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入门网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之菩萨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4-10-20 01:46:20作者:心经入门网
宏圆法师:《心经》讲解之菩萨的解释

菩萨是梵语,全称是菩提萨埵,简称菩萨。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合起来讲就是觉有情。我们众生都有感情,但是感情,师父给大家说叫私情,不是大情,我们的这种感情。昨天有个居士,外地的,到师父这地方来参访,师父跟他谈了一个小时,他问了师父好多的世间的问题,师父就给他谈到这个感情,包括夫妻感情、朋友之间的感情。师父给他谈,就像我们这个感情都是私情,都是带着自我的,有我执的这种执着夹杂在里面,你对这个朋友付出的越多,你最后受的伤害越深。师父给他举个例子,就像我对你们付出的特别多,如果我要是用的觉有情,我会只付出,不问收获;如果我要是感情的话,我对你付出的越多,也许不想得到金钱的回报,但是要有一个这种感谢,要有这种认可,我对你付出的越多,你越不认可,你越没有感谢,这种伤就越深,什么原因?因为我们的这种付出都是感情的,而不是觉有情。包括儿女之间、夫妻之间,就像儿女孝顺了,孝顺以后得不到父母的谅解,认为你对我再好,还不如你哥哥或者你弟弟对我好,那这个付出的孩子就会非常的伤心,为什么他会伤心?他用的是感情,他用的是私情,自私的私,他用的是私情。包括我们世间所有的感情,用的是不是都是这种私情,没有用这种大爱,而佛菩萨用的是这种大爱,我们说觉有情。觉是觉悟,觉有情就是要觉破这个私情,私情觉破了就是大情,不用私情,我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就是我们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管你是冤,你还是亲,不管你对我是好还是不好,我都是用这种大爱去付出,不问任何的收获,这就是觉有情。观世音菩萨把世上一切的众生,都看作他的孩子,佛把一切的众生都看成他的独子。师父曾经讲过,佛把波旬魔王当成他的独子一样的爱护、来度化;像观世音菩萨把一切众生都当做他的子女;地藏王菩萨把一切的众生,都当做他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这就是菩萨觉有情,觉破了这个私情。菩萨不但自己觉破私情,这叫自觉;还帮助他人也觉破世间一切的妄情,超越世间,共证大道,这叫觉他,自觉觉他就是菩萨,菩提萨埵。

菩萨不是在觉破私情之后才发起度众生的(愿),他在初发心的时候,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要度众生,为了度众生他才学佛修道。就像我们看到菩萨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发起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继而他去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就要去学法门,用种种的法门,来对治我们种种的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继而,佛道无上誓愿成。他这个就是从初发心的时候,他就立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愿。从《悲华经》当中我们可以知道,《悲华经》中说,在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以前,有佛出世,号宝藏如来,师父也经常用《悲华经》来做我们的公案。宝藏如来的时候,有一尊转轮圣王,叫无诤念转轮圣王,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他有一千个太子,其中一个太子叫做不恂,他这一千个太子最后都证佛道了,这个不恂太子他恳请宝藏如来到宫中来受供,在三个月当中,他一粥一饭、一茶一水,不恂太子都必恭必敬亲自奉上,从不让别人来代替自己做。最后,宝藏如来就问这个不恂太子说,你想要什么样的果报,就是什么样的报酬,太子说了,世尊,世间无常,物质虚幻,不堪留恋,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未来际,救度众生,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愿世间所有苦恼的众生,当他们在苦恼煎熬中,能够念我名号,我就立即寻声救苦,帮助众生脱离苦厄,获得快乐,慈悲的佛陀,愿你满我所愿。宝藏如来就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并鼓励他,尽未来际,深入人间,观世人求救之音声,而施予救助,令众生离苦得乐。师父一讲到这里自己都特别激动,说明我和观世音菩萨有同感,师父也有同样的善根。当时的不恂太子,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所以说,菩萨初发心就是发菩提心、修大乘法、行菩萨道,以自觉觉他为准则,而不是以自了为目的。所以菩萨不是指小乘罗汉、辟支佛,更不是指天神、鬼道、外道。但是有些人却冒充自己是菩萨,说自己是菩萨再来,我们现在见到非常多。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师父是深有体会的。好多居士问我,师父,别的地方,不是出家人,讲了一些神神通通的问题,怎么人还这么多?我就跟他说了,你看世间成佛的有几个?不能以人多而去决定法是对的还是邪的,佛在四依法当中跟我们说了,依法不依人,包括师父在内,依法不依人。我们世间现在,好多人把佛法讲到什么程度,去增加众生的欲望,而不是帮助众生放下,而不是帮助我们放下贪嗔痴的,都是增加贪嗔痴。包括我们学佛,我们刚才看到观世音菩萨,他是帮助众生,没有为了自己,而我们现在学佛,一到寺庙先上香、先磕头,最后就开始求,求名利、求官位等等的所求。如果佛要满足你这个的话,因为你上香了你要求,佛也是耳根非常软的,他也是有所执着的,不是这样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你命中有的终须有,你命中无的也不要强求,但是我们修行,把我们的欲望放下,我们的这种宝藏,自自然然的显露无疑了,而不是去求。我们只要学佛学的是看破和放下,你看破了,放下了,我们的清净本性自然就恢复了。

就像《楞严经》中说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佛法是教我们无所得而得,得什么?得清净本性,照破五蕴皆空,看到我们的回光返照、我们的清净本性。师父这个道理一再讲,但是能听的人真的不多,什么原因?大家都不肯去放下欲望,都在欲望上拼命地追逐,甚至不惜去学邪法,不惜去用邪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得到,也伤害你的法根慧命,也伤害你以后的幸福,我们就不明这个理。你学邪了,学邪了怎么办?堕落,而且这一世愚痴,我们地藏寺,大家都知道,从师父来一直到现在,都是拨乱反正曾经遗留下的根基,法师不是讲法,而是讲神神鬼鬼。现在我们曾经的居士眼不是直,就是脑子转不动,你一给他提看破放下,他就给你提护法,他就给你提外道,师父苦口婆心也没有用,什么原因?他放不下自己的这种自我,放不下。即使他知道,学佛了要放下利,但是你跟他说,法也不可得,他就跟你急了,何况他这个法都是不正的法,都是邪法、都是有所执的,最后执来的都是什么?都是一些低能的众生。就像《法华经》中说的鼬鼠,我们这地方叫黄鼬,黄鼬去冒充这个神、那个神,我们天天就是这个护法、那个护法,我的护法又点化我了,点化你又买彩票又买多少号了,我们都是这么执着。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我们自己修来的,我们把一切的五蕴照破,把它放下,恢复我们清净的本性,这个才是我们本来的自我,真我常在,是不是。不去学佛,而是去拜这些鼬鼠,我们现在就是这么可悲,因为他们能帮助他增加欲望,而佛法叫他们放下,他们不肯放下,反而去增加欲望。好多看这些邪病的,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怎么称呼,这些大仙们,最后处理不了了,把问题推到地藏寺,我带你找师父去,然后他们把钱收了,问题处理不了了,来找师父。师父要给他们讲通了,回家去诵了经了,好了,好了是门头厉害,他能认识师父,不是佛法厉害,是他们厉害,他们能看到这个地方能给他们解决问题;如果他们不肯诵经,又解决不了,他们不是说他们不行,而是说佛法不行,他们把钱收了,事都怪到佛身上来了,我不说怪到师父身上来了,都怪到佛身上来了。而我们众生就愚痴的随着他们转,别人说欺骗的话,他们总认为是真的,而师父叫他们放下,你把这些因缘法放下,把欲望放下,你就会非常的幸福、非常的自在,而他们都不肯去。或者说有一些明白了,然后又把自己曾经给供的仙位,又不用那种礼貌的方法给处理了,这也是偏执,他们也是众生,佛法就讲究一个平等,一切的众生都是佛性的显现,都是佛性,都本来是佛,然后又去贬低他们,不对的。师父是从这个觉悟上来说问题,从性德上来说,一切众生一律平等,我们可以尊重他们,我们可以劝他们来学佛,叫他们在佛法的大道上走向光明,往生净土,直至做佛、做菩萨,这个才是对一切众生最公平的。而我们都是去利用一切的众生,师父也替这些众生感觉到可悲,你利用我,我利用你,互相利用,最后互相堕落。而不是像师父这样,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我们共同成就佛道,师父心胸多坦荡,我们应该这么做,一切的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一定要礼敬他们,他们有不对的地方,我们把他引到佛道上来,这样就对了,不要用到人家的时候给人磕头,用不着别人的时候就把别人给扔了。你看我们寺庙门口,天天扔了多少牌位,你们扔了,师父还要把他们恭恭敬敬的给请进来,给他们说三皈依法,让他们在寺庙里好好的修行,去求生净土,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所以,真正的菩萨不是口头上说的,他是存菩萨心、行菩萨行、做菩萨事。我们大家一定也不要听世间的人来欺骗我们,说这个是菩萨、那个是菩萨,你要知道别人是菩萨的时候,你准也是菩萨了,要不你有什么智慧来辨别别人是菩萨?这不是为了说明别人是菩萨,而是想显示自己。如果菩萨要是你看破他了,他不会住世的,他不会让我们搞个人崇拜的。从我们地藏寺的规矩来说,任何的法师我们都要恭敬,因为他代表三宝的形象,不论他是修行好、还是修行不好,甚至不管他是破戒还是守戒,我们都要一律平等的恭敬,他代表三宝的形象。我们绝不搞个人崇拜,你崇拜了这一个人,你会把整个佛法给灭了,佛法是靠僧团来护持的,佛法僧三宝,为什么僧宝这么重要?他是佛法的火种、佛法的延续,他再不好他是僧团内部,他们自己加以改正,不是我们要灭了他的,我们谁都没有这个权利和能力去灭僧宝的,我们一定要爱护僧宝,不管他个人怎么样,他代表僧团,代表佛法的延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不能去毁灭哪个出家人,也不能没有理由的去赞叹哪一个出家人,绝不搞个人崇拜。

我们要学菩萨没有私情,而是觉有情,冤亲平等,甚至好坏平等,你看佛,把魔都当独子一样的爱护,这都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我们每天为什么要拜佛?不是这一尊泥像,常住三宝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见贤思齐,我们拜佛的目的是见贤思齐,向佛看齐,向菩萨看齐,学习他的觉悟,学习他们广大的慈悲、平等的慈悲,这是我们礼佛的作用。

摘自:宏圆法师心经讲记 第三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