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六不三对,是表达心法及色法等诸法空相的。
不生不灭
一般人在认知上,了解一切现象都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在感情上却都希望可喜可爱的事物,最好能永远有生、有净、有增,而永远没有灭、没有垢、不会减,这是愚痴凡夫的想法。有人生孩子,大家恭喜他,而当有亲人过世时,即使活了很大的年纪,亲朋好友还是会悲伤、痛苦。也有极少数人十分悲观、极端消极,认为有生就有灭,看到了初生的婴儿就说︰「好可怜!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快要死的人。」看到花开了就说︰「唉!好没有意思,过几天花就要谢了!」遇到晴天并不开心,因为不久就要下雨了!见到妙龄少女,便想再过几年她就要变老变丑了。这虽是事实,唯以如此负面的态度看待人生宇宙的现象,也是不健康的。
佛法在观察任何一样事物时,都要洞悉事物的本末因缘,虽然万事万物都会生灭消长,但在这个当下,也都有其存在的事实,不可把年轻人看成老年人,不可把活人看作死人,不可乘船时,船还未翻你却先往水里跳。
了解到有生就有死,有净就有垢,有增就有减,就不会执着于一切的现象,而能认知到它现前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所以失败时不会太颓丧;成功时不会太兴奋,只是尽自己的能力把当下每一件事做好。这就是不生不灭;生的成功,不可能永远拥有它;灭的失败,不可能永远无起色。
生与灭是并存的,在生的时候就在灭。一栋新的房子完成时,就开始变旧,但是我们不会因为房子会变旧、损坏,就不盖房子,因为在房子盖好到损坏这段期间,可以好好的利用它。对于身体也是一样,从出生就在趋向老、病、死的过程中,但在走向老、病、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身体的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所以现象虽是念念生、念念灭,过程还是有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以眼睛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来观察生灭现象,会发现一切的现象都是在生灭的过程中进行,一切现象有生有灭,但此生灭的过程都是即有而空,也是即空而有,所以称之为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垢和净,有主观及客观的立场,有人主观的认为自己很干净,客观的人看他觉得很脏;有人认为自己很脏,但客观的人却不认为,所以没有一定的标准。当喜欢乃至希望占有一个人时,心中要观想︰我喜欢他什么?他看起来很俊美很清净。进一步想︰那是真的吗?他的脸洗过后,第二天就脏了;漱过口,吃过饭就脏了;皮肤很干净,出了汗就脏了。也许什么都干净,但他的排泄物一定是臭的,但也未必觉得讨厌;等到死亡腐烂了时,还可爱吗?但对于专食腐尸的动物而言,那又是可口的食物了。净也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说得清楚一些,一切法相的事物现象,本无垢净之分。
不增不减
同一个人有时胖一点,有时瘦一点,有人胖一点很高兴,觉得发福了,瘦了就很担心,恐怕身体的那一部分出问题了。有的年轻女孩一胖就很担心,恐怕自己快变成肥猪了。其实一个人只要健康就好,胖一点、瘦一点没有什么关系,中国历史上燕瘦环肥,不都是很好吗?常常有人一看到我就说︰「师父,你怎么又瘦了。」我说︰「本来就瘦,老了更瘦,但是我虽已不可以再瘦,也许还会更瘦,毕竟是老了。」不过很多人,都希望我增加一些体重,我自己瘦惯了,倒是很少想到体重的问题。
增加、减少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美国向苏联买了阿拉斯加,好似美国的版图增加了,苏联的版图减少了;苏联拿走了日本北方的几个小岛,苏联的版图增加了,日本的版图减少了;中国的外蒙古独立,中国的版图好似小了,但就整个地球来说并没有增加或减少什么。
就像纽约禅中心,目前有二栋房子,以后也许会变成三栋,等有一天我死了,即使承继禅中心的年轻法师比我多活五十年,也创立了更大的禅中心,有一天他们也会死掉,我设在纽约的小小禅中心也许就消失了,房子也不会留住。对整个地球来说,房子不是我们的,也不是人家的,都是用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建筑起来的,地球上并没有增加、减少什么。每一个人死了,化成骨变成灰,回归大自然,便成地、水、火、风,地球上并没有因为死了一个人就增加了什么或减少了什么。当我们以超越时空的立场,来观想一切东西,便会发现,虽有一切事物的生生灭灭,其实是不增不减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五蕴十八界
五蕴中的「色」是属于物质部分,「受」、「想」、「行」、「识」属于精神部分。《心经》先是综合解释身心,称为五蕴,再把五蕴分开解释︰色是物质部分,分作内、外两大类,内部的叫六根,外部的叫六尘;精神部分总和四蕴为六识,六根六尘的身体及所处的环境,加上心及精神活动的六识,共是十八界。
《楞严经》中一共有二十五位大菩萨,每一位菩萨都代表着一种修行的法门,其中就有七大、六根、六尘、六识。这二十五个法门,修行任何一种法门都能得到解脱,都能修成大菩萨道。
由憍陈那的声尘圆通开始,到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终。优波尼沙陀修色尘,阿那律陀修眼根,舍利弗修眼识;持地菩萨修地大,乌刍瑟摩修火大,月光童子修水大,琉璃光法王子修风大等,每一位菩萨都修不同的法门。根是里面的,尘是与根相对的环境。也就是说,《楞严经》的二十五种法门之中,包含了十八界,观任何一法门成功,就能开智慧得解脱,而实际上都是以观五蕴皆空为基础,举例来说,用眼根、缘色尘,用眼识、了别根尘。一切的形色和颜色,都是因缘所生,它们的本身不能孤立存在,所以都是即有而空,也是即空而有。
事实上十八界的任何一界,都不是真的存在,就以色尘来说,当我们闭起眼睛时,色尘虽然存在,但是因为看不到任何东西,所以等于是不存在。又如盲人,只能用手触摸东西的形状、体积、质感,但是看不到颜色,故对盲人而言,颜色是空的。必须用眼根、缘色尘、生眼识,只要眼根不存在,色尘及眼识便是空的。只要色尘消失,眼根及眼识也无对象,便无眼根及眼识的作用,即等于空。
五蕴的受是从六根和六尘的接触而使得六识产生受的作用,受了以后再进入想及行的部分。十八界中六识的「识」和五蕴之中受、想、行、识的「识」,并不一样,六识的前五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属于五蕴中受的部分。而五蕴中的想、行、识是属于第六意识分别及执着的部分。
六根、六尘、六识的十八界,以上只例举了眼根对色尘生眼识,举一反三,余可类推。一般来说,十八界的观法,以修耳根及眼根比较容易。
不过,十八界的任何一界,都可以观照成空,眼根、色尘、眼识,耳根、声尘、耳识,鼻根、香尘、鼻识,舌根、味尘、舌识,身根、触尘、身识,意根、法尘、意识,一共六组,分别则称十八界。
十八界的第六组,比较不容易理解,「意根」在物质部分是因缘所生,是由父母所赋予的脑神经系统,本身是一个临时性的东西;在精神部分是督责脑细胞来做记录、回忆、推敲、联想的工作。「法尘」是符号,林林总总的形象符号、语言符号、观念符号等,使得意根产生记忆作用,使意识产生分别作用。离开了法尘,意根没有作用,离开了意识,意根及法尘也没有功能。所以从理论上来考察,从禅修中来观照,意根、法尘、意识,本来没有,将来也没有。
法尘是从人类的认识心和记忆力而有,自古代的祖先起,不断的以符号来分门别类认识世界,以记忆来累积经验。符号本来没有,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我们自幼经由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不断的吸收各种符号,假设不知道有这些符号,法尘便是不存在的。譬如,中国及印度人都认为有龙及凤凰,虽然我们从未见过真正的龙及凤凰,但是书上常常出现,所以一提起龙,我们大家都知道龙的样子,这就是共同语言符号的作用。事实上虽是没有龙,因为符号中有龙,所以人的语言及图书中都有龙的存在,可见符号只是法尘的代表,其本身并不就是任何东西。
我们从前五根见到前五尘,生起了前五识,那些东西本身是空的。法尘的符号,就是代表前五根、前五尘、前五识所产生的反应,既然这些东西本身是空的,符号也是虚设的,所以法尘也是空的。
意识分成二部分︰一是内在的分别作用,一是外来的种种影响;便是以内在的意识,通过意根,分别外在的法尘,产生思想,发为行动的作用。
从原始佛教的立场而言,第六意识除了认识的功能,也有执持自我的功能。第六意识本身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它却能把一生又一生的业力聚集在一起,然后连接到另一个时间段落去,接受业力的果报;接受业力果报的同时,又造另一些行为的业力,再延续到下一生去。因此就会形成有些时段进入天堂,有些时段地狱受苦,有些时段生在人间。由于每次每生造的业都不一样,每次每生受报的同时,又造不同的业,所以第六识只有认识作用及造业受报作用,本身却是空的。
观十八界成功时,即可实际体验到所受的种种果报是空的,所造的种种善业恶业也是空的。
四、因缘不思议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四句经文讲的是无十二因缘,亦无十二因缘尽。不执生死有,亦不执生死无。
因缘
因缘观分成两类︰一是以空间现象讲因缘,是物质关系的;二是以时间现象讲因缘,是精神生命的。佛法是以精神为主,以物质为副,在《心经》中讲的十二因缘,是从时间过程的三世流转,讲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生命现象。
《阿含经》中所讲的因缘观,也是就时间讲的,着重于精神层面的生与灭。《中观论》所讲,并重于空间和时间之生灭有无的讨论,是根据早期的《阿含经》里所讲的五蕴法,即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心经》一开始讲五蕴、十八界,接着提出十二因缘,也都是以空间及时间、精神和物质的交互运用,来说明因缘生灭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十二因缘观,即是分成十二个阶段,说明人的生命,何从何去。每一阶段,都是果,又都连接着前因和后果。现阶段的果,必从上阶段的因而来,称为果缘于因,如此一个一个阶段;前因制造后果,在此果位又变成下一个后果的前因,又造后果,如此产生的关系叫作因果关系。促成因果产生关系的就是缘,果是缘于因,所以叫因缘关系;果是从因来的,由于有因才有果,每一个果位都是缘自于因位,以因为果位所缘,所以称为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以此十二个阶段配隶三世三个时段,便是︰1.初三个属过去世;2.中七个属现在世;3.后二个属未来世。
无明,行,识──过去世
「无明」是无始以来众生烦恼的根本,称为无始无明。佛法不讲有开始,虽然地球有开始有结束,而生存在地球上的众生,在地球未开始以前,早已于他方世界生生死死。当地球毁灭之后,尚没有得解脱的众生,又会到其他的世界去接受生死,所以佛教是无始的宇宙生命论。
个别的宇宙体及生命体,看似有始,将时空放远大了看,其实是无始的。佛法虽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就众生的自身而言,由无始以来便是众生,便是因为根本的无明而自生烦恼,流转生死,所以称之谓无始无明。
众生的烦恼,引发于根本无明,无明即是没有智慧,所以引生烦恼,烦恼的心理现象是以贪、瞋、痴的三毒为基础。因贪而追求,求之不得,或者得而复失,便会起瞋,不明因果及因缘的规律,便是愚痴。
凡夫众生由于贪、瞋、痴的心理活动,反应到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为了行为就产生业力,业力是行为完成后所留下来的心理及精神力量,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每一个行为都会有这种力量余留下来,这种业力的结合就是「识」。识也不是一个固有的东西,但因业力的结合而有,所以取了名字叫识。这个识会在这一生或下一生现行变成果报,对于未来而说,是果报的因,又名为「种识」。所以无明、行、识,对这一世来讲是因,对未来世而言也是因。由于有了这样的因,生命就一世又一世的流转不息,名为三世因缘。
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现在世
现在世的七个段落,也可以归纳成过去世的三个段落,只是为了把现在这一生的过程,清楚详细的说明,所以才把三个阶段细分成七个阶段。
「名色」是由识入胎,直到六根齐全为止的住胎阶段。我们人类在母亲刚刚受孕的那一刻,就算是这一期生命的开始。「名」是前世带来的业力,「色」是由父精母卵成孕后的胎质。
「六入」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在胎中渐渐完成,出生后六根的功能与六识合而为一,再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发生攀缘作用,便有烦恼的情绪影响,所以称为六入。
「触」是在出生之后,以六入的身,立即便与母体外的环境接触,如果不接触,六入便不会造业,也不受报。
「受」有五种︰苦、乐、忧、喜、舍;舍受又可分成两类︰不苦不乐,不忧不喜。
「爱」是在受了以后,产生贪与瞋的反应︰对于合意的起贪爱,对逆意的起瞋怨。
「取」是经过爱瞋的过程之后,就会产生争取与抗拒的反应。
「有」是经过一生的身心活动,必然留下业力,又有了下一世受报的原因。
在过去世的「行」之中,已包括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的六个段落。过去世的识之中,即含现在世的有,有什么?有业力,有投生到未来世的业力,再在未来世受生及老死的果报。
生,老死──未来世
「生」是未来世的出生,从出生到一期生命的结束时,便是老死阶段。
「老死」是生命的必然现象,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便是老。
十二因缘的道理,是在为我们指出︰生死流转及生死还灭的过程,比如《杂阿含经》卷一三第三三五经说︰「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又说︰「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只要无明在即有烦恼起,即有生老病死苦,若灭无明,烦恼亦灭,便离生死苦海。
观十二因缘
观十二因缘很重要,十二因缘本身就是苦,如果不观十二因缘就会制造苦的原因,然后结受苦的果。如果会观它,就可以达到灭苦的目的。这就是四圣谛中的苦集谛和苦灭谛。《阿含经》中说佛法的基本观念是「此起故彼起」,有无明烦恼就会造业,造了业就要受苦的果报,在受苦报的同时,又再造业,造了业又受苦报,这就叫作生死流转,但《阿含经》中又说「此灭故彼灭」,无明烦恼灭了,生死的苦报就不见了,因为无明烦恼灭,就不再造生死业,不造生死业,就不受生死的苦报,不受生死果报的苦,便是自在解脱的人。
观无明
无明是烦恼的根本,一般人不知道什么叫作烦恼,也不知道要断除烦恼,只希望生活中没有痛苦就好。遇到可爱的还是要贪,遇到不合意的还是要瞋。只希望不要受苦报,不愿意不造恶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扬汤止沸,这就是众生的愚痴。
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所以要观无明,好似抓贼先抓贼头,抓住贼头,贼群也就会落荒而逃了。无明去掉,如同捣破了贼窝山寨,群贼也就没有地方聚集藏身了。
无明是个假想的名词,其实并没有这个东西。好似一个气球,充满了气,打开看,却看不到任何东西,里面的气和外面的气完全一样,只是心有执着,用一个自私的我为范围把它聚集起来,就有了无明的力量。当我们在执着于好、坏、我、你之时,无明好像气体在气球里面一样,没有执着时,便像气球的橡皮消失了,气也在空间中消失。无明虽是假的,如果自我执着不除,无明也会如影随形的跟着我们。
无明也是烦恼的种子,遇缘则起,不遇缘则隐伏;像各种植物的种子一样,遇到了阳光、空气、水、土壤、肥料等的外缘时,就会发芽,缘不具足就不发芽生长。
所以用观的方法,使得无明没有发芽生长的机会。当用气球作譬喻时,就把无明当气球来观想;用种子作譬喻时,就把无明当种子来观想。球是譬喻自我执着,我们便练习淡化自我乃至放下自我。种子待缘而发芽生长,是譬喻外在的种种诱因,我们便练习着拒绝那些诱因,看透那些诱因,警惕自己不要接受那些诱因的困扰。什么是诱因?就是那些人事物,使我们产生贪欲心、瞋恨心、骄慢心、妒嫉心、怀疑心等的现象。这些外缘使我们产生我执,成为我贪、我瞋、我痴、我慢、我疑等烦恼。
只要不小心,我执的气球立即形成,只要不小心,无明的种子就得了发芽的外缘。举例说,贪,一定是有东西可以贪,贪吃、贪钱、贪男女爱欲,这些都是先有一个自我,再加上另外的对象,才会产生贪的事实。
我的本身是个假象,因为「我」是念念不断的在变,而被贪、被瞋的对象,也是时时刻刻的在变动。譬如一位男子爱上了一个美女,他爱的实质上是个假东西,美女会变老,变得不可爱,而他自己本身也在变,他贪爱的念头也在变,所以他爱的对象是假的,他自己本身也是假的,爱也是假的,执着的本身也是假的,如果认清了「缘」,就会不起烦恼,烦恼不起,无明就不存在,这就是「无无明」。
要得解脱就要不起烦恼,能够不起烦恼,生死的苦报也就没有着力点了。虽然为了度众生,菩萨仍得倒驾慈航,在生死之中来来去去,因为来去自在,不以为苦,所以也不执着要断除无明,故谓「亦无无明尽」。在《大智度论》第二十七及二十八卷也曾说到菩萨已得到无生法忍,已住不退转地,烦恼已尽而习气未除,乃为众生有大慈悲而自在化身之故。
观行
「行」以心为主、身为从,心以贪、瞋、痴、慢、疑等为我的反应,跟着产生身及口的行为动作,便构成造业的事实。所以当我们起心动念时、开口说话时,一切当观照,是不是与贪、瞋、痴、慢、疑等烦恼我执相连相应;如果是,就算构成了「行」,就是在造业;如果不是,就不是「行」,就不在造业。
譬如有一个人走夜路,看到了一只癞蛤蟆,而他最讨厌癞蛤蟆,便不假思索地一脚踩上去,希望把它踩死,结果发现原不是癞蛤蟆,而是一堆狗屎。虽然他没有杀生,但因为他起了瞋恨心及杀念,若依小乘律,不算犯戒,也不造杀业;若依菩萨律仪,因为伤了慈悲心,所以既犯戒也造业,他踩上了一脚狗屎,也算是受了果报。
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发觉有了贪、瞋、痴、慢、疑等的烦恼时,要观心的动机是什么?它所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以慈悲心发动身口二业,去以佛法度化众生,就会转黑业的行,为白业的行,再由白业的行转为无漏业的菩萨行了。
如果明知你自己造恶业,便当立即痛彻忏悔,发愿改过修善,就是修行了。累犯而无悔意的身、口、意三业恶行,所造的恶业和初犯的也是不一样,所受的果报也较沈重,所以起了烦恼就当观照忏悔,渐渐的变成正知正见的正行,就能变成无明灭而行灭了。
禅修者要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处,发现烦恼心将起时,最好不让它出现,若已出现时要让它停止,如果不能停止,要以念佛、礼拜、持咒、数呼吸等方法来转移它。
观识
「识」其实也没有这样东西,它本身是先由行为构成业力,再由业力累积聚合为识,如果「行」灭,「识」就无法存在。识的产生是因为我的执着,误将无明烦恼执着为「我」。例如以贪为我,向外把环境据以为我,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是我,向内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等的价值判断执着为我。
我们当观,外在的环境例如眷属、财富、权势、名望等,乃至自己的肉体,原来不是我,将来也不是我。内在的价值判断,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所以是虚幻的,当然也不是我。譬如说认为自己有多少财产、地位、功劳,有多少学问、名望、影响力,都不过象是江心的浪、水面的泡,幻现幻灭,并没有真正的我。
能够不执着我,便不起烦恼、不造业,也就没有识了。这是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生老病死诸苦皆灭。
三世共有十二因缘,只要懂得一世的三个因缘,其他二世的九个因缘,也可以此类推,完全相同;过去世既空,现在世及未来世当然也是空的了。
三世十二因缘是由烦恼的我执所形成,如果没有烦恼,不起我执,便无无明、无行、无识。既没有过去世的无明、行、识,就不会有这一世的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既没有这一世的业力,也就不会有来世的生及老死了。
但是对于大乘菩萨来说,虽然已无无明亦无老死,而众生尚需菩萨救度,菩萨还是要在生死之中普度众生,所以既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要在有生有死的众生群中,不起烦恼,没有执着,这才是大解脱、大自在。
无苦、集、灭、道
四圣谛
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此与十二因缘有关。四圣谛是从十二因缘产生的,观十二因缘能出离生死苦海,观四圣谛也能出离生死苦海。
了解苦、集、灭、道的意义,观照苦、集、灭、道的事实,超越苦、集、灭、道的范围,便是这经文「无苦、集、灭、道」的内容。
这是大乘菩萨的精神,虽已断苦集、已灭苦果、已修灭苦之道、已证灭苦之位,但是不住于生死也不离生死,不住生死是得解脱,不离生死为度众生。不像小乘圣者是︰苦已灭、集已断、道已修、灭已证,便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不再进入生死了。先将四圣谛的内容,说明如下︰
(一)苦︰最基本的苦是生、老、病、死,这就是三世十二因缘的流转生死,也就是《阿含经》中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生死之苦;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为了求生存、求安全欲的满足,便有贪生怕死的苦,你争我夺的苦,因此衍生出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
(二)集︰是聚集受苦的原因,就是由于造就种种业因,才感受种种苦果。以整体的项目而言,即是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总共十业。不管是十恶业或十善业,都要受果报。一般人认为,造了十善业,所受的福报是好事,应该不是受苦;这好像是对的,可惜当你将福报享尽的一天,苦又立即出现了。正在享福的当时,福报就逐渐减少,这叫作坏苦;至于造恶业受苦报,叫作苦苦。
「集」是佛法里面的基本观念,称为业感缘起。造业就能感到果报,果报是因为造业而有,这便是业感缘起。造业受报,就好像在山谷中喊叫一声,就有回音。当我们有行为就有反应,没有行为就不会有这种反应。修行的行为是集善业,如果以有我之心,集了善业也有业感。学佛的人,当以不求反馈的心,来做利益众生的事,便是无相行。如《金刚经》所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也就是度了一切众生,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度了众生的人。到了这个程度,就没有集了。
(三)灭︰是灭苦与断集。使受苦的原因不再发生,即使已集的苦因未消,苦报仍得去受,但已实证无我的人,不会厌苦,便等于无苦。
如果你尚未解脱生死,若能釜底抽薪,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也算是做着灭苦的工作。一边受苦,一边不再制造苦的业因,这就是修持灭苦之道;不但灭了苦,同时也断了集。
有善根的凡夫们,虽已知道要灭苦断集,唯因业力重,障碍多,以致心不由己、身不由己,无法不造生死业,所以需要修行的方法,那便是修道、断集、灭苦。
(四)道︰修道可以帮助我们渐渐地达成断集灭苦的目的。道的总则是戒、定、慧,并称为三无漏学。大乘菩萨道,有四摄、六度,基础是五戒、十善业道。原始佛教则有八正道。
若就道的总则而言,「戒」是不当做的不得做,应当做的不得不做,否则便是犯戒,便应立刻忏悔。如此便能使得苦的原因渐渐的断绝,苦的结果乐意的接受,苦就越来越少了。
「定」是使得浮动的情绪心,获得安定、平静,不再自恼恼人,不再制造苦因,若在定中,自然不会犯戒。
「慧」有两种,一是有漏慧,一是无漏慧,有漏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见解、智慧。无漏慧是无我的智慧,断烦恼是它,度众生也是它。离苦是它,救苦也是它。
五戒与十善业道,是由戒学的衍生;八正道与六度,是由戒定慧三无漏学的衍生;四摄法是由菩萨道的具体展现。总之都属于「道」的范围。
观四谛
人在受苦时,如果已知道是苦,这个苦的本身,就没有那么苦了。有些人终日烦恼而不知是苦,也不知道苦的原因,更不知道如何脱苦,那才是真正的苦不堪言了。譬如有一个人,明明是你的仇人冤家,你却误认为是爱人亲家,他常常对你不好,使你困扰,而又偏偏离不开你,你也每天需要他和你生活在一起,你既恨他,你又爱他,你竟然不晓得这就是苦。
如果知道这就是苦,想想何必如此跟他计较,越计较越苦,不如面对他、接受他、原谅他、协助他,你的苦就会减少了。
更进一步要观察苦集,明了苦的原因是什么?是从何处来?若能自观己心,便是发现苦的原因不从外来,是自我中心的烦恼产生,这样一想,便不会怨天尤人,苦的感受,又少了一些。这是知道自己造了苦的因,必须接受苦的果,所以一方面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一方面又能在生活中不敢制造苦的因了。
再进一步,观灭苦的方法,受苦是因缘法,苦集也是因缘法,既是因缘法,能生必能灭。能作如此观苦,当下就能避免受与集苦了。若能知苦、知集,就能修道、断集、灭苦。
由于没有一样具体东西叫作灭,所以很难观照,只有以实践灭苦之道来产生灭苦的功能。灭苦之道的观法是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相应。常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心向,是不是与骄傲、嫉妒、贪欲、怨忿、瞋怒、怀疑等烦恼相应,有则改之,无则避免,那便是在修道了。
修行的初步,是要修行苦、集、灭、道四圣谛法的,唯以大乘菩萨道的观点来看,那还不够究竟,因此要超越了四圣谛法,才是彻底的大自在,所以要说︰「无苦、集、灭、道。」这是大菩萨的智慧所证境界,不仅没有苦受与苦集,连灭苦断集都不执着了,才是无修无证的无事真人。
无智亦无得
智
「智」的梵语若那(jñāna),在大小乘诸经论中,有许多的类别及其性质。主要是自利利他、断烦恼、离诸苦的抉择力。
就原始佛教的立场所说的智,主要是观苦、集、灭、道四圣谛,对世间有漏之因果及出世间无漏之因果,能够如实知见。
小乘论书如《阿毘达磨发智论》、《大毘婆沙论》、《成实论》等,说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六智、七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
大乘的《楞伽经》说智有三种︰1.外道凡夫,执着一切诸法之有无者为世间智;2.小乘圣者,虚妄分别自相同相者为出世间智;3.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见者为出世间上上智。
《大般若经》第九〈大明品〉,亦谓智有三种︰1.一切智,知诸法总相;2.道种慧(智),知二道乃至无量道门;3.一切种智,能尽知一切诸法的总相别相。
《杂阿含经》卷一五第三七九经记载佛陀为五比丘初转法轮︰「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迹道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即是依四圣谛而得法眼净的意思。
无智亦无得
智慧如果是有,不论其有经验,有观念,有看法,有思想,凡以自我为中心者,这就是有漏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离开自我中心,就是无漏智,但在小乘圣者就将实证四圣谛的无漏智,认为是真正的智慧。大乘菩萨的解脱自在,既无四圣谛,当然也用不到无漏智这样东西了。
「得」的观念,对凡夫来说,未知佛法者,希望求得名利物欲的满足;初知佛法者,希望得到功德和福报。深知佛法者,希望求得佛法、求得智慧、求得解脱、求得圣果,禅宗的行者,希望求得开悟,明心见性。
小乘佛法有缘觉果及声闻四果可得,大乘佛法有菩萨果位及佛果位可得。如果为了追求果位而修行,是有为的,得凡夫果,也是有漏果,充其量只能达到小乘圣者果位。发愿取证果位而不是仅为果位修行菩萨道者就会得到大乘圣果,例如释迦世尊是为了解脱众生苦厄而出家修道,目的是度众生而不是求果位,已证圣果的人只认为那是一个经验,不会自高自大,不会执着果位当作自我的价值看待。对于果位价值的执着越来越轻,而到人我执与法我执断尽之时,证圣果的位置越来越高,所以真正证圣果的人不会把果位当作另一种自我来执着。
对于尚在凡夫位中的众生而言,佛菩萨一定要告诉他们有圣智圣果可得,是为了劝勉凡夫离生死苦出烦恼网。到了真正得大自在的大解脱时,就发现无智无得,才是佛菩萨的体验。
观无智亦无得
版权所有:心经入门网