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十一卷

发布时间:2023-05-10 08:53:52作者:心经入门网

首楞严义疏注经 第十一卷

长水沙门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

第五返闻真实证。此门次第合次那律。以是六根之耳根故。今以圆通义广庆说相继敕简连环。故最后说。以表臻极真实故尔。若前便说。诸佛放光庆赞此门。即余圣无功。若不庆赞。不表此门。是真圆通。故今科为返闻真实也 文二。一正陈修证三。一正叙因修二。一遇佛禀教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梵音阿那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从能所境智以立名也。值佛观法。皆其所师。师资相承无相违耳。闻思修慧诸行通途。无有一佛不以音声而化群品。无有一机不从耳根闻教解悟。由是彼佛教从此入 二如教修观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入流犹返流也。初观闻性。返照离缘。不随前尘流转起灭。故云入流亡所。所缘声相由不随故。寂然不起。起即是动。既亡动相静亦不生。以动静境是耳家所取。今观无性本无所有毕竟叵得。故云了然不生。即所取无相也。圆觉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复增观行。所缘既亡。闻相不起。此能闻相即是闻慧。能所俱寂。故云闻所闻尽。此遣闻慧也。一根既尔。余根亦然。亦是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圆觉云心如幻者亦复远离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尽闻之处即思慧为体。名之为觉。此之觉慧属第六识。是则舍闻而观于义。今亦不住此尽闻处。更进观行。观破此觉及所觉闻。二俱不立。故名为空。此遣思慧。即前文云。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圆觉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觉空之处思慧既尽。唯与修慧相应。观行增微修慧圆极。故云空觉极圆。此能空修慧与所空觉亦俱不存。故云空所空灭。此遣修慧。即是前文解脱法已俱空不生也。圆觉经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生灭既灭。即结前三慧三空尽也。既展转空。俱属生灭。至此已极。故云既灭。无生真理寂常妙性了然明现。故云寂灭现前。故上文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入无生忍。此乃圆观闻性。无前境界。渐澄粗念。稍除细想。以至无念。如上文云。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此即始从观行至相似觉。名生灭位。入随分觉证无生忍。名无生位。然此初证境界不可思议。与佛无殊。故经云。初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入此位后。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之观门。即是圆修一心三观。今为从闻思修返照离缘显自闻性粗念不起细念不生以至寂灭。挟空义说。是则一空一切空也。闻性显处中道理现。名寂灭现前耳 二具彰果德二。一获果德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前寂灭现前是断德。本觉妙心是智德。慈悲二力是恩德。既是圆修。三德圆证。故超世间凡夫出世三乘。此最上乘。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十方圆明者。证此境界。见十法界三种世间。无不是如。无不成佛。圆故无德不备。明故无障不尽。无缘慈悲是佛心相。具足众德是德之首。胜中胜法故云殊胜。本妙觉心即是己心。与诸如来无二圆满。今日亲证。故名为合。合故得乐。故同慈力。一切众生亦是此心无二无别。故亦彼合。合故见其本成佛道抂自流浪。故可悲仰。自下见应拔苦。皆由此二而流演耳 二明妙用三。一三十二应三。一标举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以如幻力。熏修闻思修慧。成金刚三昧。能破无始微细无明。圆证如来藏体。依体起用。随缘能应入国土身。华严云。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今言三十二者。以能感之类不出斯数。非所现应有限量耳 二列释四。圣身四。一佛身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第十地菩萨。坐华王座垂成正觉。亦须别佛说教闻熏令断最后微细无明。故观世音。现第十重他受用身而为说法。言胜解者。于决定境。忍可印持。不为异缘之所引转。此指最极根本无分别智将圆满时。故名胜解。然此菩萨。登住已去虽为因位。便能现上位身为彼说法。以此圆证一位即诸位更无浅深。故能现耳 二独觉

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麟觉独悟。出无佛世。厌喧乐静。独处山林。资加二位名为有学。此后断惑便证无学。约自乘理智将证未证。名寂静妙明。菩萨现同类身。先称本习。后令近佛 三缘觉

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辟支迦罗云独觉。亦云缘觉。前但自悟。今依教悟。观十二缘。作流转还灭二种观法。以集谛为初门。未发真前名为有学。理智将圆。菩萨身同必诱令进也 四声闻

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因闻四谛声教悟。故名声闻也。发真之后三果三向。俱名有学。未发真前。在忍位中。用有漏智。缩观观四谛。作三十二行相。见道一十六心无漏道发。断四谛下八十八使分别烦恼。证生空理。名四谛空。从初果后。进断俱生。证灭谛理。名修道入灭。将登无学。名胜性现圆。现身说法令其速证。然后诱之。不滞化城令进大果 二天质二。一释梵自在对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若有希欲心明开悟身光清净生于四禅。不为欲界烦恼尘染。为现梵王。说四禅法出入禅支修证次第。令其离欲生于梵世

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众生爱统诸天。菩萨现为帝释。说上品十善。令戒根清净。生地居顶。住善见宫。为忉利王也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欲身自在游行十方。现二天身说法教化。即夜摩睹史天也。名自在者。慈恩云。得异熟果。随意所念胜下二天。下二天果依树而得。今随欲得。名为自在

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名大自在。不乐异熟果。乐自乐他。变为乐具而受用之。名大自在。然若止以化乐他化二天所配。即摄义不尽。故从慈恩摄四天也 二统摄鬼神对

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大将军即天帝所管将也。分住三十二天。各领鬼神镇护四方

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四天王者。上升之元首。下界之初天。于须弥山各居一埵。所领鬼神每王二部。共八部众救护国界

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王太子即那吒之类。辅政统摄。跨握鬼物护世益人。菩萨身同。先令成就。后使厌离 三人位三。一帝王臣佐对

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王往也。人皆归往也。四轮粟散皆人之王。以上化下。物无不从

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长者具有十德。谓姓贵。位高。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净。礼备。上叹。下归。十德具焉名大长者

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博闻强识。不求仕宦。居财大富秉志廉贞。故名居士

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国域也。大曰邦。邦封也。有功者封于是也。邑即是县。五官六官各有所典。皆为宰官。斯则葺治邦家。移训风俗。剖判决断。民无抂挠也

\

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婆罗门云净行。咒禁算艺调养方法皆为数术。菩萨乘机现相。奖而成之。亦何物而不化 二出家在家对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尸罗云戒。毗尼云律。由依律法防非止恶。故名为戒。即二百五十戒也

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尼女声。即女比丘。持五百戒也。既戒德自严。轨物成化。进行弥速。远出三界

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五戒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为提谓长者等在家众。受三归已即授五戒。为优婆塞。经说。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此五。在天违五星。在地违五岳。在方违五帝。在身违五藏。如是等世间违犯无量。若约出世。则坏五分法身一切佛法。以五戒是大小尸罗根本故。好学此者。现清净男与说此法。优婆夷云清净女。亦近事女 三女主童身对

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掌理王之内政。谓之内宰。政者所以政不正也。卿大夫曰家。天子诸侯曰国。天子后妃曰女主。诸侯曰国夫人。命者。夫尊于朝。妻荣于室。受命于后妃。故云命妇。大家者。后妃所师之女也。如曹惠姬。宫禁国围。声色增逸。不资圣化。曷慕清贞

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童男童女。贞节越俗。标格于人。菩萨处之。劝励弥笃 四鬼神三。一天龙药叉乐神类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天能厌乐。龙能怖苦。乐神荡逸。药叉勇健。各慕出伦。非圣不拔 二无酒疑神蟒形类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修罗丑状而多慢。疑神似人而戴角。蟒形田[虫*殳]腹行之类。因多毁戒。微行惠施。堕此道中。各愿出类。皆从其欲 三人非人等杂趣类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人身难得。见佛受化。非天之着乐余之多苦。故乐修也。有形有色蕴。如下休咎精明等。无形无色蕴。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蕴。如下鬼神精灵等。无想无四蕴。即下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此上皆非人也。斯则形想杂类蠢物皆沾。必一其身。乘机即化 三结成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以如幻力。熏闻思修成金刚三昧。证真起用自在如是

二十四无畏。有难必济。有危必救。恐怖获安总号无畏。大悲为体 文三。一标举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 由前观行。证真具德。从体起用。令众生得一十四种无畏功德 二列释四。一闻声离苦

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由我不观所听音声但观闻性。音声自寂。闻相无生。尘境不拘。自然解脱。自既如是。故令十方一切众生闻我音声即得度苦 二遭难消厄三。一三灾恶国难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觉知。今复本闻知见归湛。湛性圆遍无尘可得。尘火既歇何物能烧。故令众生大火不坏

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声能漂荡。如水腾波。观听旋真尘相不起。虚明寂湛何物能漂。故令念者大水不溺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妄想生灭。能杀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断绝。真性无伤。故入鬼国鬼不能害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熏修妄闻。成真闻性。一根亡对诸根亦融。心水虚明智光无动。谁为自他而当被害。故能触物无滞游刃有余 二鬼狱恶贼难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 闻熏观门成就精明。智照既融。法界圆遍。而无明邪暗永不能生。药叉等类咸受幽气。明能破暗。故令恶鬼目不能视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 尘累相萦如禁系。六根质碍如枷锁。既而入流亡所系碍不成。是故念者枷锁解脱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声能劫心。害善为贼。声销意净慈力遍熏。平等在怀。善恶同贯。故令涉险贼不能劫 三三毒恶心难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声尘既亡色境销歇。贪欲念虑拟从何生。故令众生远离贪欲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音声差别。三昧能纯。尘既不生。根无所偶。顺违之境不得。嗔恚之心自亡。故令念者离诸嗔恚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疑暗 消除尘暗。旋复真明。世界身心洞然无碍。一切唯觉。谁为痴暗。故令阐提咸生实信 三随欲应求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通形碍。旋复真闻。所以不动道场涉入世界。身无限量遍至十方。绍继法王种姓不断。由三昧力福慧具故。应求男者皆无虚愿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敌有相之女 六根圆遍。融通照明。含现十方无二无别唯一宝觉。名大圆镜。复能承顺微尘诸佛。受领含容无量法门不失不坏。名为空藏。以女德坤仪。资生承顺。柔明贞正。相好圆备。由此念求故能生也 四称名获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所比多众。方便权也。智慧实也。下能比一名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所以。观音所修从三慧入。是众行之根本也。佛佛演教皆以音声。机机领悟尽由闻慧。谁人出不由尸。何莫由斯道也。况能于声尘而亡所得。复根结而归真际。元明心妙。一多之境融通。本湛觉圆。彼此之名平等。以一切身即一身故。云微妙。含容一身即一切身。故云周遍法界。此即福等之所以也

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正比福等。谓由自证平等理故。遂令他得平等福也。由我下结所以也 三结成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如文 三四不思议。德用殊绝。非言智之所能及也。即显大圆镜体功德之相。然功德力用其体一也。以内蕴曰德。外施曰用。前虽随机现应适时御物拔苦与乐。数仍有限。而未备陈自在现化无方之德妙妙无比难可思议。故今述也。文二。一标举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内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刚三昧熏本四无量心。由斯果证。实德现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议无作而现 二列释四。一现形说法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此叙德本也。闻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绝待故。故云妙妙。非粗曰精离相曰遗。一根既返六根咸脱。故不分隔成一宝觉。下列所现云

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标也。妙容多现。不可以形量拘。秘咒无边。不可以言说取。此则由三昧力熏本慈无量心。现种种形。说种种咒。令诸见闻获其妙乐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首出众圣。法身也。臂能提接。化身也。目以导明。智身也。物无虚见。见必利益。故能救护 二无畏众生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现无量身。无量身现一身。十方微尘无刹不现。说一一咒。拔众苦恼。无畏众生得大自在 三舍宝求哀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由三昧力熏本喜心。故能所游世界众生见者咸生欢喜。不惜身财以求哀愍 四所求随欲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圆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证。得以珍宝上施诸佛下及众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无不随愿。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复次总上诸文对三观者。由泯相澄神观故寂灭现前。由起幻消尘观故获二殊胜。由绝待灵心观故四不思议。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观也。详文可见 三总结释成二。一结答所问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圆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谓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故云缘心自在。此即一经所宗首楞严定。文殊所赞。得真圆通。诸佛交光。同庆此说。后学至此幸冀留心。无谓聊尔也 二叙叹得名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眼观耳听略举六根之二也。或观此听闻。一根旋复。六用不成。故十方圆明唯一宝觉。由此得名亦遍一切 一庆说难思。正在观音。旁兼余圣。文四。一诸佛交光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耳根圆通五根总摄。称可诸佛。说证皆同。及大菩萨阿罗汉者。即前二十五圣说圆通人。印说皆是无非圆通。故放宝光流灌其顶。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号圆通。彼我同畅。智周万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网圆张大教也 二大众蒙益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耳闻圆观。顶触智光。观音三昧一时同获。此则二十四圣同会观音一门。皆得名为金刚三昧也 三雨华饰界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 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今将显现。如空宝严。万行集成。故华间错 四合国宣音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根尘销复法界圆成。故山河不现合成一界也。梵摩云净。具云呗匿。正云婆师。此翻赞叹 四佛敕文殊料拣三。一佛敕文殊二。一指说显同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修行之要入实为期。今皆获证。故无优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后差别。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无前后之差别耳 二应根令拣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专门独善随根各入。此皆方便。若于此界。现在未来。设教通方。上中下机咸得悟入。永为众生成道方便者。于二十五何门为胜。由先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选通途法门。使其成就 一说偈料拣二。一奉旨伸敬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测。断割无疑。与夺众心谁不缄默。故承佛旨敬而说偈 二正说偈辞三。一颂真妄双源二。一略明真妄。将拣行门。先明真妄者。若无迷悟。岂有修行。盖迷一真遂成诸妄。物不终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门遂分迟速。悟所极处名大涅槃。故下文云。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由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是称如来菩提涅槃二转依号。故先明也。文三。一唯一真元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此显一真性海。离名绝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圆常余无所得。即下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也。觉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叹。不可思议绝诸对待。故曰妙也 二因迷起妄二。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圆澄觉体本来明照。妄觉不了认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谓从真而生也。暗相既现。明性即隐。隐故曰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世界初起。顽空先现。从妄想生。故云迷妄有也。如下文云。乃至虚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体即是四轮。皆依空有。如前文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等。妄想凝结成外国土。妄心知觉成内众生。依正既彰。总名世界 二贴喻释成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虚空暗钝。体是不觉。不觉生觉如海一沤。起信云。即依觉故而有不觉。下文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法喻可见 二反妄归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下文云。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无本毕竟不生。故虚空如沤不灭而灭。三有如幻不无而无 二修证异同二。一理同行异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同归一理。理则无殊。行有偏圆。迟速不等。圆觉云。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 二圣同凡异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若圣人根性。或是已证圣性。若顺若逆。俱得入觉。更无浅深。初心入道。故须拣选取令速进。如上文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