,我们自己首先管好自己的事,随缘随分地行善就行了,有条件、有能力随缘地把身边的善事做一些,落到实处。不要搞假大空的事。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最明显就是男女之间了。像这个小沙弥学习——持戒!“宁坏生命,不坏戒体”,记住这个。平时反复地建立因果、五戒十善观念。因果、五戒十善要反复学习,反复强调,把这个建立起来就行。世间法的说法很多,这一套、那一套多的是,都靠不住。世间什么能靠住呢?企业能靠住吗?建了多大的企业,能靠住?不见得。那万里长城还不坚固吗?一样靠不住。从古代到现代就知道,弄了多少的武器,原子弹也靠不住,弄得极端了,无非大家一块儿毁灭,那还有啥好结果呢?!
物质的东西是靠不住的,要按照佛教给我们这些精神、规则、戒律,这个能靠住,这个是永恒的。从佛法讲,万事万物、有形无形,其实通通都是我们本心、本性的表现,完全靠不住,全是幻化出来的。只能依靠我们的心,这是根本。这个心在哪?我们找不着,我们只能依靠佛,佛给我们讲出的道理,就是我们应该依靠的道理,将来依靠这个道理,就不会吃亏,不会受害。依靠这个道理做下去,将来我们也能成佛、回归。其实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多复杂。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